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新闻详细页面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新闻动态>>正文
 
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转载文章
2008-03-21 00:00 学报编辑部 

WTO原产地规则:缺陷、影响、对策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204

【原刊页号】76~80

【分类号】F52

【分类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211

【英文标题】WTO rules of origin:defects,influ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ZHU Ting-j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La-nzhou 730020,China)

【作者】朱廷珺

【作者简介】朱廷珺(1965-),男,甘肃镇原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从事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教学与研究。兰州商学院 经贸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内容提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国家常常利用原产地规则实施贸易保护措施。WTO原产地规则的缺陷所形成的“灰色区域”,以及发达国家灵活运用原产地规则的较强能力,都给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要熟悉各国和WTO原产地规则,清楚“××国制造’的法律意义和经济意义,正确使用原产地标识;为维护我国企业利益,政府应分类制定有梯度的原产地标准;借鉴国外做法,灵活运用WTO原产地规则,变被动为主动。

【摘要题】WTO论坛

【英文摘要】There is still"Grey Area"in WTO Rules of Origin.So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must rise to this challenge.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原产地规则/缺陷/影响/对策

    WTO/rules of origin/defect/influence/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2)04-076-05

    

一、原产地规则的核心内容及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货物的原产地是指货物的“国籍”。原产地规则是指各国政府为了确定商品原产国和地区而采用的法律、规章和普遍运用的行政命令的总称。其核心内容是判定货物原产地标准。各国原产地标准通常将原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全原产品,即完全使用本国原料、零部件生产、制造的产品。这种百分之百由国内生产的产品,其原产地是明明白白的,不易引起异议;另一类是含有进口成份的原产品,即全部或部分使用了进口的、包括来源不明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制成的产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带有“多国产品”特征的货物的原产地是很难确定的。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演化成以最后一个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国家作为多国产品“国籍”的原则。为减少“实质性改变”这种笼统的原则带来的歧义,在实践中,各国通常执行三种不同的标准:(1)加工工序标准。即根据制造加工工序清单,以对产品进行了符合要求的加工工序的生产地作为产品原产地;(2)增值标准(百分比标准)。即以产品增值量或产品中原产国的原料和劳务价值必须占到产品价值的一定百分比作为确定原产地的标准。各国对该百分比的确定也不相同,最低限度为25%。美国、加拿大、欧盟分别为35%、40%和50%;(3)税目改变标准。即以对产品进行了改变税则分类目录中税则号的生产加工产地作为产品原产地,但允许存在一些例外。

原产地规则本来运用于正常的贸易管理,如:作为原产国标记告诉消费者商品的产地,满足消费者选择的需要;确定出口国享受不同关税待遇的重要依据;海关统计确定贸易伙伴国归属的主要标准之一;进口国分析进口商品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实施国别配额管理;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时,判定产品的“国籍”;实施特定卫生检疫;等等。

但是,一些国家经常灵活地运用原产地规则实施歧视性的贸易政策和保护措施,对贸易伙伴实施贸易限制、报复和制裁。如美国在1996年7月1日实施的纺织品及服装原产地新规则中,将成衣的产地判定标准由“裁剪地”修改为“缝制地”,面料由“染色和印花地”变成“织造地”。新规则的实施,直接损害了加工型和转口贸易型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利益,而那些无输美配额限制的发达国家则不受影响,美国本土的纺织、成衣企业因此受到了新规则的庇护。很明显,该规则并没有以“实质性改变”作为基本准则,因而受到WTO的广泛指责。

一些国家还利用原产地规则吸引贸易替代型投资。这一点在自由贸易区内尤为突出。自由贸易区的基本特征是成员国内部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这就为非成员国的出口避税提供了可能。因为原产自非成员国的商品可能通过先进入自由贸易区中关税较低的成员国,然后再转入关税较高的成员国的办法来逃避较高的关税。为明确区分原产自区内外的商品,防止区外的商品冒充区内的商品避税,自由贸易区往往制定非常严格的统一的原产地规则。一般规定只有商品在自由贸易区内增值50%甚至60%以上时才能享受免税待遇。而另外的一些商品则是在加工工序上作非常苛刻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就迫使区外企业只好改贸易为投资方式进入自由贸易区。欧盟规定,高科技产品的原产地为运用高新技术的所在地。这种规定为欧盟实施有针对性的贸易措施带来方便,从而迫使技术拥有方不得不扩散其技术进入欧盟投资。更有甚者,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原产地规则规避本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如在普惠制方案中制订苛刻的原产地标准,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无法达到,其目的就是限制发展中国家利用进口原料或零部件进行加工出口,阻碍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减少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半制成品享受普惠制待遇。

二、WTO原产地规则的基本要求及缺陷

由于各国原产地规则存在差异性,并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各种纠纷,所以,早在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中,各方便将与货物原产地有关的“原产国标记”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议题专门进行了讨论,并作了一些具体规定。经过46年的发展完善,于1994年达成了CATT1994《原产地规则协议》,后被WTO所采纳。该协议对用于正常贸易管理的一般原产地规则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秩序。其基本规则有:

