学报编辑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新闻详细页面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新闻动态>>正文
 
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转载文章
2008-03-17 00:00 学报编辑部 

1990年代后期中国居民消费需求萎缩的原因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3

【原刊页号】4~9

【分类号】F51

【分类名】商贸经济

【复印期号】200109

【英文标题】Causes for shrinkage of consumption demand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1990s

   TIAN Qiu-s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标题注释】[收稿日期]2000-12-15

【作者】田秋生

【作者简介】田秋生(1955-),男,河北任丘人,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兰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内容提要】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居民消费需求萎缩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现期收入增幅下降、预期收入不稳、预期支出增大,城镇居民现有消费结构接近饱和、新的消费结构尚不能形成,通货紧缩条件下货币幻觉的影响,而主要不是消费信贷发展的滞后和农村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萎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加速。

【英文摘要】Since the late 1990s shrinkage of demand has occurred in Ch-inese household consumption,which can be directly attributed to the diminishing growth rate of current income,the unreliab-le condition of expected income,the increase of expected expe-nditure,the near saturation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dwellers,the inability for a new consumption structure to come into being and the money illusion under deflation,rather than to the lagged development of consumption credit and the insu-fficient provision of basic facilities related to consumption in rural areas.The fundamental cause for the shrinkage lies in the deppening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Chinese economy and in the speeding up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关键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萎缩/原因

   consumption demand of Chinese households/shrinkage/causes

【参考文献】

   [1]罗伯特•E•霍尔,约翰•B•泰勒.宏观经济学:理论、运行与政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美)金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田秋生.消费需求的决定作用及几个相关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

   [4]国家统计局.1998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5]国家统计局.1999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6]国家统计局.2000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7]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2),(3).

   [8]余天民,王石生.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国际比较与观察[N].经济学消息报,1999-10-01(3).

[9]林毅夫.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对策[A].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1)03-004-06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在持续萎缩。统计数据显示,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1996年与1995年相比,上升1.6个百分点,但1997年与1996年相比大幅度下降,由9.1%下降到4.2%,下降4.9个百分点,1998年与1997年相比虽然有所回升,由4.2%回升到5.5%,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注:国家统计局.2000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70.)据有人(林毅夫,2000)计算,1979~1998年20年间中国城乡居民平均每年消费支出增长率为7.1%。1997年和1998年的消费支出增长率均低于1979~1998年20年间的平均水平,尤其是1997年比这一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注:有人(林毅夫,2000)认为,从消费方面寻找中国通货紧缩的原因无异于缘木求鱼,论据是我国居民的消费即使在通货紧缩已相当严重的1997、1998年也没有出现负增长,而且还达到相当可观的4.2%和5.5%,仅低于1979~1998年20年间平均7.1%的年消费增长率。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待推敲的。因为,第一,不是通货紧缩决定消费需求,而是消费需求决定通货紧缩;第二,消费需求的充足与否,不能以是否出现负增长为标志,只要它的下降已经导致了通货紧缩,则足以证明消费需求已经是不足了。既然在消费增长率还在4.2%和5.5%时,通货紧缩就已“相当严重”,那我们就可以断定,4.2%和5.5%的消费增长率已经意味着消费需求不足了。)统计数据还显示,1990年代,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在1994年达到峰值(30.5%)后,接连下降,到1998年增幅下降为6.8%。1995年与1994年相比下降了3.7个百分点,1996年与1995年相比下降了6.7个百分点,1997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1998年与1997年相比下降了3.4个百分点,1998年与1994年相比共下降了23.7个百分点。(注:国家统计局.2000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554.)当然,1990年代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萎缩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96年以前是一个阶段,1996年以后是一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消费需求萎缩是政府执行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操作的直接结果,是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所必需的,因而是正常的,但是后一阶段的萎缩则是不正常的,它构成了导致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一、消费需求萎缩的直接原因

1.现期收入增幅下降

表1中的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一直在下降,由22.5%下降到5.1%(低于当年经济增长率),3年共下降17.4个百分点,其中1996年与1995年相比下降9.5个百分点,1997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6.4个百分点,1998年虽然跌幅缩小,但仍然下跌。而且,必须承认,虽然大部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只是增幅的暂时下降,但是也确有一些人比如下岗职工收入水平绝对下降。

表1还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995年至1998年,一直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3年共下降27.9个百分点,其中1996年与1995年相比下降8.6个百分点,1997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10.2个百分点,1998年与1997年相比下降9.1个百分点。从1998年开始,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率一直处在十分低的水平上。就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率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城镇居民,而且目前的增长率水平也大大低于城镇居民。

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幅的下降必定导致消费支出增幅的随之下降。

表1 1991~1999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变动情况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总额     增加额   比上年     总额   增加额   比上年

       (元)   (元)   增长%     (元)   (元)   增长%

1991   1700.6     -        -        736.8     -       -

1992   2026.6    326.0    19.2      808.2    71.4     9.7

1993   2577.4    550.8    27.2      910.2    102.0   12.6

1994   3496.2    918.8    35.6      1233.5   323.3   35.5

1995   4283.0    786.8    22.5      1595.6   362.1   29.4

1996   4838.9    555.9    13.0      1927.0   331.4   20.8

1997   5160.3    321.4     6.6      2131.2   204.2   10.6

1998   5425.0    264.7     5.1      2163.6   32.4     1.5

1999   5854.0    429.0     7.9      2210.0   46.4     2.1

资料来源与说明:收入数字引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编《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0年第1期第7页;增长率数字根据所引收入数字计算而得。

2.预期收入不稳,预期支出增大

预期收入是指预期的未来时期的收入。预期支出是指预期的未来的支出。虽然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确切数值是难以统计和测量的,但是,它们的变动趋势是可以大致判断的。经济学理论表明,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储蓄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的高低反方向地决定于预期收入,同方向地决定于预期支出,或者说,消费倾向或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同方向地决定于预期收入,反方向地决定于预期支出。也就是说,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储蓄倾向的提高或消费倾向的下降必定意味着预期收入不稳或预期支出增加。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现期收入下降或者增幅减缓情况下储蓄倾向的提高或消费倾向的下降做出预期收入不稳或预期支出增加的大致判断。由表2可以看出,1995年至1999年无论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储蓄倾向)还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储蓄倾向)都呈下降(上升)趋势。由于这种下降(上升)是在现期收入增幅减缓(见表1)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可以断定居民预期收入不稳,或预期支出增加,居民为保证未来的消费在进行积蓄,即为了未来的消费在延缓当前的消费。因此,造成当前消费的不足。

表2 1995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

年份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人均纯   人均消   消费     人均可支 人均消   消费

       收入     费支出   倾向     配收入   费支出   倾向

       (元)   (元)             (元)   (元)

1995  1577.7   1310.4   0.831     4283.0    3537.6  0.826

1996  1926.1   1572.1   0.816     4838.9    3919.5  0.810

1997  2090.1   1617.2   0.774     5160.3    4185.6  0.811

1998  2162.0   1590.3   0.736     5425.0    4331.6  0.789

1999  2210.3   1577.4   0.714     5854.0    4615.9  0.788

资料来源与说明:农村居民纯收入数字和人均消费支出数字以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字引自国家统计局编《1998中国统计年鉴》第325、344、326页和《1999中国统计年鉴》第318、337、319页,以及《2000中国统计年鉴》第312、334、314页。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为生活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引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编《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0年第3期第7页;平均消费倾向数字等于相应消费支出数字除以相应收入数字。

3.城镇居民目前的消费结构接近饱和,新的消费结构尚不能形成

表3中的数字显示,1996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的洗衣机和电视机就已达到了90台以上。这表明在1990年代中期,中国城镇居民以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为基本内容的消费结构已达到饱和状态。这一消费结构大致说来是一种千元级商品消费结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接续这一消费结构的是以移动电话、私有住房、个人电脑、私人汽车等为基本内容的消费结构。这一消费结构可以大致说是一种万元级商品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形成和转化,需要相应的收入水平的支撑。目前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见表4),即使仅仅扣除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等最基本的必需品支出之后,也难以支撑这后一消费结构。(注:当然,哪怕在高收入的发达国家,这一消费结构的实现也有赖于消费信贷的支持,但是国民对消费信贷的利用也得依赖于由其收入水平所决定的偿还能力。)1995年至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户均可支配收入减去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等最基本的必需品支出之后的数字,分别为6399.86、7241.47、8029.71、8886.36和10029.03元,即使全部用于家用汽车、家用电脑和移动电话等物品的消费,也相差甚远。如果考虑到还有其它许多必需的生活消费支出,那么差得就更多了。中国居民的消费还处在两种消费结构之间的一个稳定时期,目前每百户城镇居民对于代表着两种不同消费结构的主要商品的拥有量情况就是一个证明。1997年和199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对于家用汽车、家用电脑、移动电话的拥有量也不过分别为0.19和0.25辆、2.60和3.87台、1.70和3.26台,即使到1999年相应的数字也仅分别为0.34、5.91和7.14;而1997年和199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对于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的拥有量则分别为89.12和90.57台、79.98和76.08台、100.48和105.43台,即使在1996年相应的数字也已经分别为90.06、69.67和93.50台。在两种消费结构转换之间的稳定时期,居民的消费需求是稳定的,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因为想买且能购买的已经买了,想买但买不起的短期内还是买不起。加之,消费观念的保守,消费信贷发展的滞后,消费结构的转换就更为滞缓。应该说这是中国目前出现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产品相对过剩、价格下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3 1995~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年底数字)

项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地毯(平方米)       132.23  132.74  126.60  126.44  122.38

沙发(个)           210.12  213.84  205.37  207.62  210.11

摩托车(辆)         6.29    7.94    11.60   13.22   15.12

自行车(辆)         194.26  193.23  179.10  182.05  183.03

家用汽车(辆)         -        -    0.19    0.25     0.34

洗衣机(台)         88.97    90.06  89.12   90.57    91.44

电冰箱(台)         66.22    69.67  72.98   76.08    77.74

冰柜(台)           2.87      3.48   4.46    4.80     5.37

电风扇(台)         167.35   168.07 165.74  168.37   171.73

彩色电视机(台)     89.79    93.50  100.48  105.43   111.57

影碟机(台)           -        -     7.87    16.02    24.71

录放像机(台)       18.19     20.15  21.32   21.66    21.73

家用电脑(台)         -         -     2.60    3.78     5.91

摄像机(台)           -         -     0.82    0.90     1.06

照相机(架)         30.59     32.13   33.64   36.26   38.11

微波炉(台)           -         -      5.40    8.49   12.15

空调器(台)         8.09      11.61   16.29   20.01   24.48

电炊具(台)       84.14       91.10   92.35   95.98   101.82

淋浴热水器(台)   30.05       34.16   38.94   43.30   45.49

排油烟机(台)     34.47       38.42   42.60   45.93   48.62

吸尘器(台)       9.95        10.35   10.66   11.21   11.74

健身器材(件)       -           -      2.28    3.03    3.83

移动电话(台)       -           -      1.70    3.26    7.14

4.货币幻觉的消费效应

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而仅仅根据货币的名义价值即面值而对货币的价值进行估计时所产生的一种错觉。当物价发生变动时,如果一个人仅仅考虑货币的面值而忽视货币的购买力,就会发生货币幻觉。经验观察表明,货币幻觉对消费具有很大的影响。直觉告诉人们,就货币收入与实际收入对比而言,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决定于其货币收入,而主要不是决定于其实际收入。在货币收入上升时,即使物价水平也同比例地上升,从而实际收入不变,甚至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货币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实际收入下降,货币幻觉的存在也会使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增加;反之,在货币收入下降时,即使物价水平也同比例地下降,从而实际收入不变,甚至物价水平下降的幅度大于货币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实际收入上升,货币幻觉的存在也会使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减少。

货币幻觉的这种消费支出效应,对于消费需求波动,从而对于经济波动,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经济趋于高涨时,物价水平上升,居民的名义收入也会相应增加,在货币幻觉的作用下,名义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增加。消费是总需求中最大的项目,(注:在目前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大概已占需求的三分之二左右。)消费支出的增加会通过总需求的增加促使经济进一步升温,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使得膨胀更膨胀。在经济趋于萧条时,物价水平下降,居民的名义收入一般也会相应减少,或者至少增幅下降,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名义收入的减少或增幅的下降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并通过总需求的减少促使经济进一步降温,物价水平进一步下降,使得紧缩更紧缩。1995年以后,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增幅的下降,尽管是由现期收入增幅下降、预期收入不稳、预期支出增加、现有消费结构已经饱和、新的消费结构尚不能形成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也决不能说与物价走低情况下人们的货币幻觉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无关。实际上,1995年以后,中国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物价水平涨幅大幅度下降,但随着物价水平涨幅的下降居民的货币收入增幅也在下降,尽管物价水平涨幅下降的幅度大于居民货币收入涨幅下降的幅度,亦即尽管居民的实际收入在上升,但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居民的消费支出却在下降,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二、对两种解释的评论

对于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学术界有不少解释,有些解释是深刻的,但有些解释是欠推敲的,其中“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和“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是具有代表性的两个。

1.关于“消费信贷发展滞后”

不少人认为消费信贷发展滞后是消费需求不足(增幅下降或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1993~1994年期间与1996~1998年期间相比,消费信贷的发展要滞后得多,为什么在1993~1994年期间没有出现消费需求不足或萎缩,而在1996~1998年期间消费信贷相对说来有了较大发展之后却出现了消费需求萎缩?这一事实说明,用消费信贷发展滞后来解释消费需求萎缩从逻辑上讲是说不通的。消费信贷发展滞后会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张,但消费信贷发展滞后未必会导致消费需求萎缩,因为消费需求萎缩的原因与消费需求不能扩张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把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的原因与制约消费需求扩张的原因混为一谈是不当的。

退一步说,即使消费信贷发展的滞后是构成消费需求萎缩的原因,但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为什么较为滞后呢?虽然不能说没有供给方面的原因,(注:原来政策上不允许办理个人消费信贷,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供给方面的限制;风险大,信贷部门不敢发放消费信贷,自然也是一种供给方面的原因。)但实际上更主要的还是在于需求方面。在政策允许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之后,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不快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政策允许并且有供给能力的情况下而不供给,自然意味着没有需求。居民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从根本上讲决定于居民的偿还能力,偿还能力越强,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就越大,即人们越有偿还能力就越敢借钱;反之,偿还能力越低,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就越小,人们就越不敢借钱。而偿还能力的高低,又决定于居民未来的收入或财富。因此可以说,是居民的收入决定居民的消费水平,而不是消费信贷决定居民的消费水平。

2.关于“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讲到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时,林毅夫先生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这就是,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1998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仅分别为32.6、9.3和22.8台,为同年城镇居民拥有量的30.1%、12.2%和25.2%。林毅夫先生认为问题不在收入水平方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依据是:(1)199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2元)高于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元),1998年彩电、冰箱、洗衣机的价格也比1991年低得多,但这一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对于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的拥有量却仅分别相当于1991年城镇居民的44.7%、19.1%和28.3%;(2)1997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57元,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71%,但1997年广东农村居民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分别为46.1、9.9、18.9台,仅分别相当于1991年城镇居民的67.4%、20.3%、23.4%;(3)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消费需要有电、电视信号、自来水等,但目前农村电网落后,电的供应没有保证,经常停电,而且电价高昂,一般为城镇电费的3倍、5倍、甚至10倍;农村地区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根本收不到电视节目;有近50%的农户没有自来水(林毅夫,1999)。

1995年~1999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年底数字)  

项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自行车(辆)      147.02   139.82  141.95  137.15  136.85

缝纫机(架)       65.74    64.62   63.97   65.82   67.06

电风扇(台)       88.96   100.46  105.93   111.59  116.07

洗衣机(台)       16.90    20.54   21.87    22.81   24.32

电冰箱(台)        5.15     7.27    8.49     9.25   10.64

摩托车(辆)        4.91     8.45   10.89    13.52   16.49

沙发(个)         65.41    74.08   79.57    82.53   84.24

黑白电视机(台)   63.81    65.06   65.12    63.57   62.35

彩色电视台(台)   16.92    22.91   27.32    32.59   38.24

照相机(架)        1.42     1.94    2.06     2.22    2.6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1999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第353页;《2000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339页。

林毅夫先生的观点不是没有见地。但是,他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1995~1999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所拥有的电风扇和黑白电视机的数量是很高的(见表5),这些物品的使用也是离不开电的。如果说,因电网发展落后、电费高昂、电视信号传输设施建设跟不上制约了农村居民对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等物品的消费,那么为什么没有制约同类物品的消费呢?对比一下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的价格与黑白电视机和电风扇的价格,可以发现,前者比后者高得多,后者比前者要低得多,在同类物品中,价格低的拥有量高得多,价格高的拥有量低得多。看来还是跟收入有很大的关系。不过,这里重要的是收入的稳定性或均匀性。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稳定性或均匀性比较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稳定性或均匀性比较弱,至少从迄今为止的中国过去来看是如此。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的状况,对居民消费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收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越强,消费水平也就越高;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越差,消费水平也就越低。在稳定性和均匀性不同的情况下,对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就不能用年度数字进行对比,而应该用较长时期的数字进行对比。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差,因此,如果拿某一年份比较,即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等于甚至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会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其次,恐怕还跟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的程度有关。在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上的差别同方向地决定于社会保障的程度,社会保障程度相对高的居民,消费水平也就相对高;社会保障程度相对低的居民,消费水平也就相对低。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与城镇居民相比要低得多,因此在收入水平相同时期,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一般低于城镇居民。另外,消费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城里人敢花钱,乡里人不敢花钱,这种消费观念上的差别也是造成收入水平相同时期,乡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居民的一个原因。总之,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上的差别,或者说在消费水平上的差别,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给的不足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三、消费需求萎缩的根本原因