1.重申1947年GATT确定的不得用原产地规则作为贸易壁垒的原则。《协议》采用“实质性改变”确定货物的原产地。并重申了以下原则:(1)不得把原产地作为直接或间接制造贸易障碍的手段;(2)不得提出与生产或加工无直接关系的不正当限制要求作为确定原产国的先决条件;(3)对进出口产品所实施的原产地规则不得严于确认国内产品所实施的原产地规则;(4)不得在GATT/WTO各签约方之间实施歧视性的原产地规则待遇。

2.明确了各缔约方执行原产地规则的原则。各缔约方应以连续、统一、公正和合理的原则执行原产地规则。与原产地确定的有关行政措施必须确保立即接受独立于原产地确定当局的司法、仲裁或行政听证审查或程序审查。审查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或改变;原产地评定应在提请评定申请之日起150天内颁布评定结果,并在各项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3年内持续有效。当原产地规则修改或施行新的原产地规则时,不得追溯性地施行法规上的有关变化;对于申领原产地证而提供的商业机密,除司法审查要求外,原产地审定当局未经同意不得公开。

3.对各成员确定原产地规则的技术标准作了新的要求。《协议》要求,原产地规则应以肯定标准为基础,否定标准(即说明哪些制作和加工不能被授予产品原产地资格)作为对肯定标准的补充及解释,在无须使用肯定标准确定原产地的个别情况下,也可采用否定标准。

4.确立了原产地规则协调计划。由于各国现行原产地规则纷繁多样,为使《协议》规定的原产地规则能协调实施,《协议》提出建立原产地规则委员会和原产地规则技术委员会,要求原产地规则委员会在原产地规则技术委员会的协助下,在协调工作开始后3年内完成协调计划。

5.对过渡期内的有关规定。过渡期指从乌拉圭回合结束到“协调工作计划”完成之前的这一时期。在此期间,各成员方在发布普遍适用行政命令时,如果税目分类编号采用标准改变,必须清楚列明原产地规则及其任何的例外;在采用从价百分比率标准时,必须将计算方法在原产地规则中予以说明,在制定制作或加工工序标准时,必须准确地列明“能授予有关产品原产地资格的制作或加工工序”。

但是,WTO《原产地规则协议》尚存在如下缺陷:

1.《协议》未能就原产地标准,原产地证的规格、认证等达成一致意见,尤其没有统一“实质性改变”三种标准的具体技术标准,即究竟增值多少,或者税目改变多少,或者哪些为关键工序才算达到实质性改变。这就给有关国家灵活运用原产地规则搞保护主义留下了灰色区域。

2.《协议》对区域经济集团中适用的优惠原产地规则缺乏约束力。WTO《原产地规则协议》明确指出,原产地规则与契约性和区域自治性贸易体制所提供的,超出GATT有关最惠国待遇条款中的关税优惠无关。这就是说,该协议对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澳新同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一体化组织没有约束力。虽然该协议的一个附件《共同宣言》也涉及到歧视性关税安排的原产国标记问题,但它缺乏刚性约束力,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这也给区域经济集团实施内外差别待遇留下灰色区域,很可能又成为区域集团实施保护主义的有力工具。

三、WTO原产地规则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WTO原产地规则的缺陷所形成的灰色区域,以及发达国家灵活运用原产地规则的较强能力,都给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

1.过高的原产地标准将使我国企业出口遇到新的壁垒。国内外的研究者都有这样的担忧,他们认为,原产地规则本身属于贸易的技术性措施,对原产地规则的解释或理解不一致而导致执行中的偏差及填制原产地证书的麻烦等,都有可能阻碍贸易自由流通;武断地使用原产地规则势必导致对贸易和投资的限制和扭曲,造成贸易偏差。WTO《原产地规则协议》并未统一各国原产地标准的具体技术标准,如果某成员的原产地标准定得过高,这对我国生产、加工增值能力较低的企业将是一种新的考验,可能由于达不到标准而被逐出市场,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申请原产地证书及原产地的确认及仲裁所需要支付的昂贵费用,也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2.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将经受新的考验。根据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第四部分“原产地规则的协调”的要求,一旦技术委员会对某些产品或产品大类制订出要求各缔约国统一执行钓原产地标准,而我国这类产品有可能达不到该标准时。如何确定这些产品的原产国,如何进行贸易统计,就会遇到难题。特别是来料加工产品,如果根据有关规定将其判定为中国原产品则在贸易统计中不得不全值统计(其实我国加工企业只收取了非常低的加工费),这就很容易使我国背上沉重的“顺差”的包袱,且极易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报复。如果不将其判定为中国原产品,只签发加工装配证书,则又可能给国外客户带来不便,甚至影响来料加工业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并可能引起贸易纠纷。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

四、运用和应对WTO原产地规则的建议

(一)要熟悉各国和WTO原产地规则,清楚“××国制造”的法律意义和经济意义,正确使用原产地标识

“××国制造”是商品原产地标识,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和经济意义。如果滥用或随意标贴,则不仅会引起法律纠纷,更容易使国家和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以手表出口为例,按照国际惯例,手表的原产地以表芯生产地确定,即判定一只手表的原产地时,只要其表芯是哪国生产的,则不论该手表其它零配件在何地生产,也不论手表在何地组装,均应被视为哪国的产品。我国的《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也要求,手表的国产价值占出口厂价的比重应在25%以上。但是,在我国加工装配的手表,绝大部分都没有达到国际的和我国的原产地标准。如深圳某表业公司生产手表的原材料全部进口,表芯来自日本,按照我国现行的出口原产地规则,中国不是该表的原产地,我国商检机构拒绝发给原产地证。但该企业仍随意在手表的包装箱上印了"Made in China"字样。这种情况,在我国钟表企业很普遍。(注:外经贸部计财司课题组.加工产品的原产地问题及有关政策建议[J].国际经济合作,1998,(9).)