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为什么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萎缩,而不是在别的时候出现萎缩?上面的分析所说明的只是一些直接的外在原因,而不是内在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所造成的经济体制的加速转轨。

1990年代中期之后,国有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意味着企业将最终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经济主体,经营目标将转向利润最大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冗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益不佳,这迫使企业为了利润目标,不得不裁减冗员。企业裁员导致部分职工下岗失业,收入下降;即使在岗职工,由于企业效益不好,收入也没有可靠保障。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亏损加剧、就业机会不足等现象,促使人们形成了悲观的心理预期。

原来由国家统包统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在原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下,住房由单位配给,退休养老金由国家负担,医疗保健实行公费,这实际上是一种国家保障制度。在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下,城镇居民展望未来没有后顾之忧。但是,从1990年代前半期开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按照政府设计的计划和步骤,1990年代中期之后改革目标将先后到位,例如1997年政府就公开宣布,从1998年7月1日开始彻底停止城镇居民住房的福利分配,实现住房分配的商品化、市场化;又如,1998年政府还宣布1999年1月1日开始废除旧的、出台新的退休职工养老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意味着在社会保障支出中居民个人承担的部分越来越大。这使得没有思想准备的居民一时觉得失去了依托,对未来产生了担心。

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恰逢中国经济进入彻底转轨阶段。经济转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企业的破产,部分职工的暂时失业,收入水平的一时下降。面对这种情况,长期习惯于铁饭碗似的就业制度的人们,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很弱,很不适应,于是充满了担心和忧虑,形成紧缩性的悲观的心理预期,即未来收入不稳、未来支出增大的心理预期。在这种心理预期的作用下,人们的消费支出减少或增幅下降。

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的情况有所不同,农村居民的消费萎缩,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以及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虽然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但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使得农民增产不增收。

四、两点结论

综合上述,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19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城乡居民普遍出现了消费需求不足,但就城乡分别来看,消费需求不足的性质是不同的。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严格地讲主要不是因为收入不足或支付能力不足,而主要是由于悲观的心理预期,即未来收入不稳和未来支出增大的心理预期。乡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主要不是悲观的心理预期,而主要是因为收入水平的下降或者增幅的大幅度减缓,亦即支付能力的不足。因此,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城乡应有不同的思路。就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来讲,关键在于调整和扭转居民的心理预期;就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来讲,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至于如何调整城镇居民的心理预期,如何增加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详述。

2.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萎缩有其深刻的制度或体制原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体制转轨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源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实质性调整,调整的过程本身就具有不稳定的因素,就业的不稳定,收入的不稳定,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或过程,一个以暂时的不稳定换得今后较长时期有效率的稳定的过程。但消费需求萎缩问题的解决,不能指望转轨过程的延缓,而只能依赖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

 

 

 

 

对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新思考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1

【原刊页号】43~46

【分类号】F51

【分类名】商贸经济

【复印期号】200106

【英文标题】The consideration about developing electronic commerce of our country

    WANG Yu-zhen, DU Xue-g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Mangerment,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Lanzhou 730020,China)

【标题注释】[收稿日期]2000-12-15

【作者】王玉珍/杜学功

【作者简介】王玉珍(1970- ),女,甘肃山丹人,讲师,从事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研究。兰州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管理系,甘肃 兰州730020

    杜学功 兰州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管理系,甘肃 兰州730020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电子商务的含义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发展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解决好的六大问题,并探讨了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策略。

【英文摘要】In this paper, we have given the defination and propertiesof electronic commerce.On the basit of this,we have deeply ana lyzed the six problems which we must solve in developing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ur country,and discussed the method of developing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网络

    electronic commerce/internet/network

【参考文献】

    [1]潭观音.浅析电子商务及其在中小企业中的实施与应用[J].管理信息系统,2000,(10).

    [2]杨利山.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J].中国信息导报,2000,(9).

    [3]杨义先,李中献.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信息导报,2000,(10).

    [4]陈顺华.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及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4).

 

    [中图分类号]F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1)01-043-04

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到来,全球信息资源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信息资源网络化使人们的信息交流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不分国界、不分时间的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出现了创新。于是,一种与传统经济贸易方式完全不同的经营方式——电子商务出现了,它的产生给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和特点

电子商务虽然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但对它的定义并不一致,如INTEL公司认为:电子商务=电子市场+电子交易+电子服务;IBM认为:电子商务=WEB;HP公司则称“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化的手段来完成商业贸易活动的一种方式”等等。目前,比较有广泛适应性的定义为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97年10月在全球信息标准大会上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这里的电子方式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码、图象处理、智能卡等,这里的业务交换应包括生产、营销、销售、流通和电子支付等商务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书写的电子化,信息传递的数据化

电子商务通俗一点讲就是利用Internet在网上做生意,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电子单据(无纸化贸易),电子传递,电子货币交割,避免了传统商务活动中书写任务繁重且不易保存、传递速度慢的弊端。实现了无论交易者身处何地,均可与世界各地的商品生产者、销售商、消费者进行交流、订货、交易,实现了快速、准确双向式的数据信息交流。

2.支付手段的现代化

电子商务作为世界经济的新形态,使得企业间的经济往来实现了无纸化交易,即在具体交割时无须使用现金、支票,一切均可在网上进行。其具体支付方式有:信用卡、电子现金、智能卡。

3.存货实现了“零库存”

在未出现电子商务时,经营者为了压低进货成本,往往大量进货,承担了相当大的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而在一个经营良好的电子商务市场,完全可以实现零库存,企业不需承担任何压力,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4.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

电子商务具有很强的促销能力,它可以利用服务器,将多媒体化的商品信息动态的存储起来,既可以主动向外散发,又可随时接受需求者的查询,减少了企业相互间搜寻成本、联络成本、等待成本等。不仅大量缩减了人、财、物的流动,而且还可方便地将商品信息及时传遍全世界,大大减少了因信息流通不畅而造成的商品积压的损失,提高了商品的产销率。

5.经营规模无限制

在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市场中,无论经营者有多大的经营能力,电子商务系统都可以满足,而且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是零售商也可以是批发商。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方便地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销售形形色色的商品。

二、开展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1.拓宽企业的市场空间

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使企业的市场空间扩展到全球范围内,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让全球的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应该看到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电子商务的实施,使企业从常规的广告竞争、促销手段、产品设计与包装等领域的竞争扩大到无形的虚拟竞争空间,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新企业进入竞争市场的初始成本。因此,企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来适应这种新形式的激烈竞争。

2.供应链从传统市场向虚拟市场延伸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广大供应商提供设计和工程服务的要求将增加,厂商将外包更多的非核心业务,客户将需要更多的电子通信以用于下订单、记帐等业务,当大量的客户有这种要求时,这将对供应链产生大的影响。客户将要求他们的供应商提供更多的存货管理服务,如数据仓库和订单管理;制造商将继续减少供应商的总数量;供应链中各公司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3.企业内部运作和实时控制将得以加强

随着更多地使用Internet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公司内的通信和协作将改进,将更多地使用自动化技术,为集成外部数据和内部操作提供更大的机会,如EDI和MRP系统的集成;企业雇员的数量将减少,但每个员工的管理成本将减少。

4.对客户的服务将更加快捷、周到、灵活、详尽

在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下,企业将缩短新产品和服务面世的时间,并将价格降到最低,产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将受到更大的重视。另外,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的。因此信息和电信服务之间的竞争将加剧,提供给企业的信息和电信服务的种类将增加,服务质量将得到提高,同时,新的电子商务产品将出现,计算机在企业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为客户提供更快捷、周到、灵活、详尽的服务。

5.增加企业商机,开拓商业前景

企业利用网络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最新的各方面的商业信息,以指导自己的生产和销售,使企业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6.重组企业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电子商务的开展对企业的竞争力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公司和部门的内部结构,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企业与最终用户之间在供应链上的距离,同时转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减少了交易成本。电子商务不仅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消费市场的机会,而且也提供了更加密切的信息交流场所,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电子商务为公司或企业提供了一种可以全面展示其产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数量的虚拟空间,起到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商业信誉的作用。电子商务使企业在网络上的长期广告成本低于其他媒体。随着电子商务活动范围的扩大,电子商务的广告效应将不断增强。

三、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1.观念的问题

观念的问题也就是认识的问题,是指人们观念上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认可和接受程度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机遇和挑战,更需要观念的彻底革新。我们必须统一企业、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充分认识,加强对电子商务的正确宣传。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起步还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障碍。如对电子商务的漠视,总认为是虚拟的。认为搞不搞电子商务都无所谓,似乎离自己还很远。实际上都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深刻,甚至认为只要使用电子工具来进行交易就是电子商务,比如,信用卡结算、条形码技术、POS系统等。

2.电子支付问题

中国的消费市场一向缺乏信用消费的概念支持,与此相关就是货币电子化进程缓慢。主要原因倒不是消费者抵触信用消费,而是我国的金融法制比较滞后,各种信息卡服务系统速度太慢,并且仅限于一些大中城市。而已经启动的信息卡服务系统在网络支付时又显得速度过慢。电子支付手段的不完善是消费者和电子商务经营者之间难以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和沟通的最大障碍。

3.物流配送问题

电子商务是无库存的交易,顾客所需商品必须随时随地得到满足,不能断档和脱销;有些商品还需要再加工、分装、包装,以及采购、定货等,这就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商品物流配送中心。而眼下许多商品和产品的提供厂商由于机制的原因,无法满足商业网站对商品信息快速、准确的需要,顾客按照网上发布的商品信息购物,经常出现货品短缺、无货可送的现象,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如果这些状况不加以改善,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是很困难的。

4.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问题

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人们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主要表现为:保密性、真实性、一致性、可控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等。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问题不仅依靠技术的进步来解决,还需要完善专业人员职业道德,同时加以法律法纪的外在制约。

5.人才问题

电子商务对任何国家都是一种新生事物,理论上讲是一个边缘学科,发展电子商务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既要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要掌握一定的金融、商务知识。我国目前相当缺乏这样的人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1999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我国890万网络用户中,绝大部分是学生、大学教师、计算机专业人员等,他们利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而较少参与网络的商务活动。因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商企业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学习研究电子商务理论与具体业务,加大培养力度,造就大批新时代的电子商务人才和现代新型企业家。

6.政府积极引导扶持问题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自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电子商务将会在商业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府各部门给予信息引导,政策扶持和必要的监督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上网费用。(2)加快电子商务立法。(3)加大投资力度,促进金融电子化的发展。(4)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企业和个人参与电子商务。

四、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主要策略

1.创新观念

电子商务的本质在于速度和效率的革命,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沟通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能使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更为便捷的方式购买到更满意的商品和享受更周到的服务。发展电子商务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的全面认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都存在低效率运行的状态,面对电子商务的革命,企业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

2.解决好网上支付问题

网上支付问题解决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策略:(1)在技术标准上应该具有战略眼光,不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支付网关和安全认证中心,而且努力和国际标准接轨。(2)及早立法,确定网上银行的资格认定,规定网上交易的权利和义务,并严厉打击黑客犯罪行为,将网上支付纳入到一个安全的、可预测的法律框架之内。(3)由政府牵头,各商业银行、中介机构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响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体系。

3.加强物流配送系统的建立

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面有着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物流中央化的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主,突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模式。我们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

4.大力培养和引进电子商务人才

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员工掌握一定专业技术,并有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应将人才的培养纳入高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轨道上来。加大智能投资,促进电子商务方面的学术交流,同时可辅之以人才引进。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商贸形式,尽管尚有未完善之处,但它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商品交易费用,给传统的文化与观念带来冲击,正是这种冲击和变化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对税收流失的基本界定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1

【分类号】F61

【分类名】财政与税务

【复印期号】200108

【作者】郭北辰

【作者简介】郭北辰 兰州商学院 财金系

【参考文献】

    [1]安体富,梁朋.关于税收流失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J].税务研究,1999,(6).

    [2]谢少华,张林.我国税收流失问题[J].税务研究,1999,(9).

    [3]胡春武.浅谈优化税收环境[J].税务研究,1999,(10).

    [4]黄苇町.中国的隐形经济[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

 

税收流失的概念近年来被广泛使用,但是何谓税收流失,似乎又没有人对此作出一个十分明确而公认的界定,有人把他理解为“税收的损失”或“税收收入的损失”或者是“税收的缺口”,甚至有的干脆就理解为“偷逃税收”。这样几种理解和对其概念的运用,可以说基本上都能够从某个方面反映出税收流失这一问题。但总体来看所涵盖的面还不够全面,鉴于此,有人进一步认为,税收流失不仅仅是指政府税收收入减少的程度,主要应看由于税收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即由于税收制度本身的原因,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产生扭曲而造成的效率损失——即税收的超额负担。应该说这一看法比把税收流失仅仅理解为税收的减收,从认识上有了深化。但是严格来讲它也不能等同于我们经常运用的“税收流失”这一概念。

那么,税收流失的概念应如何理解呢?我们应该看到税收流失这一概念,它不单纯是一个税收少收的问题,还应包括为何少收,少收的效应等方面的问题,因为,税收收入的少收或减少是税收流失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这一客观结果,就不存在税收流失这一问题;如果不包含为何少收亦即为何会出现税收流失这一结果,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税收流失问题,这是研究解决税收流失不容回避的问题;如果对税收流失的最终效应在其中不加涵盖,则会失去研究税收流失的方向和目的。鉴于此,我们可以给税收流失作如下界定:税收流失是指在一定的税收制度条件下由于税收行为关系人的行为失当,税收行为环境状况恶化,或税制配置不当,以及行为关系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所引起的各种形式的税收非正常耗散与漏损,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相关效应。在这一界定中,首先对于税收流失的原因作了概括,强调了税收行为关系人(主要是指纳税人)行为因素,也重点强调了税收环境和治税环境因素。因为治税环境主要指的是对税收行为关系人的税收行为具有约束力的环境总称,包括税收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政策、技术、政府行为、社会文化、社会公平等等诸多方面。这一问题的强调有利于对税收流失的根源作出全面的考察和探究,也符合税收流失根源具有复杂化、多样化的实际特点。其次,这一概念中运用的税收非正常“耗散”与“漏损”词语是考虑到税收流失的结果在现实中也并不简单化地表现为“应收而未收”或“少收”。因为在纳税过程中“应收而未收”或“少收”仅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而非唯一,如果从更广的角度来看,纳税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税收自身的损耗。再次,这一界定还包括税收流失的效应,一般来讲这一效应大多指的是其产生的负效应。

从社会经济运行中税收活动产生的流失现象来看,最基本地应包括偷税、逃税、欠税、骗税、避税等,而退税和合理的按税法规定的税式支出则不应被界定在其中,其基本依据应以法律是否允许为标志,只要是税法允许的就不构成流失,税法所不容的则是流失。

在如何界定税收流失这一概念时,有一种看法认为税收流失指的是所有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流失,包括“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这里的“地上经济”是指已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在国家有效控制范围之内的经济活动及其收入,税收流失包括“地上经济”中存在的纳税人偷税、骗税、抗税、避税、欠税造成的税收流失。这一点没有太大争议,易于取得人们的公认。但在界定中包括“地下经济”则需要慎重考虑,所谓“地下经济”按照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指为了防止和逃避政府的管制,未向政府申报和纳税,其产值和收入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所有经济活动。尽管逃避政府的税收管理可以说是“地下经济”活动存在的一个主要目的和特征,“地下经济”活动与税收流失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但将其纳入税收流失的内含之中似有不妥,因为:第一,“地下经济”属于不受法律保护的或没有得到法律认可的“非法经济”。一类是“地下经济”活动的本身就是法律严格禁止的,例如加工销售毒品。另一类是“地下经济”活动的本身不是法律所禁止的,但它本身又不愿取得经济和经营活动的合法资格,例如不愿进行工商注册,因而它的存在本身也是不合法的。这两类情形无论属于那一种,从法律的角度讲都是不允许存在的,而税收则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纳税人实施纳税首先是建立在合法的前提之下,一旦实施纳税就意味着政府承认其存在的合法地位。这就不难看出如果把“地下经济”这一不合法的或未取得合法地位的经济活动纳入到税收流失的范畴,从逻辑关系上是讲不通的。第二,“地下经济”属于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实施宏观和微观管理的内容,解决“地下经济”问题首先解决的不应是税收少收了多少、政府应该如何纳税的问题,而应该是如何使其显性化成为“地上经济”或打击取缔的问题。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在界定税收流失时,将“地下经济”不列为税收流失之中较为妥当。当然这并不是说“地下经济”就不存在税收流失,或者与税收流失无关,相反,在研究税收流失时确应注意这了现象,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存在。

关于税收流失的原因应如何界定,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强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对原因的认识和分析会有很大差异。但是,这并不是说对税收流失原因的界定只能是徒劳的,因为,无论怎样看,税收流失之所以存在,从大的方面看是有其内在性的因素的同时也有着外在的因素。

从内在因素看,税收流失的根本动因就是作为纳税行为人来讲受其经济利益的驱动使然,特别是纳税人,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必然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纳税人不愿或想方设法不按政府预先规定好的征税标准进行纳税,是由于他在作出这一决策之前,会对其收益和成本作出预期,加以比较选择之结果。因此可以认为税收流失之所以存在,内在因素是根本。如果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仅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够深刻的,还应该看到在解决税收流失问题时,尽管这是一个根本原因,但它又不能构成问题的核心,或者说它并不是在界定税收流失原因问题中的核心。因为国家的税法本身就注意到了这一点,税法的制定和颁布实施其出发点就包含着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而言,税法的实施本身预计到了纳税会对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构成“侵犯”,因而也就有法的各项严格规定,如各种处罚规定;另外,如果征税对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无关紧要,纳税人不在意征税的多少,也就没有必要通过法的形式颁布实施。纳税人负担轻重,税制设计的结果会不会导致纳税后普遍偷逃税收是税法制定中理应解决的问题。所以,纳税人由于纳税而给自己的经济利益带来损失这一内在因素引起的税收流失,应在税制设计等根本环节上加以界定和解决,而在税收流失中,可以不必把他作为最主要的动因加以界定,这样的界定有利于区分税收流失和税法税制的职责。

税收流失是伴随着税收而存在的永恒现象,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之下流失的程度不同罢了,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税收流失问题的困扰。据美国劳工部和国内收入署统计,全美国纳税人遵行税法纳税的比率约为87%,在日本据有关人士粗略推算,仅在娱乐性等行业以无收据现金交易方式逃避的税收额就达10万亿日元以上,阿根廷政府估计,国内严重的偷逃税现象已经使国家税收流失达253亿美元。俄罗斯税务警察局局长阿尔马佐夫面对俄罗斯的税收流失惊呼“国家安全已受到威胁”。而在我们中国估计每年税收流失在1 000亿元以上。以上情况说明,税收征收同税收是与生俱来的一对矛盾,只要存在税收,就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伴随着税收流失的发生。尤其是现代税收制度,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使得税收流失问题变得更为复杂。面对这;现实如果在界定税收流失分析其原因时过分强调造成税收流失的内在因素显然是不够的,应该从为了达到解决税收流失问题的角度出发而对造成税收流失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作出分析加以概括,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因为内在因素始终是存在的,内在因素能否导引出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要通过外在的环境因素而起作用。因此,税收流失的界定应该更多地关注税收流失的税收环境状况如何,亦即应将我们通常所说的纳税环境界定在其中。

治税环境是税收存在和税收活动环境的所在,反映着税收管理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道德、自然条件等的相关联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税收征收活动状况。包括的内容、涉及的领域异常广泛。所以治税环境仅是在界定税收流失原因时的一种概括称呼,说明的仅是应将其纳入到税收流失研究的范畴之中,具体来讲应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环境引起的制度性税收流失。主要包括税制不健全,或由于制度缺位导致的“税收真空”;税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差,新旧税制衔接不紧密,制度规定过于笼统、宽泛而导致的间歇(隙)性税收漏损;税制不严密或规定有冲突以及重复纳税等导致的避税。2.体制环境引致的潜在性流失。主要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地区封锁,经济割据,经济市场化程度低以及由财政体制导致的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与不合理减免,以费代税等引起的税收流失。3.征管环境引致的管理性流失。原因包括由于尚未建立纳税人——税务代理——税务机关三位一体的新型征管模式,税收征管手段落后,税收信息不完全或不真实,人员素质低下所导致的税收流失;由于经济利益驱动,纳税人缺乏自觉纳税意识,甚至发生严重违犯税法行为而导致的税收流失;对税收违法行为处罚不力,使纳税人存在着侥幸心理而导致的税收流失;税制过于复杂,税务机关解释不一致,使纳税人故意或无意出现理解偏差而导致的税收流失。4.社会经济结构环境引致的摩擦性流失。主要指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及经济波动,税收指数化措施所引致的各种税收流失。5.各种财政税收政策环境不合理或被滥用而引致的财政税收政策性流失。6.社会文化和公民纳税意识环境引发的各种税收流失。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旧的以道德为核心的社会约束机制逐渐淡化,以法律为核心的公民纳税意识尚未形成,出现了纳税意识上的“真空”,由于自我约束意识的缺位,会进一步助长纳税行为偏离税法要求形成税收流失。

 税收流失从表面来看是政府收入的减少,流失了多少减少了多少是税收流失最直接的结果,也是用货币的形式反映税收流失的直接效应。但是如果把税收流失的效应界定在这一层次上,只能说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的狭义的界定,远不能反映税收流失所造成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我们知道,税收流失是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流失形式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税收流失,政府的收入会因此而减少,社会原本通过税法规定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格局会被扭曲,从而带来各种负面效应。所以,对税收流失在进行界定时一定不能忽视其效应的存在,否则,所做出的界定只能是对税收流失原因或直接结果的说明,而非全面的界定。

那么,怎样看待税收流失的效应呢,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是税收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税收分配牵扯到了社会分配、社会公平、社会效率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否按照社会规定了的税法严格运行体现着诸如社会正义原则等敏感问题;二是税收分配活动既属于社会经济活动又属于政府的经济行为,税收流失的直接结果必然会给社会经济秩序和政府经济活动造成直接影响。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基本因素,我们完全有必要在对税收流失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时将这两个基本方面包含之,也就是说税收流失问题的界定中应该包含对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考察。

税收流失的社会效应是针对税收原则反映出的一个问题,公平原则是税收的基本原则之一,普遍纳税是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在税收正常的情况下,因为税制设计充分考虑了公平原则,纳税人照章纳税不会由此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公平差异,我们可以认为是公平的,相反纳税人在实施纳税过程中采取各种方式逃避了税收,形成事实上的非普遍照章纳税,造成税收流失,其结果会对收入再分配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这种影响的存在会进一步使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被严重扭曲,从而使税后分配比税前分配更不公平,结果只能是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公,也影响到社会效率的提高。所以税收流失所造成的社会效应既不符合公平和效率的要求又会加剧社会间的各种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发展。

税收流失的经济效应是税收流失结果的综合反映,相对于税收流失的社会效应而言更具有显性化。首先,税收流失会对政府收入产生直接影响而产生财政效应。一方面,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国家政府机器运转的经济基础,税收流失即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收入的减少要么使财政支出减少,要么使财政赤字增加,在政府收入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税收流失的结果导致政府收入不足,会使政府产生增加收费的冲动,最终导致对整个经济环境和政府收入机制产生极其严重的不利作用,进一步加剧政府收入行为的失控,破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其次,税收流失会对各种经济信息和数据造成失真,并会影响到以此作为判断和决策依据的宏观调控难以达到科学准确的程度,产生宏观调控弱化效应。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近年来的主要问题的形势下,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必然会由于税收流失的大量存在,削弱政府收入规模,降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同时,由于税收流失无疑还会影响税收作为内在的稳定器作用,削弱“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上的能力,弱化宏观调控手段,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再次,税收流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会产生市场效应。税收流失会对劳动和就业产生影响,包括税收流失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税收流失对劳动力在税收流失部门和非税收流失部门之间流动的影响以及税收流失对劳动效率的影响;税收流失也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使资源配置有利于税收流失部门和产品,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虚耗,导致资源配置的决策失误;税收流失还会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迫使那些无流失行为的纳税人不是转而效仿就得面临由于税收流失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而被淘汰的危险,形成税收流失的市场效应。

总之,本文认为税收流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对其界定应以“流失”为核心,兼而包含原因和后果(即效应)。至于是否构成流失还应以税法作为判断的基本标志,尤其是在目前税收基本法的制定中应该给予充分考虑和研究。这就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

 

 

 

 

法国会计模式研究及借鉴(节选)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1

【分类号】F101

【分类名】财务与会计导刊

【复印期号】200104

【作者】董成

【参考文献】

    [1]王松年,等.国际会计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0。

    [2]邢天才.证券理论与实务正[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2。

    [3]周红.法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现状[J].会计研究,1998,(3)。

    [4]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概念[M].上海:立信全计出版社,1993

    [5]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会计模式与社会经济环境研究[J].会计研究,1996,(8)。

    [6]夏冬林.法国会计简介[J].会计研究,1995,(9)。

 

我国在会计改革和会计国际化过程中,较多地注重“英美模式”,这对我国会计体制的转轨和会计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形成英美模式的社会经济环境与我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从法国会计体系及其形成的环境因素分析中,不难发现法国在会计体制和会计环境相关因素上与我国有诸多相似之处。研究和借鉴法国会计模式,无疑对我国今后会计改革和推进会计国际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法国会计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会计管理体制

由于经济体制的特点决定了法国政府在经济中的力量和作用相对强大,因此也决定了法国政府在会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上,法国原来负责会计规范化管理的机构是会计国民理事会(CNC),由其制定PCG。PCG由财政部颁布,推行于所有工商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1996年以来,法国政府对会计规范化管理进行了改革,改组后CNC的任务有四项:第一,对各项会计工作提出意见;第二,确保会计研究的协调组织工作,发行有关会计教学的各种资料;第三,向企业会计工作和国家统计工作建议有关的帐户处理方法;第四,对国际以及别国会计标准化机构发布的会计准则提出意见(Scheid,1996)。1966年,法国建立了“紧急委员会”,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承认,发布解释有关条文。1998年,又成立了会计标准化委员会(CRC),其成员由财政经济部、司法部、预算部、股票交易委员会、CNC、会计职业界以及企业界代表组成,主要任务是制定适用于所有企业在内的会计条例,并对有关会计管理的法律草案进行咨询。

(二)关于会计规范体系

在会计规范体系上,法国是以PCG和会计法令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此外还包括商法、公司法和税法。目前有效的PCG是1982年根据欧共体(EEC)第四号指令修改后的。PCG在1986年,进行了修订,引入了有关合并会计的内容。公司法主要对会计的财务年度、会计报表、会计记录等作了规定。在法国,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法国的会计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法律形式发布的,二种是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属于政府的行政性法规。此外还有CNC和全国注册会计师协会(OECCA)的指南,它们大多是对PCG的解释和说明,主要涉及报表注释和会计技术方法。

(三)关于会计准则

法国原会计准则的制定部门是CNC下设的专门工作部门,会计准则制定部门是财政部直接管辖的官方机构。由于原CNC没有相应的法律权力,法国政府于1998年成立了会计标准化、委员会(CRC)。这样,批准颁布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银行保险业)的各项会计准则就成为CRC的任务,这些会计准则有的来源于CNC的建议,有的则来自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由于CRC是一个权力机构,能把CNC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转变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例或法令,因而这些准则一经颁布就具有法律强制力,并且使会计规范化管理和会计立法趋向一致。由于法国的会计规范都是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因而各项会计准则散见于商法、公司法的有关条例中。

(四)关于会计信息披露

由于法国政府对投资者保护的关注,1966年修订后的公司法,规定了资产负责表和损益表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向股东编报的年报应予披露更为准确、详细的信息。自1968年要求审计师验证报告的诚实性和合法性。同年,证券管理委员会(COB)开始要求注册的公司以注释方式在筹集资金或向股东呈报年报时提供更多的、主要涉及财务报告要素详细情况的信息。1971年,COB要求公司筹集资金时编制合并报表作为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后来要求编制合并报表。1982年正式发布的PCG引入了真实和公允、报表注释和会计政策说明三个重要概念。1984年,政府把EEC第四号纳入法律体系,对报表的标准格式、解释性说明和“公允与真实”等方面作了要求。公司法还要求管理者按照“公允与真实”原则提供报表,否则将受到惩罚。1986年,法国实施EEC第七号指令,要求上市公司从当年起编制合并报表。根据1986年2月的政令,允许法国跨国公司根据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合并报表,以满足跨国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的需要。法国政府还强调合法性原则,如果因为遵守“真实与公允”而违背了合法性,要求披露任何与合法性不相符的详细内容。如果财务报表不能满足“真实与公允”的要求,就必须在表外予以充分的披露。总之,在信息披露上,公司一般不超过法律和EEC指令的最低要求,信息披露偏向保密。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受英美模式的影响,法国在信息披露上正在向公开迈进。

 (五)关于会计职业管理体系

法国于20世纪40年代初和60年代末分别成立了注册会计师协会(OECCA)和注册审计师协会(CNCC)两个会计职业组织。由于OECCA和CNCC分别置于财政部和司法部领导之下,使得法国会计组织实质上成为半官方的和形式上的组织。法国会计职业组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法国会计监督的目的是检查企业会计处理是否与会计和税收法规一致,重点是“合法与真实”。此外,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法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也不像美国那样发达,法国主要通过商法、公司法及有关法令、税法、PCG来实施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会计职业团体发挥的作用很小。90年代以来,受英美模式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法国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有所加强。

三、法国会计模式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借鉴

从法国会计模式的特征及近年来会计改革的现状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我国今后一段时期会计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机构调整与国际化方面

首先,《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并用,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基层单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会计管理体制。因此,在我国经济和会计模式转轨时期,只有通过对现有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一方面加强政府对会计的间接管理力度,另一方面推动我国会计法制化建设和会计职业组织的发展,才能真正贯彻《纲要》的要求,冲破原有机构的阻力;其次,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和会计职业组织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强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不可能由金融市场和会计职业界来承担对会计的管理,只能从现有的会计管理机构上进行调整和改革。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既要求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又要求国家放松管制以适应新的市场条件。因此,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点。

(二)改革会计规范行政化制度,确立会计规范的法律地位

由于我国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下同)详细而具体,《会计法》抽象而原则,以致多年来会计制度在规范会计行为中起着事实上的作用,大量的会计违法行为实际上是以会计制度为评判标准的,《会计法》没有真正明确规定会计行为合法与法的界限,使依法制裁违法行为缺乏直接法律依据。修改后的《会计法》虽然在有关会计违法行为的惩处方面比修改前更为具体,但实际执行当中仍有不少困难。此外,会计制度由国家行政部门颁布,只有行政效力,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为使会计违法行为的制裁真正有法可依,推动我国会计法制化建设,可借鉴法国的做法,在会计规范机构上进行改革,成立类似法国的:“会计标准化委员会”之类的新机构——“会计规范委员会”。该机构应独立于财政部门,由国家立法机构授权,成为具有会计立法职能的机构,专门负责制定和颁布重要的会计制度,这些会计制度一经该机构批准颁布,即具有法律效力,在规定的范围内必须遵守,否则以违法论处。至于具体改革以及有关机构之间的职能关系,限于篇幅,本文暂不讨论。

 

 

 

 

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4

【分类号】F101

【分类名】财务与会计导刊

【复印期号】200112

【作者】苏孜

【作者简介】苏孜 兰州商学院成教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陈汉文.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1999,(5).