我国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数为50%,这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因错贴原产地标识而被虚增的情况。不要笼统地把“中国制造”视为一种民族自豪感,而不管加工增值情况。根据1994年GATT第9条“原产地标记”的有关规定,对于加贴欺骗性标记的商品,输入国可征收特别税或予以特别处罚。所以,出口加工企业一定要注意了解各国的原产地规则,正确使用原产地标识。

(二)企业应努力提高产品国产化率,提高加工增值率,以达到从价增值标准的要求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制定的原产地标准也越来越高。要想获得普惠制及其他优惠待遇,对企业而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含量,提高加工增值能力,以适应国外从价增值标准的要求。据调查,我国服装、玩具、鞋、箱包、钟表等加工贸易产品的国产化率普遍很低。国产化率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工产品使用的原材料中,国产原材料的比例很低;二是加工产品价格构成中,国内增值比率很低。例如,深圳某鞋业公司,承接美国某名牌皮鞋的定牌生产,全年对美出口3600万双,进口材料占全部原材料的99%以上,就连鞋带、扣眼、包装盒、标签等辅料也要进口。其国内增值比仅为产品成品价格构成的2.4%,其中加工费仅占1.3%。(注:外经贸部计财司课题组.加工产品的原产地问题及有关政策建议[J].国际经济合作,1998,(9).国内增值率包括国产原材料价值、加工费、厂房租金、能源费用以及当地政府收取的其他税费等在总价值中的比例。)如果这些产品不享受普惠制待遇的话,按一般“实质性改变”中的关键加工工序标准来衡量,即为“中国制造”。在如此之低的国产化率情况下,这种并不该属于中国名下的多国产品成分也计入“中国制造”,就会造成大量贸易顺差的假象。如果这种产品输往普惠制待遇的给惠国,本该享受到的待遇也会因加工增值率低而不能按普惠制项下的商品对待。所以,面对日益复杂的原产地标准,我国企业只有努力提高国产化率和增值标准,才能保障企业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提高企业国产化率,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加强技术改造,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这就要求政府应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使企业有机会更多地采用国产原材料;不断提升国产化率。第一,允许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国产原材料;第二,调整退税政策。允许“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享受自营进出口企业的税收政策待遇(限于篇幅,不详述其理由)。

(三)为维护我国企业利益,政府应分类制定有梯度的原产地标准(注:张玉卿,徐进亮.转向主动管理——我国现行货物原产地规则缺陷及完善[J].国际贸易,2000.(5).)

我国现行的原产地规则的最主要问题是,未能对敏感程度不同的产品制定宽严程度不等的原产地标准,从而不能有效利用原产地规则来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所以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制定高低不等的原产地标准,提高出口货物中的中国成份。

1.对一般大宗出口产品。考虑到目前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巨大,过激地普遍提高原产地标准,会影响国内就业及出口。因此,在短期内可暂不改动,或进行微调,但应严格审查落实现行的原产地标准。也就是说,这部分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重点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2.对敏感性产品。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提高外汇收入水平以及维护企业利益的角度,应做较大幅度的修改。

 (1)对配额产品应实施特殊原产地标准。针对目前我国被动配额产品国产化率低、利润流失的状况,应对那些我国已有较强生产能力的被动配额产品制定“较高”的原产地标准,并规定只有达到此项原产地标准的加工贸易产品才能取得出口配额。比如在服装的原产地规则中,可要求必须使用国产面料才能获取“中国国籍”,然后才能取得出口配额;如果因技术原因不能提供高档面料,可规定较高的中国成份。这样,就可以提高有关加工贸易产品的国内原材料采购率,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产品应制定较高的原产地标准。20多年来,我国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和制裁,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这与我国原产地规则缺乏对本国利益的保护有关。因为有不少产品只是在中国进行了简单加工、组装,甚至只是分装,便贴上了“中国制造”的原产地标识。如果被进口国确定为倾销产品,则殃及同类企业的同类产品,使真正“中国制造”的产品失去了进口国的市场。为此,对于那些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产品,可针对不同情况,制定“较高”的原产地标准,以加大国内采购率。这既可以避免外商向中国转移倾销产品,也有利于扩大国内原材料、零配件的销路,合理保护国内相关产业。

 (3)可考虑对高科技产品制定较低的原产地标准。针对我国目前引进外资技术水准较低、技术贸易逆差较大的实情,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国家鼓励的高科技产品制定“较低”的原产地标准,来“诱导”外资的合理投向。也就是说,以较低的原产地标准,使外资企业的高科技产品较容易取得“中国国籍”。以集成电路为例,可规定,如果集成电路这一高科技工艺在我国境内进行“扩散”,其加工贸易可以列为“重点鼓励类”项目,有关原材料、辅料和设备的进口关税实行全免;并且经核准,允许按集成电路出口返销数量的一定比例,在完全免交有关原材料进口关税的优惠条件下,在我国境内销售。这样就能达到“以市场换技术”和“以出带进,以进促出,进出结合”的目的。