 

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为了谋取经济利益,采取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不法行为。会计舞弊问题一直是会计、审计职业界、法律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舞弊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愈来愈明显,能否对会计舞弊进行切实有效地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出发,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一、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

关于舞弊产生的研究,综观中外,主要有以下观点:根据美国舞弊审核师协会的研究,形成舞弊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1)存在舞弊机会;(2)存在舞弊动机;(3)事后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史蒂文·阿尔伯雷齐特认为:决定一个人是否舞弊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感受到的压力、舞弊的机会、自我理性。舞弊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因素。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下属的内部审计研究基金会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发现,舞弊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为承受某些压力(财务压力、经济压力等);二为舞弊的机会,特别是组织的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

近年来,会计、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多从舞弊风险角度来研究审计风险模型,形成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Theory of Fraud Risk Factors),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GONE理论。这种理论的四个因子是:G代表贪婪(Greed);O代表机会(Opportunity);N代表需要(Need);E代表披露(Exposure)。这四个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舞弊风险。以CONE理论为基础,五大会计公司中的毕马威公司基金会研究发现,舞弊是由如下三个最基本的因子共同作用造成的,即环境的压力、舞弊的机会、个人(潜在舞弊者)的品性。我国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会计舞弊作为舞弊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成因的分析离不开对舞弊形成的研究。笔者以为影响会计舞弊行为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舞弊主体的动机,它是形成会计舞弊的内在动因;二是会计舞弊的周围条件,它为会计舞弊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只有这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导致会计舞弊的产生。

1.会计舞弊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舞弊主体的动机

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包括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既包括集体利益也包括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会计信息的各生产者对利益的追求不完全相同且又不可避免,因此,会计舞弊主体动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些单位的领导、会计或其他职工本位主义、小集团思想、私欲观念严重、法制观念淡薄,只想着本单位、本企业及个人的利益和名誉,不惜损害国家和人员的利益,弄虚作假,化大公为小公甚至化公为私,这是会计舞弊形成的根源。因为会计舞弊作为一种违法的表现形态是自古就有的,可以说是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变化,而且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会计舞弊的这种变化着的特征是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相关联的。尤其在一个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社会氛围中,那种通过合法和非法手段去猎取财富、谋取地位的强烈动机,处处存在,伴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阴影——私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表现形式与程度的不同,但并不能得到消除,这种情形在会计上的表现就是制造会计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

2.会计舞弊的形成要有外部的客观环境与条件,也就是说要有制造会计舞弊的机会

会计舞弊主体的动机是产生会计舞弊的决定性因素,但有了动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会计舞弊,会计舞弊的产生还有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会计舞弊产生的外围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水平。现具体分析如下:

 (1)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促使会计舞弊产生的重要条件。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经济管理工作还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而国家又缺乏强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经济监督系统不完善。比如:目前审计监督与财政、银行、税务等经济监督形式存在诸多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有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计工作无法发挥其应有职能,会计舞弊自然不可避免;个别地区或部门,由于某些领导功利思想严重,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明确要求所属企业必须上报夸大的工作业绩,迫使企业制造会计舞弊;有的管理部门严重失职,对会计舞弊现象更是不闻不问,从而使会计舞弊越来越严重。这样,会计舞弊泛滥成灾也就不足为怪了。若从反腐败的角度来说,会计舞弊的产生与腐败现象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不根除腐败现象,会计舞弊也就难以彻底治理。

 (2)法律责任的缺陷是会计舞弊得以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会计舞弊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当前,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责任太轻,执法力度不够。我国颁布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各种税法,对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太轻,且不具体。因此,在实践中出现违法行为往往难以具体执行,而且执法力度不够,如违反会计法常常只是批评教育,下不为例了之;如违反税法偷逃税款,往往只是令其补缴税款,罚款了之,当事者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这样,他们仍会无视法律法规,一如既往地制造会计舞弊;二是部分企业法制意识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置《会计法》与国家税法于不顾。为了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和取得银行贷款,或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往往采取各种手段,随心所欲地编造虚假会计数字,达到维护其局部利益的目的。

 (3)会计舞弊的产生与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素质低,或者为了企业利益而作假账,或者为了个人私利而编假证、假据,化公为私,侵占企业财物等,这从本质上说是会计主观意愿所致,这也是当前集体、私营企业会计舞弊的主要成因。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拒绝制造会计舞弊。但是治理会计舞弊不能仅仅依赖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秩序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作后盾,会计人员的作用就很难发挥。

二、会计舞弊的治理

1.建立舞弊会计学,加强对会计舞弊的理论研究,特别是会计舞弊预防理论的研究,以正确的理论基础为指导

舞弊会计学在我国仍然是一个空白,为了更好地治理会计舞弊现象,构建舞弊会计学科已刻不容缓。笔者以为,舞弊会计学应包括以下内容:(1)各国常见的会计舞弊手段;(2)会计舞弊识别方法;(3)防治会计舞弊的方法;(4)会计舞弊在各个国家的普遍程度;(5)文化背景对会计舞弊者态度的影响;(6)会计对识别舞弊的责任;(7)各国防止、调查舞弊的责任分配;(8)不同国家构成舞弊和不构成舞弊的界限;(9)企业反会计舞弊的具体措施;(10)使用电脑识别和调查会计舞弊等。

预防会计舞弊是最经济的方法,一旦会计舞弊发生,无论哪方都会遭受损失。预防会计舞弊涉及到两个因素:一是能够营造一个诚实、公开、互助的氛围,包括(1)塑造一个正面的工作环境,即形成一公开化、不利于萌生会计舞弊的工作环境;(2)雇佣诚实的员工,提供关于反会计舞弊方面的训练;(3)职员都能理解和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4)使所有职员都清楚会计舞弊一定会受到惩罚等。二是不给会计人员舞弊的机会,包括(1)实施积极有效的审计;(2)内部控制良好;(3)监督检查会计人员的工作等等。

2.治理会计舞弊,应根据其形成原因分别对待

从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来看,其治理应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消除会计舞弊赖以产生的内部动因即会计舞弊主体的动机;二是改变有助于会计舞弊产生的外部环境,消除会计舞弊产生的动机,即割断会计信息生产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利益关系。从会计信息在现代经济生产中的作用来看,完全割断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各方的努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会计舞弊的危害性;改变有助于会计舞弊产生的周围条件,主要是通过加强会计法制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和道德素质,规范和治理经济秩序。虽然以上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绝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但可以对会计舞弊现象发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3.加强法制建设

这是治理会计舞弊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首先,在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与会计信息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行为加以限制。新的《会计法》明确了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失真所承担的责任,这有助于降低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的不利影响,但我国《会计法》“法律责任”一章中提到“情节严重”、“构成犯罪”、“重大损失”等词都未量化,也无具体的解释,因此,应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将法律责任量化或给予具体解释,加大其法律责任与执法力度;其次,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的机制,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领导、会计及有关人员的法制观念;最后,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加大对会计舞弊的打击力度。会计舞弊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治理会计舞弊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深入研究会计舞弊的高发区,并将其作为治理的重点。根据美国舞弊财务报告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显示:有44%的舞弊财务报告发生在经济不景气或面临严重衰退的行业;有87%的舞弊问题,涉及到对财务披露事项的操纵,其中最常用的舞弊办法是收益确认及列示方法的不适当(47%),故意多列资产(38%),将当期费用不恰当地予以递延(16%);在45%的控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中,发现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作了不实的陈述或不实的声明;在所调查的有关上市公司在舞弊财务报告案中,发现有66%的案子涉及到企业高级管理当局;在66%的诉讼注册会计师的案件中,发现查帐人员未收集到充分而适当的证据;在36%的诉讼注册会计师的案件中,发现查账人员对于查账过程中所发现的舞弊风险因素,未能提高警惕从而产生足够的专业怀疑。该委员会依据调查事实,提出了改进现有内部审计工作和外部审计工作的一整套办法。我国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审计重点,收集有关会计舞弊基本情况的资料,如设计一份调查表,并将调查表发送到国家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以及国有企业等。通过调查,将结果进行详细比较,并尝试得出一般结论,特别要归纳出在中国发生的一些著名舞弊案例的要点,探讨出某些规律,为审计人员如何才能及早成功地发现,甚至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有益的启示,以有助于揭露并有效处理这些舞弊行为。

4.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

会计人员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虽然,他们也要服从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但对于会计舞弊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以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此外,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如会计管理部门可督促企业按会计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依法建账和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阶段,会计舞弊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而这些损失,如果通过早期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财政部的有关部门、国家审计署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职业团体应通力合作,为舞弊及司法审计专门化工作建立牢固的基石。在会计舞弊的治理过程中,毫无疑问也会出现一系列难题,然而,我们坚信,只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它所带来的收益最终将远甚于最初所付出的代价。

 

 

 

 

 

论商业制度创新的目标体系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4

【原刊页号】36~40

【分类号】F51

【分类名】商贸经济

【复印期号】200111

【英文标题】The targets of commercial institution innovationCAI Wen-hao(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Lanzhou 730020,China)

【标题注释】[收稿日期]2001-04-15

【作者】蔡文浩

【作者简介】蔡文浩(1962- ),男,浙江松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商业制度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 经贸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结合我国商业主体多元化以及商业制度创新存在主观性的特点,提出了商业制度创新的三大原则,然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提出商业制度创新的目标及内容。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issues of commercial institutioninnovation.Thre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abide in initiating such innovation are put forward.The targets and contents of commercial institution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in differentviewpoint are put forward also.

【关键词】交易关系/重要商品/零售业态/内驱力exchange relation/crucial commodities/type of retail/innermotivation

【参考文献】

    [1]黄国雄,曹厚昌.现代商学通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2]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J L Hanson.The structure of modern cornmerce.7th ed 1986.

    [4]Richard D Steade,James R Lowry,Raymond E Glos.Business:Its nature and environment.10th ed 1984.

    [5]Peter F·Drucker.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andPractices.London,1977.

    [6]I J·佩雷德,P·罗兰.业务流程再造[M].北京:中信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1999.

 

    [中图分类号]F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1)04-036-05

   

一、设置商业制度创新目标体系的原则

所谓商业制度,是指商业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为保证资金运动的连续性,在商业实践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继承或逐渐探索而成的、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交易规范系统。这些规范既包括正式的、见诸于文字的明文规定,也包括未见经传的非正式制度,如习俗惯例等。

设置商业制度创新的目标体系必须符合客观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商业制度创新作为一种主体客体化的实践过程,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创新活动决策者的主观主义。在商业制度创新中,必须注意区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差别:技术创新的工程技术工作是可以实验的。任何一项技术创新活动都可以在实验室反复试验后,找出判定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然后再进行大规模推广、生产。商业制度创新是无法实验的,在对商业制度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决策者的主观因素起着巨大作用。不仅如此,对商业制度创新的结果判定也具有主观性。由于每个人主观判断的差异,商业制度创新只能做到整体优化,而无法做到每个局部的优化。

为了使不同创新主体的主观差异得到统一,我们首先对设置商业制度创新目标体系提出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就好比是模子,将各种商业制度创新目标的差异都限定到模子中来。当然,这个模子是一个尺寸比较大的模子,它只用于排除那些明显荒谬的制度创新目标。

1.商业制度创新目标无内在矛盾性原则

人们不可能同时去做一件既为A又为非A的事情。这看似浅显的道理到了实际工作中却并非如此,一人要求某人向东,另一人又要求此人在同一时刻向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决策主体的不同,即多个决策主体目标冲突问题。

商业制度创新恰好有同样的情形——制度创新主体的多元化问题。其它的制度创新或许此问题不太严重,但商业制度创新的目标矛盾性问题却较突出。这是由现代商业的特性所决定的。现代商业具有社会性、复杂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其社会性特点使关注商业制度创新的相关利益主体较多。就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不仅商、粮、供、物资、外贸等部门都可能成为商业制度创新的主体,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技术监督、质量管理、计量管理等部门,甚至城建、卫生部门也都能成为商业制度创新的主体。正是这种商业制度创新主体过多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给商业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要求,因为制度创新主体确认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制度创新过程。

即使通过制度手段,确立一个权威的商业制度创新主体,仍然存在商业制度目标体系内部的目标冲突的可能性。因此,商业制度创新目标的无内在矛盾性是设置商业制度创新目标的首要原则。

2.商业制度创新目标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市场经济自身的运作逻辑使其自身成为一种制度,市场机制对市场上的行为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起着行为矫正的功能,一切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为得到褒奖——获得利润,一切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为得到惩罚——损失利润。

市场经济下的商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功能的延伸,它的目标首先是受到市场经济制度目标制约的。商业制度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原有的商业制度目标进行校正,将偏离市场经济制度的目标校正到这个目标上来。校正的工具就是市场机制。商业制度创新是一个过程,是商业主体在求利动机的驱使下,对商业外部环境做出的反应。反应应该是迅速的,但目标却是稳定的,不能因为反应迅速而突破市场经济目标的制约,从而不断地变化创新目标。

正是商业制度创新目标的相对稳定,才可以使商业制度对变化无常的环境的适应性与制度的历史继承性之间的矛盾得到统一。

从商业制度的内容来讲,商业制度创新目标也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商业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为主要内容构成的。是规则就不能变化太快,因为任何规则从制定到执行都要考虑规则接受人的学习适应过程,反复变化的规则往往等同于没有规则;对于那些不知道规则的人来讲,存在规则和没有规则的意义也是一样的。

3.商业制度创新目标的广泛认同性原则

从商业制度作用的发挥方式角度讲,制度是建立在集体理性基础上的“他律”,即具有外在强制性。商业制度的外在强制性又不同于法律的外在强制性,它并不完全依靠国家机器来进行强制,而依靠集体理性形成的集体规则。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商业制度脆弱的一面:当商业制度与社会当时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相一致时,少数不遵守制度的人或者成为众矢之的,或者受到集体理性的排斥,多数社会成员从自身利益出发,自然而然地会去遵守制度、维护制度,这时的商业制度是威严的,有力的;当商业制度与社会当时的行为准则不相合拍,并且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认为商业制度有悖于社会文化传统和社会道德,那么无人拥护的商业制度就会陷入一种无可奈何的窘迫之中,表现出它的脆弱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制度创新是一种集体理性行为,尽管创新的首倡者可能是少数几人,但创新的目标必须是符合集体理性的,否则,即使是具有很强的理性和前瞻性的制度创新,也会使创新的倡导者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二、商业制度创新的各层次目标和内容

商业制度是一个系统。凡系统就有目标性和层次性。商业制度创新是对商业制度要素的重新组合,针对不同层次的要素,就有不同的组合目标。

商业制度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这三个层次,所以,商业制度创新目标也分为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三种。

1.宏观目标和内容

设置商业制度创新的宏观目标,要从市场制度与商业制度的关系分析入手。商业制度的宏观系统层次涵盖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切交换行为规范,它是以促进社会分工,发挥地域间、企业间和劳动力之间的比较优势为手段,营造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的制度环境,实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商业制度是服从于市场经济以交换为经济活动的中心这个本质的,为提高全社会整体的交换效率服务而不是为某个地区或某个企业的交换效率服务。通过社会交易成本和交易收益的对比,我们认为降低交易成本是这个层次上的商业制度创新目标。

围绕降低交易成本这个目标,商业制度创新将会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

 (1)社会主义市场价值判断准则、市场观念体系对交易成本的形成与变动所产生的作用;

 (2)如何实现政企分离与产权改革来降低交易费用;

 (3)市场体系、市场竞争秩序与市场运行过程对交易成本的影响与作用。这一部分的内容较为丰富,它不仅涉及区域间的市场壁垒的突破、市场体系的完整,同时还涉及有关竞争、反垄断的法律法规问题;

 (4)市场结构,包括产业集中度、企业一体化战略形成的市场垄断、生产企业自销的流通方式与专业化流通方式等对交易成本的影响。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研究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竞争与垄断,研究各类企业集团、农工贸一体化的企业联合组织对降低交易成本、改进市场效率的作用;

(5)市场信息的产生、传递对交易成本的作用;

 (6)如何改变交易方式来实现市场风险的分摊与避免,以降低交易成本;

 (7)商品流通内外贸一体化的有关制度问题。

2.中观目标和内容

商业制度创新的中观目标,是指流通产业内的商业制度创新目标。这个目标服从流通产业目标,在总体上是要增加流通产业的流通力,在具体年代、具体经济运行条件下又表现为不同的具体目标。

在当前我国从计划经济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商业产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是要实现产业地位的提升,使商业产业真正从国民经济的末端产业提升为先导性产业,从而为我国调整整体产业布局,改善分工结构,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起到中枢作用,变以往的桥梁和纽带为今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既保持原来连接城乡、中介交换、流通信息、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作用,又能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对生产与消费进行调节,起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枢神经作用。

围绕商业制度创新的中观目标,商业制度创新的内容包括:

 (1)商业主体间交易关系创新。这一制度创新的目标是要构造交易主体间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使交易双方在经济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转化为“将蛋糕做大”的努力之上,实现交易双方的“双赢”结果;

(2)商品交易方式创新。交易方式是交易关系的基础,交易主体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条件,交易关系才能确立。交易方式依照对社会分工水平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适应程度,可划分为低级和高级的交易方式。比如零售交易与批发交易、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现金交易与票据交易、网点交易与网络交易、现场交易与电子媒体的跨时空交易等等,前者可认为是较低级的交易方式,后者可认为是较高级的交易方式。低级交易方式要素与高级交易方式的重新组合,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生产力多元化的国情,实现交易方式创新。比如,将零售与网络交易相结合,零售与票据交易相结合等等,都是商品交易方式的创新;

(3)重要商品的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创新。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资源的拥有量相对匮乏。因此,对于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的创新,要慎之又慎,决不能照搬其它国家的做法。对于重要商品,可以提出三个标准:一是需求刚性;二是无替代性;三是短期无法大量增加供给。这类商品以依靠自然资源产出的农产品为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在已摸索了一些经验,发现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是缓解市场供需波动的有效措施。这项制度至少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对所储备的实物和基金的数量的合理性要有一定的论证程序,以确保储备数量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二是要有及时反应的旺吞淡吐机制,在市场供求出现可能造成剧烈波动的最初迹象时,就能及时干预,以减少市场调节的成本;三是要将储备商品的轮换、吞吐与商品的进出口结合起来。如何使我国的商品储备制度做到这三点,应作为今后的商业制度创新目标之一;

(4)商业组织创新。商业组织是商品流通中的主体组织,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进行转移的组织载体。商业组织创新的内容包括组织规模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组织形式创新等内容。组织规模创新是要研究在商业产业内部商业企业规模的合理度,以及规模变动的相关制度,如联合、兼并、集中、分散等;组织结构创新是要研究不同交易方式的商业组织在数量上的比例和空间上的分布,如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现货交易企业与期货交易企业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和空间上的分布;组织形式创新是对商业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的创新,在结合商品特性的基础上,各经营主体依据资金实力和经营目标,选择业主制、合伙制、合作制或公司制中的某一种组织形式,来成为能够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行为人(商自然人或商法人);

(5)零售业态创新。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实现销售目的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对零售业态的划分,立足于四个要素,即所经营商品的品种、范围和结构;零售企业的规模和所在区位;经营形式和售货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关于零售业态的演变创新,也存在所谓的生命周期问题,当适宜某种业态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消亡之后,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业态也会消亡。然而,我国地区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特有的业态创新模式,即引进——融合——发展。

我国的业态创新模式与国际零售理论界的四种主要假说略有差异。这四种业态演变假说是:零售轮转假说(The Wheel of Retailing)、售卖品种类张合假说(The Retailing Accordion)、辩证发展过程假说(The Dialectic Process)和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假说(Adaptive Behavior/Natural Select)。这些假说都是从美国近代零售业的发展过程中提炼总结出来的,非常符合美国的实际情况。