(四)借鉴国外做法,灵活运用WTO原产地规则,变被动为主动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WTO的原产地规则并未统一各国的相关标准,允许各成员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各自的原产地标准。所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灵活的原产地标准,以保护本国企业利益。对政府而言,只有制定较为灵活的原产地规则才能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才能改变被动局面。而对我国企业来说,只有加强对国外和WTO原产地规则的学习和研究,寻找各标准的空白点,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这不仅是一个国际化经营企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企业面临全球化浪潮,应对灰色保护措施的长期任务。具体来说,应注意研究如下几个方面:(1)目标市场国(贸易伙伴国)现行原产地规则与WTO《原产地规则协议》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该国又是如何规避多边规则的;(2)目标市场国现行原产地规则中在判定含有多国成份产品原产地时运用什么标准?是单一标准还是多种标准混合使用;(3)目标市场国在历史上原产地规则变化情况及趋势,其灵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本企业生产的含有进口成份的产品,从原产地规则的角度看,更有利于出口到哪个国家?也就是说,出口到哪国更有利于规避原产地规则的限制;(5)在确定含有进口成分产品的原产地时,能否按中间产品生产国确定原产地,从而节约我国配额数量,避免目标市场国的反倾销指控和制裁。

(五)借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巧妙地利用原产地规则(注:张春林.原产地规则及其在香港回归后的运用[J].国际经贸探索,1997,(2).)

由于我国内地和香港在世畀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决定了两者所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而各国(地区)确定给予他国或地区货物差别贸易待遇的前提和依据之一便是货物的原产地。香港在确定货物原产地上采用加工工序标准。根据《基本法》有关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当时的产地规则,可对产品签发产地来源证。”这就为内地和香港运用原产地规则来增加享受国际贸易中的优惠待遇的机会提供了便利。目前,香港作为一个单独的关税区,在国际上有权享有原有的出口配额和关税优惠待遇。据此,内地企业可运用原产地规则,取得香港的原产地证,间接地享受这些待遇,减少出口配额和关税歧视对内地出口的限制。同时,可通过原产地规则的运用,将内地一部分受配额影响的诸如服装生产或服装的主要加工工序生产安排到香港进行,取得香港的出口原产地证书,分散出口源,从而降低内地出口欧盟的服装在欧盟服装进口总量中的比重,延缓欧盟1994年新毕业机制对我国产品享受普惠制待遇的毕业进程。(注:欧盟普惠制新方案改变了其“毕业机制”,将原来的国家毕业制改为产品毕业制。这就意味着当一受惠国某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达到欧盟规定的标准时,就将不能继续享受普惠制待遇。)

    [收稿日期]2002-01-10

 

 

 

 

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因素对比分析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202

【原刊页号】36~45

【分类号】F10

【分类名】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208

【英文标题】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he practical factors of economic growth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ZHANG Gong-she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Lanzhou 730020, China)

【文章日期】2001-10-30

【作者】张贡生

【作者简介】张贡生,兰州商学院 学报编辑部,甘肃 兰州 730020

   张贡生(1963-),男,山西襄汾人,1999年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之一,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看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相同的四个轮子上,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这四个轮子,或者说增长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和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差距,而且更有利于我们制定政策,加快区域经济增长。

【摘要题】经济增长

 

【英文摘要】In samuelson's opinion: the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must be equipped on the four wheels which are the same either in rich countries or in poor countries. These four wheels, that is the growth factors, are the following: human resources (the supply, education, discipline and encouragement of labour force); natural resources (land, mineral, fuel, environmental quality); capital (machines, factories, roads) and technology (scienc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manager's ability). Through comparing the relevant factor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we can find some difference and make them beneficial to our policy-making, and quicken the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y.

【关键词】经济增长/人力资本/自然资源/物质资本/技术进步

economic growth/human capital/natural resources/material capital/technological growth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2)02-036-10

   

虽然经济增长并不完全等于经济发展,(注:一般来讲,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品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很难找到零经济增长,甚至是负经济增长条件下正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因此,美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和赫里克称:“很难设想没有增长的发展。经济机能的变化总是包含着经济规模的变化。然而,一国的经济要是不能够生产超过它生存所需的东西,那么要它安排一部分资源去进行其他活动则是难以想象的。”(注:(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张欣,等译.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这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充分必要条件,舍此来谈论经济发展,似乎并没有多少经济学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而不是缩小的事实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统计显示,1978~1998年间,东部地区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表示的经济增长速度为9.53%,而西部地区则为7.18%,比东部地区要慢2.3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的青海省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浙江省要低近7个百分点。与此相伴随,西部各省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直都比较慢——到目前为止,饥饿和贫穷仍然在困扰着一部分地区。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尽快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当然是没有水份的经济增长。这也是西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注:国内有不少学者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第一位,经济建设放在第二位。笔者的意见是,应当将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搞生态环境的建设。具体论述见笔者的,走出西部大开发理论研究的误区[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1,(2)。)

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看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相同的四个轮子上,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这四个轮子,或者说增长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和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就是:Q=AF(K,L,R)

其中Q代表产出,K代表资本对产出的贡献,L代表投入的劳动力,R代表投入的自然资源,A代表经济中的技术水平,F是生产函数。”(注:(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等译.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下面,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来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作一比较分析。希冀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劳动力和人力资本

对于西部地区来讲,应当说劳动力是比较丰富或者说是十分丰富的。(注:其实,中东部地区也是如此。应当说这不是形成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根据主要有三个:一是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亟待于就业,而目前尚无好的就业渠道来实现充分就业;二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样需要就业,但是怎样实现这一转化,似乎目前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供选择;三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仅要高于东部地区,而且也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统计显示,1998年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8‰,分别比全国和东部地区高1.75和5.77个点。如果从各省、自治区方面来考察,整个西部地区除了重庆、四川和陕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之外,其它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正因为此,所以自从1999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应当将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这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讲,毫无疑问有利于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实现。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污染环境的工业不宜向这里转移——因为它所污染的不仅仅是西部地区,而且也包括中东部地区;其次从大开发的目标方面来讲是要缩小地区差距,而这种战略是否有利于差距的缩小,还需要做深入的探讨。

但是,如果是从人力资本方面来看,西部地区与全国或者是东部地区的差距就比较明显了。这也许是导致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拉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我们将人力资本界定为:体现在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的如同物质资本一样具有增值能力的那一部分劳动能力,具体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等等。那么,考核人力资本的指标主要有六个:一是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二是文盲率;三是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四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人数;五是教育经费;六是医疗保健与卫生。

首先,从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方面来看,2000年东部地区大专及以上的人数为5982人,西部地区则为2965人,比东部地区少3017人;高中和中专人数东部地区为11146人,西部地区则为9218人,比东部地区少1928人;初中人数东部地区为33961人,西部地区则为25659人,比东部地区少8302人;小学人数东部地区为35701人,西部地区则为37557人,比东部地区多1856人(见表1)。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西部地区现有的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比东部地区要低。这也是西部地区迎战知识经济的“瓶颈”之所在。对此,我们决不应该掉以轻心。

 

表1 各地区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比较(2000年)单位:人

项目          大专及以上       高中和中专             初中             小学

年份       1990年  2000年   1990年   2000年   1990年  2000年   1990年   2000年

地区                                                                           

全国       1422    3611     8039     11146     23344  33961     37057   35701

东部地区   2862    5982     11076    14704     26029  35835     34087   30233

中部地区   1388    3440     8665     11462     24386  36105     36640   34975

西部地区   1178    2965     6836     9218      18410  25659     34439   37577

注:1.1990年数据取自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的《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手工汇总资料),2000年数据是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11月1日零时数;

    2.全国数据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分省区数据未包括。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其次,从文盲率方面来看,2000年东部地区的文盲率仅为5.9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4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则为11.99%,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27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6.01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各地区文盲人口比较(2000年) 单位:万人

项目         文盲人口           文盲率

年份     1990年   2000年   1990年   2000年

地区                                    

全国     18003    8507     15.88     6.72

东部地区 6117     3052     13.12     5.98

中部地区 5918     2541     14.67     5.84

西部地区 5968     3207     21.61     11.9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以上两点说明,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在未来5~10年之内, 西部地区能否较为顺利地实现这两大任务,不仅事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如果说接受教育的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成正比基本上能够成立的话(注: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李朝林先生认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43%;中学文化程度的,能提高劳动生产率108%;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309%。李朝林.论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战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这里,笔者之所以没有持完全肯定的态度,原因就在于现实并非都是如此。就拿西部地区来讲,西北地区现有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显然要高于西南地区(见下表),但是其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725.08元,比西南地区的5879.01元低1153.93元。 这说明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在起作用。

 西南与西北地区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分组(1999年) 单位:%

项目       不识字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以上

地区                                          

西南地区   27.02    40.92  24.40  5.9     1.8

西北地区   19.26    29.54  32.48  13.24   5.52

 

那么西部地区的贫困就在于知识的贫困。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将教育和科技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给予大力扶持和发展。否则,(1)有可能形成人才资源的积压和浪费;(2)产生我们拿钱给别人培养人才的不合理现象。到头来,总感觉到发展教育是在给自己增加负担。

各地区按城乡分的文盲人口情况见表3。

 

表3 各地区按城乡分的文盲人口(2000年) 单位:万人

地区         文盲人口           文盲率

         合计 城镇 乡村   城镇  乡村

全国     8507 1842 6665   4.04   8.25

东部地区 3052 901  2152   4.06   8.35

中部地区 2541 544  1996   3.89   6.89

西部地区 3207 466  2741   6.05   14.34

 注:1.本表是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11月1日零时数;

    2.分城乡文盲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未参加计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由此可见,就全国而言,文盲主要集中在农村;分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尤其以西部的农村最为典型,其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09个百分点。可见,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乃当务之急。