我国作为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发展中国家,在零售业态的创新中具有后发优势,因此,引进新型的业态,然后再进行本土化改造,使其符合中国的国情,是我国零售业态创新的模式之一。超级市场在日本的成功为这一模式的可行性提供了证据;

(6)商业文化创新。商业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下,商业主体在商业实践中创造的一切成果按一定结构形式构成的系统。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制度创新离不开文化创新,如果没有商业文化创新,商业制度创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商业文化的概念内涵中,包括了商业制度的内容,所以应该说商业文化的创新目标大于商业制度创新的目标。但文化是沿着制度——习惯———集体心理无意识——价值观念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制度目标最终是文化目标;反之,文化限定着制度目标的方向。制度目标是很难脱离文化目标的,所以,在设定商业制度创新目标时,必先设定商业文化创新目标。

3.微观目标和内容

商业制度的微观创新是指由商行为人充当创新主体的制度创新,商行为人可以是普通商人——一般的私人商业企业,也可以是商法人——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企业。商业制度创新的微观目标是在国家法律和商业制度创新的宏、中观目标的制约下,商行为人为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所设定的一系列局限在他能力范围内的制度创新目标。

商业制度创新的微观目标随商业企业的规模、性质、外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不同。一般说来,商业制度创新的微观目标应致力于对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实现制度创新目标与商业企业绩效目标的一致性。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得鲁克指出,有效性(effective)、高效性(efficient)和适应性(adaptable)是所有组织追求的目标。有效性是要使顾客满意和高兴,是要做正确的事情(doing right things);高效性是要以最低成本取得有效性,是要正确地做事(doing things right);适应性则是要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有效和高效。作为以提供商品售卖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商业组织,在实现制度创新时,有四个重要因素必须予以考虑,即顾客需求、需求模式、制约因素和效率目标。这四个因素共同构成对商业微观制度创新目标的制约。

顾客需求对一个具体的商业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利润。在货源相同并存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顾客需求被转化为顾客满意度,在确定创新目标时需从服务质量、灵活性、服务速度、价格和关系管理这些角度加以考虑。

需求模式说明的是消费需求的种类、数量和需求水平与性质的变化。国外有人将需求的种类和数量分为流通型需求、间歇型需求和偶然型需求的概念,这对于商业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创新很有帮助。

制约因素是商业企业在进行制度创新时必须考虑的约束条件,包括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具体政策,如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问题、与下岗工人再就业相结合的问题、与城市道路交通改造相结合等等。

效率目标则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

具体而言,我国商业制度的微观创新目标内容应包括:

(1)产权结构与组织创新。这一目标的内容要围绕产权明晰进行,但最终的落脚点是在管理科学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卖茶叶蛋的小商贩们产权毫无疑问是非常明晰的,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组织保障和科学的管理流程,卖茶叶蛋的小商贩们鲜有将事业做发达的。设想一下,如果在地价最便宜的地区用标准化、专业化的工业流水线生产来生产茶叶蛋,在人流最密集的地区设立销售点进行分销,用运筹学的办法来分摊成本,设计商品运送路线,用最具竞争力的价格来扩大销售,茶叶蛋这样的小食品就由小生产、小流通方式转变为工业化大生产、大流通方式。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商业企业明晰产权不是目标,而是手段。从微观角度看商业制度创新,首先是要让企业具有创新的动力,而这种动力的来源受到商业制度的宏观、中观创新的制约。

(2)劳动人事与分配制度创新。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的岗位与一定的责任和权利义务以及报酬是相一致的。设计一个合理的劳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涉及许多内容和原则,但商业企业有其特殊性。我们认为,针对商业劳动不同的特点应有不同的责任制形式,以区别采购劳动、销售劳动、辅助劳动和管理劳动。

在论及企业的劳动人事与分配制度时,有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是劳动报酬是否一定要以财务指标为基准?二是报酬应激励团队绩效还是个人绩效?三是以非财务绩效为衡量指标的报酬应如何发放?

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商业企业,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业主制的小型商业企业所进行的分配制度创新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商业企业的分配制度创新相比,在责任的明确性、监管的有效性和未来收益的风险性上有很大差别,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3)商业业务流程创新。商业业务流程创新是商业技术创新与商业制度创新的结合点,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制度创新主导型业务流程创新;另一类是商业技术创新主导型业务流程创新。商业制度创新主导型是由制度创新引起的业务流程改变,比如连锁商业的出现是一种商业制度创新,它改变了原来单体店的商业业务流程,由过去的业务单元销售变为流水线销售;商业技术主导型业务流程创新是由新技术的引进而引发的业务流程改变,如在百货商店引入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后,原有的商品出库、销售、结算流程发生相应的改变。

(4)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行为规则表现出来的一组共享价值观和信念。在基础层次上,企业文化可以被看作是员工特定的行为方式。这些方式起源于制度,后被培养为习惯,然后形成行为定势和集体无意识,演变为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固有的延续力和融合力是制度创新天然的敌人。但是从另一意义上讲,只有当制度演变为文化,成为商业主体的价值观念时,制度开始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效应主要不再表现为教会人们去做什么和怎样做,而是靠在商品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灵魂——潜意识的和现意识的、情感的和意志的、心理的和生理的……,它能以最大程度实现对商业主体的心理能量——内驱力的开掘。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商业制度才是真正有力量的。

 

 

 

 

 

日本的新产业政策特点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4

【原刊页号】59~62

【分类号】F8

【分类名】世界经济学

【复印期号】200111

【英文标题】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new industrial policies

    DENG Xiao-ying

    (Gansu Provincial Teaching Instrument Corp.,Lanzhou 730030,China)

【标题注释】[收稿日期]2001-06-21

【作者】邓晓英

【作者简介】邓晓英(1957- ),女,陕西渭南人,经济师,从事产业经济问题研究。 甘肃省教育厅 教学仪器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内容提要】目前,日本经济的不景气时期,也就是日本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时期。在21世纪初,日本产业政策调整的主要目标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日本经济的先导产业;以环保产业和再生资源产业为日本经济的后续产业。

【英文摘要】Nowadays,Japanese economy is on depression.This hinted that Japanese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economy structure need critical adjustment.During the first decades of 21st century,the goal of Japanese industrial policy adjustment is: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will be the leading industry,renewable sources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ustry will become suceessive industry.

【关键词】21世纪/日本/产业/产业政策

    the 21st century/Japan/industrial/industrial policy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1)04-059-04

  

从2000年日本政府提出的“日本新生的新发展政策”内容来分析,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再生资源产业、高等教育等重要产业将成为日本21世纪的“新经济”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新产业政策。

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21世纪经济的先导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将成为日本21世纪初“新生经济”的先导产业。2000年10月,日本政府提出了“经济新生政策”,确定以信息技术领域为未来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显示出,日本政府正在开始重视经济结构改革与调整。日本政府把经济对策称作“日本新生政策”,是想以“政策”这一措词来与过去以推动经济回升为主的对策区别开来。

1.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

早在2000年8月,日本政府就宣布,5年之内,要在高速因特网基础设施的发展方面超过美国。此举不禁使人想起日本曾通过制订雄心勃勃的政策目标促进工业迅速发展的往事。(注:罗伯特·古思.日本争做网络第一[N].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2000-08-31.)

紧接着,在2000年11月6日,日本政府召开信息技术战略会议,提出了今后信息技术政策基础的“基本战略”——《信息技术国家战略》草案。草案提出,在未来5年内使廉价超高速因特网普及到1000万个家庭的目标。(注:日本经济新闻[N].2000-11-07.)

“草案”要求日本必须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在2005年前使1000万个家庭能够用上。在超高速网络方面,要使3000万个家庭能够用上不需要光纤的数字用户线路和有线电视线路的高速网络。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几乎所有家庭都可以使用“高速”网络。

“草案”还明确规定,要使作为下一代网络通讯程序的"IPV6"达到实用化。据此认为,如果使用IPV6,将可以把所有家电产品与网络连接,如果冰箱中的食品减少的话,冰箱就以自己通过网络向食品店订货。

“草案”规定,为了实现上述数字目标,还必须建立必要的政策和法律。其支柱就是促进通讯领域竞争的政策。

为了完善超高速网络的基础设施,首先将在一年内利用有线和无线的多种存取网,力争使所有国民都能以低廉的价格上网。

作为重点政策领域,“基本战略草案”列举了四个领域:完善超高速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府和培养人才,以便实现日本在5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国家的目标。

如果“草案”的目标能够实现,将使日本的通讯与广播的融合进一步加快。但是,由于通讯费用下降等因素,日本电信电话等公司的调整工作将需要更长的时间。

2.信息技术产业的政策法规

为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制定与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就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日本议会开始抓紧制定信息技术产业基本法。

2000年11月29日,《建立高速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基本法》(简称信息技术基本法)在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这项基本法已在2001年1月6日付诸实施。此法的宗旨在于建立全体日本国民都能享受信息技术革命恩惠的社会。(注:日本经济新闻[N].2000-11-30.)

这项“基本法”说,为了建立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高速信息通信网络,以及实施信息技术相关政策,政府将设置建立高速信息通信网络社会推进本部。

当时的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信息技术是森喜朗首相内阁政策的重要支柱。这是一项推行信息技术战略的基本法律。”政府将向日本国会提交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相关法案。

“基本法”指出,建立信息技术社会,将坚持“以民间为主导”的原则,政府的作用是消除阻碍民间竞争的因素,同时还要建立有利于发挥民间活力的环境。

3.信息技术产业的基本内容

在21世纪初期,网络设施和手机产业是日本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两大经济部门。

现在,日本在电子商务和因特网领域都落后于美国。不过,2000年提出的在5年内超过美国的目标,的确反映了日本技术管理人员的普遍想法,即日本能够在这个被称为因特网“下个阶段”——其中包括移动电话和宽带因特网服务等领域的发展中领先。

日本政府的因特网顾问小组说,政府应该为日本在高速网络服务方面超过美国制订新的制度、进行投资和奠定教育基础。

该小组在一份报告中说:日本的目标应该是5年之内在高速因特网基础设施方面超过美国,通过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恢复传统工业的活力,实现新的经济高速增长。

该小组20名成员中的大多数来自私营部门,其中包括软件库公司董事长孙正义,以及日本电器公司、丰田自动车工业公司和IBM日本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尽管美国在因特网发展方面领先于日本一大步,但是从日本政府过去制订的成功工业政策,好像可以让人们相信,该小组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当年,日本政府通过筛选和资助被选中的技术部门加强国家的竞争力。那时制订的很多政策最后都取得了成功,例如,20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存储芯片和大型计算机的生产等。

目前,约有1200万日本人使用移动电话上网,在使迅速发展的移动电话上网技术商业化方面,日本远远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今年日本将成为全球启动第三代移动电话服务系统的第一个国家,该系统将使因特网的上网速度是使用调制解调器上网速度的7倍。

此外,2000年12月,一些日本电视台开始为观众提供卫星数据电视服务,不久电视信号和因特网服务将走入千家万户。与此同时,日本电信电话公司保证,到2005年时将把光纤电缆接入所有日本家庭。

日本政府的因特网顾问小组认为,日本需要建立独有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战略。他们指出,政府应该为此提供四个方面的帮助:投资宽带网络、修改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法规、通过网络提供政府服务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该顾问小组特别指出,为使日本的电子商务顺利发展,共有124条法规需要修改。

在手机产业方面,日本加快了宽带移动电话应用与开发。从2001年5月起,日本开始为第三代移动电话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日本邮政省正式开始研究将第三代移动电话进一步发展为第四代,并于2010年投入实际使用(注:日本每日新闻[N].2000-12-17.)。

第四代移动电话的特点是不仅音质清晰,而且能进行高清晰度的图像传输。当然,以上特点需要高频率的电波带宽予以支持。因此,邮政省将把现在固定通信所使用的电路转换为光纤电路,并对闲置频率进行分配。由此,动画传送的串线和掉线现象将会消失,第四代移动电话的利用价值将得到飞跃性的扩展。

第四代移动电话传输速度快达每秒数十兆比特,与传送画面粗糙的第三代移动电话相比,它可以传送高清晰度的美妙图像。因此,将来可以用这种移动电话来观看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它还可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用来观察救护车内患者的表情及患处,将这些情况进行远距离画面传送和远距离治疗,凡此种种,预计用途将十分广泛。

随着传输的高速化和移动电话用户增加,移动电话也正向更大带宽方向发展。现在的第二代移动电话采用的是8百兆赫和1.5千兆赫的带宽,第三代移动电话将使用2千兆赫的带宽,而将来的第四代移动电话将采用3千兆赫以上的带宽。

现在3千兆赫以上的带宽所分配的固定通信频率被用于连接电话各中转基地站的无线转播线路所占用。因此,日本邮政省决定将铺设新的光纤通信网来替代,有关的费用及替代条件将在2001年5月份之前确定。

据日本NTT多科莫公司预测,2010年的移动通信市场将增加到目前的3倍,即21万亿日元。目前众多厂商都在积极推进第四代移动电话的开发。

二、以环保产业和再生资源产业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后续产业

近两年,对各种产业和企业,日本政府加大了环保政策和再生资源政策的推行力度,准备把环保产业和再生资源产业作为21世纪初日本新经济发展的后续产业。

1.制定“循环型新经济社会”的政策与法规

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往往造成对有限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消耗,甚至导致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结构关系失去平衡。在以知识为基础的21世纪“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避免工业经济的这些不足,用最少的自然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自然效益,同时还应创造有利于人类持续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这是新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为此,日本政府提出了走向“循环型新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努力实施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经济社会,向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少废弃”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新经济社会”转变。

2000年,日本国会审议通过了政府提出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草案),2002年将开始实施。这一基本法为日本建立“循环型新经济社会”奠定了法律基础。

早在1999年7月,日本通产省的产业结构审议会就提出了“构筑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技术课题”,认为要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必须积极研究开发以下四项技术: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能源投入量的技术;二是能够长期使用的产品的制造技术;三是循环利用技术;四是尽可能减少破坏环境物质排出量的技术。

近两年来,日本政府已制定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庭电器循环法》、《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法》、《食品再利用法》、《环保商品购买法》、《建设再利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正在建立和健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其它法规和政策。

《家庭电器循环法》是与消费者关系最密切的法律,规定商店和厂家有义务回收和再利用旧家用电器,对象是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和空调。《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法》要求,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阶段起,就要推动资源再利用,旧产品、旧零部件再利用和减少废弃物。《食品再利用法》规定,要减少食品厂和饭店等地方产生的食品垃圾和剩饭剩菜,同时作为肥料和饲料进行再利用。其对象是餐饮业、超市和食品店等。《环保商品购买法》规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率先购买和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商品,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环保商品信息。《建设再利用法》规定,施工单位有义务分解和再利用建筑工地产生的建筑材料废弃物。具体内容就是对混凝土、沥青和木材这三种废弃物进行分解和再利用。

从2001年4月1日起,日本开始实施上述有关资源再生利用法律,争取一边控制垃圾数量,一边奠定21世纪“循环型社会”的基础。(注:日本每日新闻[N].2001-03-22.)这些法律的基本精神是三个要素:一是资源再利用;二是旧产品与旧零件再利用;三是减少废弃物。

目前,日本的环保技术研究与开发走在世界的前列,很多先进的环保技术已投入使用,与“循环型新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逐渐成为日本企业研究开发的热点。

在“循环型新经济社会”里,经济活动将发生某些根本性变化。日本确立“循环型新经济社会”,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研究方向出现新的转变,它还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新型价值观念。因此,在日本社会完全有可能出现,由于“循环型”环保意识的增强,“一次性使用”这个概念将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循环型新经济社会”将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据日本通产省估算,到2010年,“循环型”产业规模将从现在的15万亿日元增加到37万亿日元,就业人数将从现在的64万人增加到140万人。日本经济计划厅预测,到2020年,环境产业将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日本媒体认为:在环保领域经历一个变革时期之后,日本将走向“循环型新经济社会”,日本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提出和实施“零排放”的社会观念

在“循环型新经济社会”,由于环保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日本企业的环保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出现了“零排放”的新观念。许多企业开始从过去的被迫遵守环境法规转变到目前的自觉地加强环境保护。它们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不仅影响全局,也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零排放”是日本发展“循环型新经济社会”的重要特色内容。“零排放”概念在日本正受到高度重视,并日益被政府和企业界付诸实践。日本正在积极向“零排放”时代迈进。

“零排放”是由设在东京的联合国大学于1994年提出来的。“零排放”主要是指应用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和生态产业技术等已有的高新技术,实现对现有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不给大气、水和土壤遗留任何废弃物。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谋求最大的产出。在一种产业中无法做到时,则构筑产业间网络,将某种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材料。

“零排放”的概念提出之后,日本科技厅就制定了“推进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并从1997年度起,新增设了“低环境负荷型社会体系”的研究课题,下设15个小组,分别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利用微生物净化土壤和修复水环境等展开为期5年的研究。日本文部省也从1997年度开始就实施题为“构筑实现零排放的物质循环工艺”的4年计划。

为了实现“零排放”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日本政府一些省、厅也分别就建设“零排放”工业区、“零排放”公路、“零排放”港湾和“零排放”住宅小区等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例如,在东京附近的“国母工业区”的23家中小企业,从1998年起开始与大学、县有关部门合作,探索建立社区范围内的“零排放”系统。在这里,废纸由造纸厂用来制造手纸,一般垃圾制造成堆肥供给县内果农作肥料,废弃料加工成固体燃料后提供给水泥厂作燃料。各种资源在这里经过“回收、再利用、再资源化”后,实现了“零排放”的循环利用。(注:张可喜.日本积极迈向“零排放”时代[N].国际商报,2000-04-24(1).)