再次,从现有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方面来看,1999年东部地区现有从业人员当中不识字的仅为7.40%,而西部地区则高达23.14%, 比东部地区高出近16个百分点;高中水平的东部地区为16.25%, 西部地区则为9.52%,比东部地区低6.73个百分点;大专以上水平的东部地区为7.04%,西部地区则为3.66%,与东部地区相差3.38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各地区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1999年)单位:%

地区     不识字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以上

全国     11.00  33.30  39.90  11.90   3.8

东部地区 7.94   27.64  41.67  16.25   7.04

中部地区 8.99   31.84  41.97  13.20   4.00

西部地区 23.14  35.13  28.34  9.52    3.66

注:本表根据199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计算而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新华财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0)[Z].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12。

    第四,从各地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人数来看,2000年东部地区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占全国的48.02%,西部地区仅占21.27%;招生数东部地区占全国的46.19%,而西部地区仅占21.82%,比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5%还要低近7个百分点。虽然中央早在1999年就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将教育作为其重点,但是从2000年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方面来看,并没有扩招多少。统计显示,2000年东部地区在校学生人数仍然占全国的47.10%,而西部地区仅占21.36%,发展的速度并没有加快多少。关于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招生数和在校学生人数,其结构大体上与高等学校相似,所以这里也就不做具体分析了,详见表5。

 

表5 各地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数(2000年) 单位:人

地区             高等学校                           中等专业学校

        毕业生数   招生数   在校学生数   毕业生数   招生数    在校学生数

全国     949767   2206072   5560900     1507237   1325870   4895159

东部地区 456033   1018954   2619302     622492    519568    2046019

中部地区 291751   705700    1753582     539432    446343    1653868

西部地区 201983   481418    1188016     345313    359959    119527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第五,从教育经费方面来看,就总体而言,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为362.72元,西部地区则为195.08元,仅为东部地区的53.78%。这说明,西部地区的教育仍然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在未来一定时期之内,西部地区要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的大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广泛吸收国内外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来办教育。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东西部合作,或者通过国际合作的办法和方式来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总之,路径的选择应当是多元化的。

 

 

 

 

表6 各地区教育经费情况(2000年)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其实,教育不仅包括正规教育,而且也包括非学校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部分。不过,从前面的分析当中我们便可以想象到,西部地区的非学校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其实也是非常滞后的。

    第六,从人口的健康状况方面来看,福格尔认为:健康、饮食结构、衣着和住所的变化,能极大地影响吸收的能量转化为劳动产出的效率。他指出,人力效率和营养的改进相结合,似乎可解释英国自1790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大约50%。(注:R. W. Fogel. 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Theory and Physiology: The Bearing of Long——term Processes on the Making of Economic Policy[J]. The America Economic Review, 1996, 84(3): 369~389.)可见,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西部地区在这一方面与东部地区比,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见表7)。

 

 

表7 1999年各地区医院、医生、床位及其负担人口

项目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医院卫生院数(个)     66935   21518     19758       25659

每院负担人口(人)     18811   21561     21247       13970

每院医生数(人)       204.5   83.3      64.4        56.7

每个医生负担人口(人) 616     557       652         632

每个医院床位数(张)   315.9   130.9     102         82.2

床位平均人口(人)     399     354       412         43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至于工作时数、劳动努力的程度(注:冈纳·米尔达尔.亚洲戏剧(第二卷)[M].纽约:众神出版社,1968.21~26。)、纪律和激励机制,以及职业市场的情报(它的作用部分地是传播有关职位空缺和可能候补者的信息)和移居(它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移动所花的费用由在移居目的地可能获得的较高收入量来补偿)(注:(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张欣,等译.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方面的差距,由于我们尚很难得到较为现实和比较可信的资料,所以也就很难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这些问题就不重要。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孔雀东南飞”当中的所有的人才,并不完全是为了获得比较高的收益——恰恰是用人机制的不合理所造成的;还有,西部地区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人才资源的闲置现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值得思考!

二、土地和自然资源

虽然众所周知“土地”一词,但是要给土地下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的确十分困难。按照传统,它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农业(这里的农业指的是包括农、林、牧、副、渔和种植业、养殖业等在内的大农业)生产活动;另一块是地下蕴藏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煤等等。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古代的资源开发,主要是拓殖耕地,对土地的地表资源进行开发;近现代的开发则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辅助性(为矿产资源服务)地开发一些耕地资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开发史而言,也主要是矿产资源开发。

首先我们来谈第一个问题。应当说,我国西部地区的国土面积是十分庞大的。据不完全统计,要占到整个中国国土面积的70%左右,但是真正能够用于农业生产,或者是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却是非常有限的。根据统计,中国有近1/3的沙漠化的土地,而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即使是现有的土地,由于受物理、化学特性、温度、降雨量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农业土地的生产率——无论是用每公顷的总产出,还是用土地的边际实物产量来衡量的生产率,都比东部地区要差许多,由此导致目前西部地区还有2000万左右的人口,因为没有水,或没有办法从事农业生产而处于贫困状态。