日本企业界也广泛接受“零排放”的概念,努力推行“零排放生产方式”。不少企业开始通过定量评估产品的社会物流系统,从原材料开始到加工制造、流通、消费直至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来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加强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目前,“产品寿命周期环境评估技术”已在包装容器、材料、汽车、办公机械、食品、农产品、建筑、废弃物处理等各种经济领域得到普及。据2000年初的统计,已有27家企业的百余座工厂采用该技术,实现了“零排放”。

在21世纪,“零排放”已成为日本的各大产业和各种企业运作的基本理念,整个日本社会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危害

   ——西方经济学界关于通货紧缩问题的论述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2

【原刊页号】62~67

【分类号】F10

【分类名】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108

【英文标题】Causes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deflation

   ——On the theories of deflation problem in westerneconomic circles

   ZHANG Gong-sheng

   (Editorial Board of the Journal,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Lanzhou 730020,China)

【作者】张贡生

【作者简介】张贡生(1963—),男,山西襄汾人,编辑,从事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研究。兰州商学院 学报编辑部,甘肃 兰州 730020

【内容提要】所谓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的过程。关于通货紧缩的原因,主要有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加利•西林的14因素论和克鲁格曼的有效需求不足论等。关于通货紧缩的危害,主要有凯恩斯的社会生产低效论、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失效论和佩里的相对固定支出成本增加论等。

【英文摘要】Defla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general levelof prices continues to drop.Concerning the causes ofdeflation, there are mainly the theories of irving fisher'sdebt—deflation theory, friedman's monetary quantity theory, gary shilling 14—factor theory and krugman's theory ofinsufficiency of effective demand. As for the negativeeffects of deflation,there are principally Keynes' lowefficiency of social production, failure of monetary policy,and increase of relative fixed expenditure cost.

【关键词】通货紧缩/定义/原因/危害

deflation/definition/causes/negative effects

[中图分类号]F8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1)02—062—06

   

自从1997年11月美国《商业周刊》向世界发出“全球通货紧缩”的警告以后,尤其是自从美联储主席艾仑•格林斯潘于1998年1月发表了有关通货紧缩的谈话之后,学术界(全球范围的)对此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加深人们的认识,这里就西方经济学界有关通货紧缩的理论作一综述。

一、究竟什么是通货紧缩

究竟何谓通货紧缩,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在西方经济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即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认识问题的方法,对于通货紧缩进行定义。概括来讲,比较典型的定义主要有以下11种。

1.爱德华•贝尼认为:“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全面而又持续的下跌。”(注:Boehne,Edward G.(J),1998,The Economy and Deflation,Fixed Income club,philadelphia,February 26.)

2.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其《经济学》第16版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注:AIC,每日经济研究简报,总第1017期,1999—8—9.)

3.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教科书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注:(美)斯蒂格利茨.高鸿业等译.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托宾在《经济学百科全书》(美国学者格林沃尔德主编)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通货紧缩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指每单位货币的商品价值和商品成本的上升(举个例子来说,从1929~1933年,价格平均每年下降6.7)。”(注:格林沃尔德.经济学百科全书[C].第61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货币主义代表人物D•莱德勒在《新格尔帕雷夫财政金融大辞典》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通货紧缩是一种价格下降和货币升值的过程。它是和通货膨胀相对的。”(注:新格尔帕雷夫财政金融大辞典[Z].麦克米伦出版社,1992.)

6.罗杰•N•沃德在其《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并导致以其购买力来衡量每美元价值的上升。”(注:沃德.宏观经济学[M].附录G—2,哈伯和罗出版公司,1989.)

7.斯宾塞在《当代经济学》中对通货紧缩的定义是:“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下降——或者说,单位货币购买力的上升。”(注:斯宾塞.当代经济学[M].沃斯出版公司,1986.)

8.G•L•斯根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周期》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通货紧缩不仅是价格下降,还包括货币数量减少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以及经济萧条(depression)。”(注:G•L•斯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周期[M].第1~2页,康涅狄格,普雷格出版公司,1992.)

9.克鲁格曼在其《国际经济学》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一国总体价格水平的下降。”(注:(美)克鲁格曼,奥伯斯费尔德,海闻译.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再宽泛一点讲,通货紧缩有3种含义:“一是,力学上,指抽去空气,使之泄气。二是,经济学上,与通货膨胀相对,普遍价格下跌。三是, 环境学上,由于风沙侵蚀而使环境变坏。”(注:LLC, 1999,Deflation,Termeand conditions.)

11.吉尔伯特•C•乔伊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连续6个月负通胀,就被认为是发生了通货紧缩。”(注:吉尔伯特•乔伊.通货紧缩的威胁与对策[J].经济研究,1999,(10).)

二、是什么导致了通货紧缩

关于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或因素,西方经济学家们有的从理论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并得出一些颇有影响的理论,如“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有的则从本国或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对于通货紧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得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概括来讲,主要有:

1.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注:(英)费雪.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J].计量经济学(第一卷),1933,(10).)费雪的理论分析是从某个时点经济体系中存在过度负债这一假设开始的,由于债务人或债权人开始注意到这种危险,过度负债趋向于导致债务清算。费雪认为,这种清算会导致如下的因果链:(1)债务清算导致销售的困难,进而导致(2)存款货币的收缩,这是由于归还银行贷款和货币周转速度的下滑,存款货币的收缩和货币周转速度的下滑进一步加剧销售的困难,这又导致(3)价格水平的下降,或者说是美元的升值,假如价格水平的这种下降过程不能被通货再膨胀或其它措施所抑制,就将会出现(4)净经营资产的更大幅度下降,并对破产现象推波助澜,(5)很可能出现利润的下降,而在资本主义这样的私人盈利社会中,就会造成那些正在营运的企业的亏损,从而会导致(6)产量、贸易、劳动力就业数量的减少。这类亏损、破产、失业又会导致(7)悲观情绪和信心的丧失,这相应地又会导致(8)窑藏货币和货币周转速度更大幅度的下降。

上述几种变化将导致(9)对利率的复杂扰动,尤其是会出现名义利息率或者说货币利息率的下降以及实际利息率或者说商品利息率的上升。费雪以这种简明的逻辑清楚地解释了债务和通货紧缩是如何导致大萧条的。

在《繁荣与萧条》(注:(英)费雪.繁荣与萧条[M].伦敦:阿伦和安文出版公司,1933.)的附录1中,费雪又以列表的方式详细叙述了危机发生的顺序:

 

A (7)轻度的悲观心态和信心的轻微波动

  (8)货币周转速度的轻微下降

  (1)债务清算

B (9)无风险贷款利率的下降

  (9)风险性贷款利率的上升

C (2)销售困难

  (7)更为悲观的心态

  (3)证券价格的下降

  (1)更大数量的债务清算

  (2)商品价格的下降

D (9)实际利率上升,实际债务增加

  (7)悲观情绪和不信任感的增强

  (1)更大数量的债务清算

  (2)销售更为困难

  (8)货币周转速度更大幅度的下降

E (2)销售更为困难

  (2)存款货币的收缩

  (3)货币的进一步升值

F (4)经营性资产净值的减少

  (4)破产的增加

  (7)悲观情绪和不信任感的增强

  (8)货币周转速度更大幅度的下降

  (1)更大数量的债务清算

G (5)盈利的减少

  (5)亏损的增加

  (6)更慢的货币周转速度

  (1)更大数量的债务清算

  (6)证券交易数量的减少

H (6)工程建设数量的减少

  (6)产量的减少

  (6)贸易数量的减少

  (6)失业

  (7)悲观情绪的增强

I (8)窑藏货币

J (8)向银行挤兑存款

  (8)银行削减贷款以自我保护

  (8)银行出卖投资品

  (8)银行破产

  (7)悲观情绪和不信任感的增强

  (8)窑藏货币数量的增加

  (1)更大数量的债务清算

  (2)销售更为困难

  (3)货币的进一步升值

注释: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属于上述九个步骤中的第几步。

关于过度负债的原因,费雪认为是由于新发明、新产业的出现或新资源的开发等所导致的利润前景看好,从而导致过度负债。这是导致过度借债的最重要原因,其它原因包括战时债务等。

2.A•加利•西林的14因素论(见表一)。

表一 导致通货紧缩的因素

1.冷战结束致使全球军费支出削减

2.主要国家的政府支出和赤字下降

3.中央银行持续不断地进行反通货膨胀斗争

4.七国集团国家退休人员激增,将导致福利下降、 收入和支出增长速度

放缓

5.英语国家不断进行结构性重组,全世界都将跟进

6.高新技术将降低成本并提高劳动生产率

7.网上信息推动竞争

8.大众行销降低成本与价格

9.管制放松,价格下降

10.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将使成本降低

11.全球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导致全球供给增加

12.美元继续保持强势

13.亚洲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将加剧全球供过于求并使全球物价下跌

14.美国人将从举债消费转为储蓄

(美)A•加利•西林,李扬译.通货紧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学派的核心观点是:货币对于经济活动是重要的。关于货币存量与价格变化的相互关系,货币主义的论点是:“货币存量的大幅度变动是一般价格水平大幅度变动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注:弗里德曼文萃[C].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这是弗里德曼与安娜•施瓦茨在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长达93年的货币史之后所得出的一般性的结论。在他们看来,这93年当中,曾有过6次较为严重的经济紧缩时期,“这些严重的紧缩时期中的每一个时期,都伴随着明显的货币存量下降。”(注:弗里德曼文萃[C].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第414页.)          

        表二 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的货币存量下降幅度

 萧条时期             货币存量下降幅度(%)

1873~1879                    4.9

1892~1894                    5.8

1907~1908                    3.7

1920~1921                    5.1

1929~1933                   35.2

1937~1938                    2.4

资料来源:弗里德曼,安娜·施瓦茨.货币和经济周期[M].经济与统计学评论,1963.

因此,他进一步指出:“作为通货膨胀的对立面,通货紧缩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它首先是货币流通量的下降,而不等于价格下降。更进一步,通货紧缩首先是一种与货币流通量密切的货币现象。不管出现通货紧缩是人为的还是自发的,直接的表象应该是货币流通量的减少,所以,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一个近似的度量指标。”(注:经济研究,第10页,1999,(7).)“货币供给的过分低的增长率, 更不用说货币供给的绝对减少,将不可避免地意味着通货紧缩;反之,若没有货币供给如此之低的或负的增长率,大规模的持续的通货紧缩决不会发生。”(注:弗里德曼文萃[C].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另外,杰拉尔德·冈德森也指出:“平均物价水平只反映黄金作为货币在流通中的总数与同时期内使用黄金作为货币的经济部门的总产量之比。内战后的头30年,世界经济的发展比较迅速,黄金产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它,因此为了与经济活动的增长相适应,平均物价不得不下降。”(注: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托宾在《经济学百科全书》中也曾指出:“19世纪后期,黄金的短缺造成了欧洲和北美的通货紧缩。”(注:格林沃尔德.经济学百科全书[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克鲁格曼的有效需求不足论。 (注:The Economist,“Couldit happen again?”February 20th, 1999, PP19—23. John H. Makin,“Japan's Disastrous Keynesian Experiment”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 7149.)在克鲁格曼看来,通货紧缩的出现必然是存在某种原因限制了总需求的增加,要研究通货紧缩,就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考察。需求不足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源。克鲁格曼认为,就日本而言,当前日本经济之所以面临普遍的需求不足完全可以由人口学的角度来解释。一方面,由于日本人口出生率逐渐降低,而日本人又保持了世界上最长的平均寿命,因此,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加之缺乏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使得日本的社会公众都倾向于更多地储蓄,以备将来退休之后使用;另一方面,缓慢的人口增长率加上日本大量的向外移民,造成适合工作年龄的人口迅速减少,使得企业预期利润降低,不愿扩大投资。克鲁格曼断言,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在未来长期制约日本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总需求,只不过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得企业投资机会减少,公众预期收入降低,从而提前和加剧了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酿成了今天通货紧缩的局面。

为了描述更为一般的情况,克鲁格曼用跨期分析的方法刻划了消费需求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主体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进行抉择。这一决策在持久性收入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取决于当期物价水平P与按市场利率i贴现后的预期未来物价水平P[e]/(l+i)间的对比,如果P=P[e]/(l+i),则经济主体在当前和未来消费之间无差异;若P>P[e]/(l+i),则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减少当前的消费支出,而尽可能地多储蓄以满足未来的消费需要,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而这一行为本身,又会迫使当期物价水平P的下降,使经济恢复跨期均衡(P=P[e]/(l+i))。据此,克鲁格曼认为,在低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当期物价水平的下跌,并非当期物价水平过高,而是因为预期物价水平太低或高名义利率所致,要阻止通货紧缩,要么提高预期通货膨胀率,要么降低名义利率,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存在某种刚性,则传统的经济政策就难以生效。

另外,克鲁格曼还指出:流动性陷阱是通货紧缩的必要前提;不完全的资本市场的存在,会有助于负的真实利率的形成。

5.格林斯潘的资产泡沫论。 (注:Greenspan, Alan, 1998,“Problems of Price Measurement”, aspeech at the Annual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and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Chicago,Illinois,3 January.)格林斯潘认为,导致通货紧缩的一个可能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资产泡沫的破裂对经济产生的致命消极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大萧条以及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同1929年开始的资产价格快速下降紧密相关。正是资产泡沫的破裂摧毁了本已问题重重的金融中介。同时,格林斯潘也指出:由技术推动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周期性的现象或数字的偏差,而且至少是部分地反映出世界经济中一些深层次的、仍在进行的结构性变化。它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再加上其它一些结构性因素(例如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破除),价格的抑制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自我加强(self-reinforcing),近几年较低的通货膨胀明显地改变了人们的心理预期。

6.另外,艾成格林和泰米恩认为,(注:Eichengreen,Barry and Peter Temin,1997,“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6060,June.)所谓的“金本位思想”限制了政府和中央银行对恶劣的经济条件作出反映的能力。面对国际收支赤字和黄金外流的情况,政府只是通过限制信贷来紧缩经济,以降低国内价格和成本(包括减少工资),直到恢复国际收支。在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中,通货紧缩是一种派生的过程。他们认为,通货紧缩并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由促成经济萧条的生产结构失调所引起的。没有后一种现象,通货紧缩就绝对不会发生。(注:张永军,李振仲.通货紧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三、通货紧缩的危害

虽然通货紧缩与经济繁荣并非不可能同时发生,(注:(美)A·加利·西林,李扬等译.通货紧缩[ 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但是,一谈及通货紧缩,人们便把它与经济衰退联系起来。事实上,这一种认识是非常有害的。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则着重于通货紧缩的负面效应的论述。

1.凯恩斯认为,通货紧缩将使社会生产活动陷入低落。他说:“不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害。两者都会改变财富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分配,不过相比而言,通货膨胀更为严重一些。两者对财富的生产也同样会产生影响,前者具有过度刺激的作用,而后者具有阻碍作用,在这一点上,通货紧缩更具危害性。”(注:凯恩斯.预言与劝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通货紧缩之所以会使社会生产活动陷入低落,是因为通货紧缩的再分配效应不利于生产者。他指出:“通货紧缩将使财富从一切借入者,即从工商业者和农民手里转移到借出者手里,从活跃分子的手里转移到不活跃分子的手里。”(注:凯恩斯.预言与劝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第183页.)由于通货紧缩会加重借债人的负担,而“现代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是借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势必会使之陷入停顿状态。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这时暂且退出经营是有益的;对于任何一个打算支出的人如果他尽可能地推迟这种行为,对他也是有益的。精明、务实的人会把他的资产转变为现金,摆脱风险,停止工作活动,赋闲在家园,静候其现金价值向他预期好了的方向稳步提高。”(注:凯恩斯.预言与劝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第184页.)因此,通货紧缩将导致生产过程的低落,从而会导致失业的增多。

2.格林斯潘认为,甚至温和的或适度的通货紧缩也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即使是温和的通货紧缩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同时,他又指出:极低的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实际上都严重地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实施。这是因为,当名义利率限定在零以上的时候,如果实际利率也保持在大于零的较低水平上, 常常不能快速地调整以避免持续地衰退或萧条。 (注:Greenspan, Alan, 1998, problems of price Measurement, At theAnnual Mea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and the America Finance Association, Chicago, Illinois,January 3.)

3.特明认为,股市暴跌或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不过是通货紧缩引起经济变化的一部分。因此,通货紧缩使企业融资面临较大困难。总体而言,就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而言,和通货膨胀一样,会扭曲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影响到潜在生产能力的实现。(注:Temin, Peter, 1994,the Great Depression,NBER.Working Paper No.62.)

4.哈尼巴尔认为,人们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及80年代初价格飞涨之后容易认为通货紧缩是一件好事。实际上,通货紧缩条件下,名义工资仍有下降的压力, 失业将有所增加,这将降低消费意愿。 (注:Hannibal, C. , 1997, Dealing With Deflation, not Inflation,Washington(AP),December 1.)

5.金德尔伯格认为,通货紧缩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是直接的,消费者预期未来物价将会下跌,因而推迟消费,从而减少需求,并迫使公司大幅度地减价。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消费者通常会等待价格的进一步下降时再进行消费, 这便会促成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产生。 (注:Kindleberger,Charles P. , 1973,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Allen Lane Penguin, First Edition,London.)

6.佩里认为,如果价格下跌仅限于商品、不动产或股票市场,并不一定会出现经济崩溃。然而,与总需求下降相联系的全面价格下跌是危险的,并可能导致出现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产业的衰退和失业的增加。通货紧缩情况下,普遍的价格水平趋于下降,一些固定支出的项目会变得相对昂贵,相关支出——如房租实际上有所增加。同时,通货紧缩还倾向于增加其它相对固定支出成本,从而使得国家或地区竞争力和对外贸易的下降,失业率的上升和工资的下降,进一步抑制消费支出。这样,经济发展受到通货紧缩的严重制约。(注:Akerlof, George,William Dickens, and George Perry,1996, Low Inflation or No Inflation: Should the Federal Reserve Pursue Complete Price Stabilit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olicy Brief No. 4, August.)

7.欧文预期,美国和世界将要进入类似于1929年股市暴跌的通货紧缩时期。其主要原因在于各部门债务的增长,美国政府债券在1980年后的10多年内增长了5倍以上,而同期生产率年均增长1%,通货紧缩条件下,大多数人倾向于将相关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致使相关资产供过于求,价格呈下降趋势。总之,通货紧缩导致资产组合管理发生剧烈的变化。(注:Owen, Lance, 1996, Debt, deflation, andHyperinflation, The Coming Economic Collapse, December 6.)

8.格塞尔认为,在通货紧缩条件下,货币变得更为昂贵,债务则因货币成本上升而成比例地上升。其结果是,即使名义利率未变,实际利率也会有所上升,从而使实际债务有所增加。假如厂商要支付若干倍于他所获得的收益,那么,谁还敢进行新的投资?因此,通货紧缩对于债务恶化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注:Gesell, s., 1898, La Pletora Monetaria, In n. t.Buenos Aires.)

9.费雪认为,通货紧缩会加重贷款者的实际债务负担,使他们无力偿还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倒闭,金融系统崩溃,就好像在大萧条时所发生的一样。(注:Fisher, Living, 1933,“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Econometrica, October.)伯纳克(Bernanke)和格特勒(Gertler)分别在1987年和1989年进一步阐明了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结论是债务引起的通货紧缩会降低贷款者的资产净值,强化了杠杆作用(leverage)和企业家冒险的欲望,从而增加了破产的可能性。同样,资产价格的持续下降(或者资产—价格通货紧缩)也会产生负面的财富效应,降低资产的抵押或担保价值,银行被迫要求客户尽快偿还贷款或余额。这最终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贷款者的净资产进一步减少,从而加速破产过程。事实上,债务—国内生产总值比率高的国家更易于发生债务——通货紧缩,尤其是在商品或资产价格快速地、意想不到地下跌的情况下。(注:吉尔伯特·C·乔伊.通货紧缩的威胁与对策[].经济研究,1999,(10).)

10.克鲁格曼认为,(注:Krugman,Paul,1998,“Japan's Trap”,(1)http://web.mit.edu/krugman/www,May.

——,1998,“Further Notes on Japan's Liquidity Trap”,(2)http://web.mit.edu/krugman/www,June.

——,1998,“It's Baaack! Japan's Slump and The Returnofthe Liquidity Trap”, ( 3) http: //web. mit. edu/krugman/www,October.

——,1998,“The Return of Demand—Side Economics”, ( 4)Fachbereich Wirtschaftswissenschaft der Freien UniversitatBerlin, 4 December.)在通货紧缩条件下, 货币政策会失去灵活性: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为5%、利率为8%,经济衰退时,它就会比通货膨胀率为0、利率为3%的国家拥有更多的降息空间。如果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不是致力于追求价格稳定的话,他们现在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

[收稿日期]2001—03—08

 

 

 

 

 

 

我国连锁商业的市场竞争战略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4

【原刊页号】106~110

【分类号】F51

【分类名】商贸经济

【复印期号】200111

【英文标题】The market competitive strategy of chain commerce in ChineseXUAN Hong-yan,LIU Ke-cai(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Lanzhou 730020,China)

【标题注释】[收稿日期]2001-05-10

【作者】宣红岩/刘克彩

【作者简介】宣红岩(1964-),男,甘肃定西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从事贸易经济教学与研究;兰州商学院 经贸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刘克彩(1967-),女,甘肃靖远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教管理研究。兰州商学院 经贸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内容提要】要加强连锁商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连锁企业应当选择有效的竞争策略,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英文摘要】In order to strengethen the market competitive superority ofchain commerce and occupy the favourabe marketable satus,chain enterprise should chose the effective tactics,improve the competitive dominent position of enterprise,obtain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t.

【关键词】连锁商业/市场/竞争战略chain commerce/market/competitiv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1)04-106-05

我国连锁经营经历10年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升级”、“练内功”的崭新阶段。在这10年的连锁商业发展探索中,我们了解并掌握了一种适合商业发展的资本运营方式,找到了小规模、分散化零售业与现代化大工业的接口,理解了组织创新对零售业发展的意义及价值。但真正要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并以连锁为切入点深化我国流通体制改革,搞好搞活国有商业,推动流通业的发展,这些还远远不够。连锁商业的未来发展,必须把连锁组织创新所蕴含的巨大潜能融入到它的运转机制中,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以此为契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社会生产力。再则,我国零售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流通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业态共生、多种经营方式、经营态势并举的新格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连锁商业正是在这样一种日趋激烈、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悄然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的。随着我国商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将成为一种常态,连锁商业必须经历严酷市场竞争的洗礼,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和壮大,这对于我国连锁商业的成长意味着挑战和机遇并存。为此,连锁店的经营应向更深化挖掘。本文拟从连锁店市场营销策略入手对连锁店练好经营内功,增强市场竞争力做些探讨。

一、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竞争策略

所谓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是指在特定的目标市场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在商品价格调整、商品组合变更、店堂装璜、商品陈列、促销力度等方面均领导和影响着其它企业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或股份公司。作为连锁商业的市场领导者,它往往成为同业竞争者的众矢之的,竞争者或者向其发起挑战,或者模仿它,或者避免与其发生竞争冲突。目前,我国连锁业的市场竞争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以处于同一商圈的、具有共同目标市场的连锁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主,同时也存在争夺商圈边缘购买力的连锁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一般而言,与富于朝气的新的竞争对手相比,居于领导地位的连锁企业会陷于保守和沉闷,开拓性不强。因此,处于领导地位的连锁企业要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必须在三个方面采取行动:

1.扩大市场需求

连锁商业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争夺特定商圈范围内的有限商品购买力,瓜分市场。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要想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市场容量,可采取以下几种市场拓展策略:

 (1)商圈扩大策略。这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城市交通运输状况是影响客源流向的重要因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尽可能地改善自己的交通位置。例如,可通过架设人行天桥、开挖地下通道、开通新的公交线路、设立专线运营车、选择新的停车站牌地点等方式来实现;二是创立经营特色。目前,我国连锁商业中普遍存在着经营无特色、千店一面的问题,难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此,连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创立自己的经营特色。一则要有一个明晰准确的市场定位,确定自己的基本发展空间;二则通过目标市场细分,依据目标顾客的要求,确立自己的经营风格;三则通过CI设计,提升、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其鲜明而富有个性;四则美化店内购物环境。美化并不是指店堂内豪华的装修和设计,店内环境的美化标准对于不同业态连锁企业是不同的。连锁百货店、专业店富有个性的装璜、装饰,满足了顾客的休憩和消闲需要,同时又符合其业态特点及市场定位;而超市、折扣商店、仓储店,追求干净、整洁和有序,一排排货架及码放整齐的商品,对于购物者来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五则是增加服务娱乐功能。从世界商业发展的潮流来看,消费者单纯的购物行为已逐步转向融购物、娱乐、消闲于一体的复合行为。目前,我国城市消费需求还处于较低水平,但在一些大中城市,复合型的购买行为正在悄然兴起,连锁商业的市场领导者应注意这一动向,努力扩大市场需求。

(2)市场深挖策略。一是必须注意边缘商圈市场的开发和争夺。这是由于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有多个商圈存在,对特定商圈范围内的连锁企业而言,边缘商圈的顾客往往处于商圈的重叠交合部,是两个或多个商圈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是尽可能地拓宽商品经营的范围,提供“一次购齐”的购物环境,增加进店顾客的购买数量。

(3)新市场开拓策略。连锁商业的市场领导者应借助其市场扩展能力强的特点,开拓新市场,扩大市场需求。我国连锁业发展刚刚起步,其销售额仅占到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2%,依托其自身优势,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包括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发达地区市场、落后地区市场。此外,海外市场也是我国连锁业必将进入的市场,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更应首当其冲。

2.保市场份额

居于领导地位的连锁企业在努力扩大整个市场规模的同时,必须继续保护自己的现有业务,以防止受到同业竞争对手的攻击。在市场竞争中,对于居于领导地位的连锁企业来说,应打好防御战,具体有六种防御策略可供使用:

(1)阵地防御。这是一种静态被动防御,是一种不思进取、缺乏主动性的防御措施,旨在保住现有的市场份额,维持现有的经营状况,而其结果往往是被动挨打。作为单店而言,空间防御受店址影响只能是静态的阵地防御。而连锁企业的复制功能赋予的空间扩展力使其摆脱了这种防御状态,以动态的积极防御为主,从而大大提高了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的防御能力。

(2)侧翼防御。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不仅应守卫自己的主要市场空间,还要建立一些侧翼防御阵地以保护其空虚的前沿,并还可以充当反击的前沿基地。连锁企业的侧翼是指商品组合中的次要商品线或商品线中次要商品品种或品牌,从空间上看是指连锁企业主要商圈外市场占有率低的商圈。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的侧翼防御可采取这样一些手段:强化侧翼商品营销力度,在弱势商圈内增加投入,开设新店,巩固市场。大荣公司是日本最大的超市连锁公司,它狠狠地报复了提供低价格的折扣商店,所采用的策略就是在城镇外开辟新店址,销售更多的进口商品。

(3)以攻为守。这种更为主动的防御战术是先发制人,在对方未行动之前抢先攻击,将其消弱。为此,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可以主动发起营销攻势,或在对方主要商圈内选址建店,争夺市场,也可以运用心理战术,由市场领导者发出“市场信号”,以警告竞争者放弃进攻,即所谓“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作为实力雄厚的市场领导者是有能力抵抗常规进攻的,有的甚至宁愿将对手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

(4)反击防御。当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受到攻击,市场份额损失过快时,必须迎头痛击。面对竞争对手的削价竞争、闪电式促销、商品组合调整、新市场开发,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不能总是居于被动地位。领导者可采取这样一些策略: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围魏救赵”进入对方主要市场,以迫使其撤回部分力量守卫本土。但是,如果防御者可以在战略上与对方周旋,则市场领导者可先稍作后退,等进攻者的攻势充分展开后再予以回击,后发制人。这样,一是“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二是可做充分准备,寻隙而进,抓住对手的薄弱环节;三是对手进攻充分展开而难以实施有效的应变策略,反击易于得手。

(5)机动防御。防御要求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不仅要固守其现存市场,还要将市场向一些有潜力的新领域扩展,这些领域将来可以充当防御和进攻的阵地。这种策略即为市场扩展和多角化经营。这样可使得连锁企业在策略上回旋的余地较大,要么能抵抗连续的进攻,要么发动报复进攻。市场扩展战略应该适可而止,否则就违背了两条基本的商战原则——目标原则(集中力量打击对手的薄弱环节)和集中原则(追求明确限定而可行的目标)。日本八佰伴正是在这方面给人以启示。

(6)退却防御。这是一种收缩防御策略,对于人、财、物力过于分散,战线过长的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来说,在无法继续固守弱势区域市场或次要商品线时,有计划地收缩是一种最好的策略。此外,在市场不景气的经济萧条时期,这种策略也是有效的。这种有计划的收缩并不是放弃市场,而是放弃薄弱的市场领域,将资源重新配置以增援较强的市场领域。

3.增加市场份额

这是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的市场渗透策略。在市场容量一定的条件下,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充分利用综合优势,挖掘现有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我国连锁商业领导者而言,增加市场份额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一则由于连锁的跨区域经营尚未完全展开;二则由于各区域市场内部连锁商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因此,增加市场份额是我国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参与竞争、强化竞争能力的重要策略。我国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可通过了解顾客、改善服务、商品线延伸、广告宣传、销售促进等手段,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

二、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竞争策略

在同一目标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列第二、第三或者更靠后的连锁企业称为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这类连锁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控制着相当的市场份额。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往往是连锁业中的后起之秀,它们在店堂设计及内部装璜上更为新潮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更为先进,公司管理层更富有朝气和进取心。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对市场领导者形成极大威胁,是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最危险的竞争对手。在连锁业中,除了各商家多年精心培育的商誉等无形资产及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以外,一切都是易于模仿的,加之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连锁业提供了更为先进完备的物质设施。这对新的连锁企业更为有利,而城市格局及居民分布情况的变化,往往给老的连锁企业带来沉重打击。因此,与生产企业不同,在连锁业中市场挑战者上升为市场领导者的机遇要大的多,各连锁企业市场地位交替更叠也更为纷繁复杂。具体来说,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的竞争策略主要有:

1.攻击目标的确定和攻击对象的选择

对于大多数市场挑战者而言,其主要策略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在此目标下,无论是要击败对手还是削弱其市场份额,都首先必须选择进攻对手。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有三种可选择的进攻对象:

(1)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这一策略风险较大,但潜在收益也很大,因此,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须做好充分的攻击准备,通过对市场领导者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监控、分析,寻找其薄弱环节的致命弱点,并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攻击,可望获取较大的收益。

(2)规模相同但经营不佳的连锁企业。选择这种对象为攻击目标其目的在于夺取对方市场份额或挤垮对方,主要是对其进行兼并和收购,增强自己的经营实力。在这一过程中一是要注意攻击中的侧翼保护,即对其主要市场和主要商品线的保护,谨防第三方乘虚而入,从中渔利;二是要注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兼并或收购。

(3)当地规模不大、经营不善、资金缺乏的连锁企业。这一选择的目标在于实施跨地区经营,占领桥头堡,稳固自己的市场阵地。其收益在于通过击败当地弱小的连锁企业,一方面营造自己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有选择地吸收其成员店,将本连锁企业的经营更好地融入到当地市场之中,消除可能出现的排外心理。许多国外连锁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普遍采用这一策略。例如,太阳星(Sun star)公司是日本的一家日用消费品连锁企业,它购并了芝加哥的一家牙具公司,从而迅速进入当地市场。

2.进攻策略的选择

在确定了竞争对手和攻击目标后,应遵循“数量优势原则”,选择攻击策略。

 (1)正面进攻。当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进入对手主要市场或在其主要商品线上扩大经营、强化营销时,即可称为正面进攻。这时,它是攻击对手的强势部分而不是其不足之处,这一攻击的胜负,取决于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自身的实力和耐力。它必须在经营管理、融资能力、广告宣传及价格等方面强于对手,否则难以成功。此外,要充分考虑对手所处的地形位置及防卫状况,若其处于有利的经营地理位置上,或有严密的防守准备,则从军事原则上看,进攻者战斗火力至少应保持在3:1的优势比例上。从连锁企业经营的具体过程来看,在向对手进行挑战时,必须全面分析和衡量双方的实力对比,并对对方的经营地理位置及防卫状况的优劣进行全面的研究,在确保具有绝对实力优势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正面攻击。除了这种全面的正面进攻,攻击者还可以运用与对手展开价格拉锯战这种正面进攻的变通策略。具体做法是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可在货色搭配、店堂环境、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市场领导者保持一致,专门在价格上低于对方。如果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没有相应的削价来进行报复,那么此举便可奏效。

(2)侧翼进攻。防守者的侧翼和后方,往往是力量较为薄弱的地带,现代进攻战的主要原则是集中力量打击对方的薄弱环节,这种侧翼进攻是一种极佳的市场竞争策略,尤其适用于综合经营实力比对手弱的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在策略上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向对方的侧翼发动攻击,一是地理方面。即指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向竞争对手在全国乃至全球经营薄弱、市场占有率低的地区发起进攻。例如,八佰伴公司避开在日本与实力雄厚的“三越”和“西武”等商店直接交锋,而是在海外市场上利用它们的弱点,到1994年,该公司已拥有遍布于10个国家的380家商场;二是细分市场方面。即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通过进攻竞争对手较弱的商品线,或通过混合连锁方式,挖掘尚未被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占据的细分市场,来进行集中性攻击。