虽然目前中央倡导并付诸实践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树”工程,从长远来讲,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近期而言,并不一定有利于农民收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除非我们将预期的生产、流通以及与此有关的加工业的利润也提供给农民;或者将一部分条件十分艰苦的地区的农民迁移到中东部地区,否则,既不可能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也不可能调动农民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在此我们还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从全国来讲,虽然西部地区的农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如果从全球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却并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的一个农场主大约要经营上千亩的耕地,而我们只有几亩地——而且是在自然环境比较差的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很显然,入世之后的西部农业怎样发展,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尤其是对于政策的制定者来讲,且不可以冒然行事,以免造成重大失误。

接下来,我们来谈第二个问题——地下资源。

诚然,中国西部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等资源——无论是与东部地区比较,还是与世界比较。比如西北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大体要占到全国的80%以上,包头的稀土要占全国的97%,河西走廊的镍、蛭石、铁矾土、石膏分别占全国的68%、95.7%、86.2%和85.7%,柴达木盆地的钾盐工业储量占全国的98%,氯化镁占全国的100%……总之, 就西北地区而言,其矿产资源储量就达33.7万亿元人民币。

应当说,这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是现实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十分满意的回答——贫穷和落后几乎成为西部地区的代名词。与此相反,上海、深圳和浙江一带并没有多少矿产资源,但是它们的经济增长却快得惊人。同样地,瑞士、丹麦、冰岛、新西兰、日本、新加坡以及美国的纽约并没有多少矿产资源,但是它们也同样能够取得比较快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如此等等,都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单单拥有工业资源或原料基地,并不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充分条件,甚至是必要条件。或者说,缺乏资源或其它特殊资源,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机会。因为土地、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相互替代。当然,对于资源富集的地区而言,对于出售这些资源后所得的收益进行有效的经营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条件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比如企业家精神、市场的发育程度、产品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当某种资源的生产和运输成本超过了任何可能的市场价格时,也就不具有开发的价值了)、土地的地形(平地总比山地进行交通建设要节约经费)等等,一定程度上都在起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三、物质资本(或称资本形成)

所谓物质资本(或者就称为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机器、设备和建筑物,以及存货等。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认为:“有形的资本包括公路、电厂等基础设施和卡车、电脑等设备以及存货等。”当然,也包括“社会基础资本(social overhead capital)——大规模的先于贸易和商业的工程。其中重要的项目如公路、灌溉和引水工程、公共医疗保健事业等。这里所涉及的各类大型投资一般都是整体性的、不可细分的,有时还具有规模效应。这些工程一般都具有外部经济或溢出效应。”(注:(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等译.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很显然,物质资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企业,从事产品(当然,也包括服务业产品)生产和流通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基础,或者说是经济增长的基础。离开它来谈论经济增长,可以说是“纸上谈兵”。所以,经济学家们在考察经济增长时,无不对物质资本给予极大地关注。统计显示,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资本形成达5013.72元, 而西部地区则为1953.68元,仅为东部地区的38.97%;就固定资本而言,东部地区人均4169.76元,而西部地区则为1795.92元,仅为东部地区的43.07%; 就存货增加而言,东部地区为843.96元,西部地区则为157.76元,仅为东部地区的18.69%(见表8)。

 

表8 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2000年) 单位:亿元

地区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人均固定资本形成     人均存货

东部地区   20487.27        4146.62  4169.76           843.96

中部地区   7939.10         1696.85  1910.19           408.25

西部地区   6381.07         560.54   1795.92           157.76

注: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各地区城镇集体单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统计显示,2000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投资总量为8.98亿元,东部地区为5.25亿元,西部地区则为1.4亿元,仅为东部地区的26.67%;采掘业全国为7.79亿元,东部地区为4.12亿元,西部地区则为1.38亿元,仅为东部地区的33.50%;制造业全国为244.60亿元,东部地区为183.17亿元,而西部地区则为20.73亿元;房地产业全国为482.04亿元,东部地区为370.95亿元,而西部地区则为61.07亿元,仅为东部地区的16.46%。其它行业详见表9。

 

表9各地区城镇集体单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2000年) 单位:亿元

行业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合计                            1009.83   747.59     141.63     120.58

农林牧渔业                      8.98      5.25       2.34       1.40

采掘业                          7.79      4.12       2.30       1.38

制造业                          244.60    183.17     40.68      20.73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99     9.94       2.73       1.33

建筑业                          24.47     14.10      5.77       4.58

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          3.05      2.79       0.17       0.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        23.40     19.24      1.80       2.37

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75.61     48.20      14.03      13.39

金融、保险业                    20.34     11.10      4.08       5.16

房地产业                        482.04    370.95     50.03      61.07

社会服务业                      30.18     20.73      4.95       4.50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8.31      6.48       0.78       1.03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    12.99     10.49      1.81       0.69

社会科学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61      1.50       0.06       0.04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27.22     19.60      5.82       1.79

其他行业                        25.24     19.94      4.30       1.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即使是从国家预算内投资方面来考察,同样呈显出东高西低的事实(见表10)。这说明,如果以人口分布作为衡量标准,目前我国国家投资的重点仍然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不是中西部地区。

 

表10 国家预算内资金的地区分布(1999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另据统计,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拥有电脑9.72台,东部地区为14.83台,西部地区则为6.09台,仅为东部地区的41.07%,全国平均水平的62.65%。这说明,西部地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滞后于东部地区许多,如果现在还不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乃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距还会拉大。