(3)包围进攻。单纯的侧翼进攻是将力量集中于对手所忽略的市场需求上,而包围进攻则是运用“闪电战术”以期夺取对手的一大块市场份额。市场细分出现的市场机会为这一进攻策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对我国连锁商业而言,市场细分有着很大的潜力,市场机会是大量存在的。而我们的市场挖掘还相当有限,通过差异化细分必定会给连锁企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4)迂回进攻。这是一种非直接的攻击策略,这种策略是避开与强劲对手正面交锋,而通过进攻较为容易得手的其它市场,来增强连锁企业的综合实力。主要有两方面的途径:一是连锁商业市场挑战者通过多角化经营向其它行业扩展,以避开连锁商业市场领导者;二是开辟新的地区市场来展开多元化经营。

三、连锁商业市场追随者、补缺者的竞争策略

1.连锁商业市场追随者的竞争策略

连锁商业市场追随者是市场竞争力较弱的被动市场环境适应者。这一方面限于自己的资本实力较弱,自身的内部管理水平较低,市口较差;另一方面企业知名度低,尚未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这类连锁企业在同一目标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按照阿瑟·D·理特咨询公司关于市场任何一个公司在其所在行业的目标市场中所处竞争地位的划分,市场追随者处于守得住的竞争地位和极弱的竞争地位两种情况。守得住的竞争地位:这类连锁企业自身经营得当,可以维持营业,但经营实力上的限制及较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自身市场地位的机会较少,在我国连锁业中,这类连锁企业为数不少;极弱的竞争地位:这类连锁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但仍不乏改善的机会,它们必须进行创新,否则将被迫退出市场。

但这并不是说连锁商业市场追随者就束手无策了,市场追随者必须知道怎样维持现有的顾客,以及怎样去争取一定数量的新顾客。每个连锁商业追随者都应力争给目标市场带来些新的利益,如在地点、服务、价格方面提供优惠措施。市场追随者尽管经营实力强,但也具有经营灵活、机构简单、转向方便、贴近消费等优势,从而为连锁商业市场追随者开展灵活多样的经营,积蓄实力,积极把握新的市场机会,改善自己的市场地位创造了条件。此外,连锁商业市场追随者往往也是市场挑战者进攻的主要目标。因此,市场追随者必须能够保持较低的经营成本、良好的商业信誉与服务质量。连锁把零售商业的静态市场环境适应转化为动态市场开拓,这无疑给市场追随者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一旦有新的市场开辟,追随者要尽快进入,占据一席之地。

2.连锁商业市场补缺者的竞争策略

选择市场补缺本身就是连锁企业的一种经营策略。如果连锁企业不想在较大市场上做追随者,则可以争取在较小的市场上或者在其它更适合的补缺市场上成为领导者。如果较小的连锁企业不想与大的连锁企业发生矛盾,那么,通常要将目标定在大的连锁企业不屑一顾的小目标市场上。连锁商业市场补缺者是对同一目标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进而以更小的市场空间作为自己的存身之地,以图在深度上进行挖掘,做出专业特色。连锁百货店与连锁专业店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这种关系,为什么市场补缺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益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充分了解目标顾客,因而能够比其它连锁企业更好、更完善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连锁商业市场补缺者可以依据其所提供的价值,获取更多的利润额。总之,市场补缺者获得的是“高边际收益”,而密集市场营销者获得的是“高总量收益”。理想的补缺市场具有以下特征:(1)该市场具有足够的规模和购买力,能够盈利;(2)该市场具备发展潜力;(3)强大的竞争者对该市场不屑一顾;(4)连锁企业具备进入这一市场所必需的经营能力,并能向这个市场提供优质服务;(5)连锁企业已在该市场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能够以此抵抗强大的竞争者入侵。市场补缺的关键因素在于专业化,这里包括顾客规模专业化、地理市场专业化、商品或商品线专业化、商品特征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等等。作为市场补缺者要完成三个任务:创造补缺市场、扩大补缺市场、保护补缺市场。这种市场补缺策略的主要风险是这类补缺市场会逐渐枯竭或遭受攻击,因此,连锁企业应该意识到补缺市场不是一劳永逸的市场,必须不断地进行拾遗补缺,以开辟“多头补缺市场”,增加连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连锁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借助于市场竞争策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通过精心策划、设计、安排,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人、财、物及形象资源,客观地审视自己,对自己的市场地位做出全面、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才是正确实施和运用这一策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我国的连锁企业应做好市场信息及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加工,准确地判断市场形成,客观地分析竞争对手,最终找出自己的市场位置,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市场竞争策略。

 

 

 

 

西部大开发中的甘肃商业集团组建与成长战略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1

【原刊页号】11~14

【分类号】F51

【分类名】商贸经济

【复印期号】200107

【英文标题】The establishment and growing strategy of Gansu commercialenterprise group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LI Xue-gong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 Dept. , LanzhouCommercial College, Lanzhou 730020, China)

【作者】李学工

【作者简介】李学工(1962—),男,浙江温岭人,副教授,从事贸易经济理论与市场营销的研究。兰州商学院 工商管理系,甘肃 兰州 730020

【内容提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商贸须先行。为充分发挥甘肃商业企业集团在流通领域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探索一条适宜的于商业集团组建模式及成长战略,从而促进商品流通产业的升级和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以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英文摘要】The commerce should go ahead to implementing the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To make Gansu commercial groupplay a leading and exemplary role, we should explore apattern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ing strategy of thegroup, which can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ofcommdities circuiation and adjust the area industrial struture. Thus,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rict economy can also bepromoted.

【关键词】商业集团/组建/成长战略

    commercial enterprise group/establishment/developingstrategy

【参考文献】

    [1]杨杜.企业成长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杨德新.企业国际成长战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曹厚昌,等.现代商业:交易方式 经营类型组织形态[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

    [4]迟树功.中国企业集团研究[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F7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1)01—011—04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商品流通领域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预期目标,流通产业要进入突破性攻关阶段,则必须对流通领域经营主体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加速本地区流通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集团化和规模化的方向转变,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选择商业集团组建模式,制定其成长战略,实现其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规模化、功能多元化、服务综合化的现代商业集团的方向发展。

一、甘肃省商业集团组建与成长的背景透视

甘肃省计委和体改委早在1991年~1992年先后联合下发了《甘肃省关于完善和发展企业集团的试行办法》和《关于分批选择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意见》等文件。时至今日,企业集团组建与成长受到宏观改革相对超前,微观改革滞后等原因的影响,工业性集团发展缓慢,流通性企业集团更是难以形成气候,仅就《管理世界》杂志社下设的中国企业评价中心1998年资料调查显示,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评价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商业企业集团榜上无名。这一方面说明甘肃商业集团规模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反映了我省商业集团在组建及其成长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及成长的内外部环境。因此,我们对甘肃商业集团组建与成长的具体问题亟待做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寻求商业集团快速成长之路。

综观甘肃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内外部环境及商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结合新形势下面临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尽快组建商业集团的条件业已成熟,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条件。继1991年甘肃省计委和省体改委下发的有关完善和发展企业集团的试行办法与分批选择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意见之后,又相继下发了与国务院配套的有关“培植我省流通企业大型集团的意见”、“商业企业全行业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商业企业改革财务核算及分配机制”、“商业企业转换领导决策机制”等文件,这就为甘肃商业集团组建与成长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及发展方向。

2.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1998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869.7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7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9%。这一方面说明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反映出流通企业粗放型经营仍很严重,扩大内需开拓市场能力有限,必须加大流通领域深化改革的力度,以适应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商业经济增长方式,组建一批具有抗市场风险、强势的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因此,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要求来看,组建大型商业集团的条件已经成熟。

3.竞争优势条件。甘肃历来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但就全国而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地貌复杂,山地、高原、平川、沙漠、戈壁等类型齐全。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草原、土地、森林资源。同时甘肃的比较优势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逐步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在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源和投术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了其知识、技术密集度,加大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加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对西部诸方面政策的倾斜,甘肃的竞争优势日渐突出。

综上所述,商业集团组建及其茁壮地成长,不但有赖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而且还受到国家发展政策以及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支持。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大胆创新,加快流通产业结构与技术改造步伐,积极开拓市场,组建一批商业企业集团,实施其多元化成长战略,完全能够实现地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二、甘肃商业集团组建思路

所谓商业集团(commercial enterprise group),是以组织商品流通为基本职能,以大型商业企业为核心,由不同经济部门和行业的若干法人企业,按控股、参股和契约关系结合而成的一种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多种经营功能,大型、稳定的企业联合体。商业集团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竞争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商业集团是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组织形态,它作为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大流通、大市场的现代经济中所具有的规模优势和综合功能,有利于商业流通领域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可为政府加强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组织依据。

从西方国家商业集团演变发展的经验来看,组建商业集团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企业按照规模经济、优势互补、有序化和柔性组合机理优化的原则组建商业集团,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利于改进商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和综合功能。鉴于此,甘肃商业企业集团组建应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开拓农村市场为突破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商业集团组建充分体现地区经济的特色,即农业适度集约化经营;自然及矿产资源丰富,以及面临着日益迫近的大开发等,从而启动商业集团群体的全面崛起。我们以为具体组建思路如下:

(一)组建以主营农产品流通的商业集团

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以地区分工与协作提高地区特色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进程,组建以涵盖农、林、牧、渔产品的种养、深加工、农副产品流通,以及大农业概念的产品,并融合为大农业服务的生产资料流通的服务功能,采取以国合商业为主要构架,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形式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集团。市场运作体系上,结合甘肃农业地广人稀便于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并借助农业企业群体的崛起,乡镇企业中拥有农产品深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及销售等各自优势,乡村级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多层次农业生产组织,实现农村各级组织经营资源的存量盘活,针对地区分工及特色经济,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组建农村民间流通协会,积极培育农村中介机构,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依托,专业批发市场与集贸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开放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二)组建以主营生产资料产品的商业集团

该模式主要针对甘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面临着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契机,尽快组建以主营生产资料涵盖矿产品、建材产品、机电产品的大型流通商业集团,为地区工农业及其他经济部门发挥流通中介的作用,借助国有物资企业在场地、储存、运输、科研及市场调研诸方面的优势,形成以集团化经营,营销渠道利益共享的经营发展之路,可采取与厂商联手的形式组织多样的产品展示或展销和信息交流活动。物资流通企业集团以直接参股、入股的形式将各地区中小型物资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纳入整个集团的运作体系中,以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利益均沾。在市场运作上,针对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营销网络建设上,大力发展物资配送中心,建立以物流配送为主体功能的流通中心,加大科技改革力度,实现其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服务功能多样化的新格局,形成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同时为扩大配送范围,寻求配送中心的远距离总经销、总代理,广泛开展社会化物流配送业务。

(三)组建连锁化经营的零售商业集团

本模式是针对甘肃零售商业发展之现状,商业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业态创新不足,零售领域经营资源相对分散的状况,实施零售商业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盘活存量资产,由正规连锁的经营方式,逐步向加盟连锁乃至自由连锁的形式转变,借助零售商业领域中各类商业企业经营资源的各自优势,科学合理地进行经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跨地区、跨所有制实行纵向横向的连锁,结合地区消费市场的差异和特点,联合并逐步使地区内外各类零售业态经营的企业共同走连锁化的道路,集团的产权及法人治理结构以参股、入股和契约关系组成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多种经营功能、多种经营业态的并配备集团自建的物流配送中心,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费用和交易成本,加大商业技术和科技改革的力度,提高集中采购与分销体系管理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构建零售商业企业的连锁王国。在市场运作体系上,结合本地区目标市场需求的特点,做好市场调研科学分析、连锁网点分店的选址、规模、经营形态诸方面,以商圈战略的定量分析作为连锁集团发展的决策依据,营销管理的战略规划逐步向国际化经营的方向发展,构建集团企业文化,实施整合营销传播,走名牌发展之路,在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广泛的联合与连锁,不断提高零售服务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自有品牌,物化零售连锁企业集团的服务形象。

(四)组建以批发经营为主的商业集团

针对甘肃批发商业粗放型经营特点,尽快发展以批发经营为主要功能的商业集团,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行业经营观念,构建大批发、多元化经营的新观念,经营范围应包括工农业产品即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消费品。在市场运作体系上,及时调整经营方针与经营定位,对集团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创新,加大科技改革的力度,构建集团内部领导机制和组织管理制度,主要是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有利于集团运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以综合化社会服务作为拓展与延伸市场区域的手段,建立以物流配送为主体功能的流通中心,完成由传统批发企业向现代批发商业集团的根本性转变,真正实现其向经营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规模化、市场运作规范化、配送形式多样化、服务功能综合化的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配送批发集团的方向发展,并融合部分生产职能包括加工、分割、处理、包装、仓储管理、运输及销售的网络体系。

综上所述,仅就甘肃商业集团组建的基本思路,我们只进行简单的分类,实际上,商业集团组建中各种形式并非分类清晰,往往是相互之间混合经营,经营范围或仅是限于几大类,或极其丰富。如日本的综合商社涉及的经营领域主要功能有贸易、金融、信息、开发、组织与协调等从事综合经营与跨国型经营的商贸企业集团。目前在我国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甘肃,条件尚不成熟。在此论及的商业集团姑且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业集团,主要是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加快流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进程,最终向综合商社过渡而创造条件。

三、甘肃商业企业集团的成长战略

商业集团的成长必须融入甘肃乃至全国的大环境之中,外部环境在某种程度对企业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甘肃商业企业集团必须建立在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成长过程渐进的基础上,依照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总体成长战略的基本原则应是:开拓农村市场是商业集团成长的根本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商业集团实现高速成长的生命之源;知识技术创新是商业集团超速成长的内在动力;构建新型产销关系尤其是工商关系和农商关系是甘肃商业集团成长中实现城乡一体化、经营区域一体化经营发展的基础。由此,甘肃商业集团成长的基本定位是: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以西部大开发为成长契机,加快自身成长的历史进程,以地区经济特色以及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为重点,实施大商贸、大流通的商业集团战略。

在选择甘肃商业企业集团成长战略过程中,客观环境要求我们应采取多元化成长战略,在具体实施中,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知识和技术创新成长战略

主要包括商业集团自身知识价值体系和集团运营管理中的各类经营技术的不断创新。具体是经营中各种商业技术、经营技术、管理模式、信誉、客户关系、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积累与革新,商业集团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与发展集团的知识价值体系,构建富有集团“个性”的企业文化、发展理念、营销哲学、管理哲学,增强集团的企业群拥有的共同的发展理念,一致的奋斗目标。商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就是谋求在经营技术、科技含量高的运作技术及营销技术,尤其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特别需要商业集团借助现代科学与技术,提高集团市场运作的整体协调性和科学性,提高商业集团规模经济效益,并在流通产业内起到协调与示范作用,增强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建立集团运营中专业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制度,走科技兴商、科教兴商的道路。

(二)城乡一体化经营成长战略

综观西方国家商业集团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出,商业集团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及城乡一体化是其共同的特点。因此甘肃商业集团成长必须建立在城乡一体化经营的战略之上,打破地区界限,摆脱城乡分隔的传统观念,以国有大型流通企业为骨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形式,大力发展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推动工农产业现代化步伐,建立为农村生产与生活服务的流通网络与销售体系,通过跨部门领域与基层供销合作社及私营商业企业联合,成立农产品营销机构,对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实行集中销售,并建立有利于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咨询和中介机构,发挥指导生产、市场调研、市场预测等职能,使甘肃商业集团在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格局中,实现超速成长的最终目标。

(三)一体化成长战略

甘肃商业集团成长的一体化战略,包括垂直一体化成长战略和水平一体化成长战略,具体的战略实施如下:

其一,垂直一体化成长战略。这是联合流通作业,减少流通环节以降低经营成本,使集团内部上游或下游部门业务往来更具效率,专门化的交易方法,专用的后勤系统和物流系统。在技术开发方面,集团可利用原有技术基础对下游技术进行有效开发,如集团内的储藏、包装、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扩大技术资产的产出效益。市场价格竞争力方面,一体化使原有外流的利润内部化,以逆向成本核算,及时调整商品价格,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在一体化中两个经营实体的总利润。

其二,水平一体化成长战略。商业集团实施水平一体化战略,有利于集团内部各经营实体获得区位优势与分工效益,避免内部之间的无序竞争,可达到经营总成本的节约。在追随消费市场需求方面,依不同地区消费水平、生活方式等特点,采取差异化经营,在集团统一规划下,对商品、经营形态进行调整。在节约营销成本方面,针对生活资料消费市场与生产资料消费市场在营销管理与规划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形成网络以集团名义集中进行广告宣传、公共关系活动、品牌形象提升工程等专门性的营销活动,并建立综合性的仓储设施,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经营组织,从而提高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和水平一体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对甘肃商业企业集团成长战略的论述,我们更多地考虑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试图探索一条适合甘肃商业集团成长的捷径,抓住机遇,在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推动商业企业集团组建步伐和成长进程,从而优化甘肃经济结构和流通产业结构,使西部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未来高速增长的坚实后盾。

 [收稿日期]2000—11—02

 

 

 

 

 

 

 

 

 

 

 

 

 

 

 

 

 

 

 

 

 

 

 

 

 

 

关闭窗口
 
 
 
 首页 | 学报简介 | 机构设置 | 投稿指南 | 学术交流 | 编辑部成员 | 编委会成员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致远楼16号邮箱(和平校区),邮编730101;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邮编7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