以上事实一方面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在物质资本形成方面还不如东部地区,尤其是在集体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方面,更是如此;另一方面也表明,西部地区要想在下一阶段取得比较快的经济增长,尚需要在物质资本投资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快各种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和投资的力度。否则,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还会扩大,而不是缩小。当然,进行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数字城市”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投资,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生成与发展,为世界各国或地区,以及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创造了一个超越地域概念的发展平台。    

四、技术进步

虽然“技术进步更主要的是以一种无声的、不为人察觉的方式,不断以微小的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出数量。”——这也就是说,多数情况下对于技术进步的考核,尤其是量的考核可能是十分困难的(比如,企业家的才能就很难量化)。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资料。比如,各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全国技术交易市场成交额、三种专利申请和批准量、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数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首先我们来看技术交易市场成交额,1994年西部地区占全国的13.21%,为东部地区的20.56%;2000年西部地区占全国的13.20%,基本上与1994年持平,但是如果与东部地区比,仅为东部地区的19.02%,与1994年相比,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见表11)。

 

表11 全国及各地区技术交易市场成交额 单位:亿元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地区 

全国 2288696  2683447   3002045 3513718   4358228   5234123    6507519

东部 1470018  1697982   1961672 2294842   2863915   3351953    4515047

中部 509039   577745    640053  767363    917648    1042989    1133795

西部 302241   407720    400320  451513    576665    839181     85867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其次来看三种专利申请和批准量,统计显示,2000年西部地区的三种专利批准量为11299项,占全国95236项的11.86%, 仅为东部地区的19.08%。分类来看,西部地区的发明创造为1045项, 仅为全国总量的16.92%,东部地区的30.05%;实用新型技术,西部地区为6679项,仅为全国总量的12.26%,东部地区的22.06%;外观设计,西部地区仅为全国的10.32%,东部地区的14.04%(见表12)。

 

表12 各地区三种专利申请受理和批准量(2000年) 单位:项

地区   批准量合计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全国   95236      6177     54407     34652

东部   59231      3477     30282     25472

中部   14943      1268     10461     3214

西部   11299      1045     6679      3575

香港   1285       28       207       1050

澳门   13         0        1         12

台湾   8465       359      6777      132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再次来看政府部门属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及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2000年东部地区的自然科学技术从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为49.22%,其中科技活动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为50.03%。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部地区的自然科学技术从业人员仅为全国的28.00%,其中科技人员仅为全国的27.79%,比其人口占全国的比重还要低近一个百分点;在社会、人文科学技术方面,西部地区的科技人员仅为全国的23.26%,东部地区的41.01%;在科技信息和文献机构方面, 西部地区的科技活动人员仅为全国的16.68%,东部地区的24.44%(见表13)。

 

表13 全国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及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人员数(2000年) 单位: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第四,从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来看,虽然就西部地区的总量而言,与东部地区相差不大,但是分类来看,工程技术人员仅为东部地区的50.72%;科学技术人员仅为东部地区的50.75%;卫生人员仅为东部地区的62.98%(见表14)。这一方面表明, 西部地区的国有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不足,或曰竞争力差强人意;另一方面也表明,其在这一方面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表14 国有企事业单位年底专业技术人员数(2000年) 单位:人

地区     合计     工程技术人员 农业技术人员 科学研究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

东部地区 7693273     1707200     205440       49774         1259899

中部地区 6074039     1087462     198442       33445         989913

西部地区 5008594     865810      239159       25264         79348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最后,从各地区开发区建设方面来看,如果说199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新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支撑其发展的莫过于高新技术企业。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发展也同样如此。因此,考察经济增长,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考察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表15 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0年)

           企业数(个) 职工人数(人) 总产值(万元)   总收入(万元) 出口总额(千美元)

全国         20796     2350679       79419852     92092631     18581751

东部地区     13777     1298085       55629027     65093059     16816240

中部地区     3558      615983        14313480     15914695     1100643

西部地区     3461      436611        9447345      11084877     66486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由表15可见,2000年全国有66.25%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自治区,而西部地区则仅仅集中了16.64%;职工人数东部地区占了55.22%,而西部地区仅占18.57%;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和总收入,东部地区分别集中了70.04%和70.68%,而西部地区仅仅占了11.93%和12.04%;出口总额,东部地区集中了90.50%, 而西部地区仅仅占3.58%。这一方面表明,我国西部地区,比如兰州、成都和西安等地虽然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但是要把其真正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尚需要在制度的建设、观念的更新和管理的创新等方面,做大量而又细致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潜力还比较大。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还是从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进步方面来考察,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未来一定时期之内,西部地区能否克服或者消除这些差距,不仅事关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而且关乎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和进程。当然,在着力于缩小差距的全过程当中,我们必须重点研究这么几个问题:(1)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最稀缺的究竟是什么——人才、 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资金、技术,或者其它东西;(2)制约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或曰减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比如环境保护、人口的高增长、软环境、组织的合理化程度、资源的替代性以及进程等;(3)西部地区,尤其是贫穷地区怎样打破“低收入导致低储蓄率;低储蓄率妨碍资本增长;资本不足妨碍了在生产中使用机械,从而阻碍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生产力水平低下又造成收入水平低下。另外一些与贫穷有关的因素,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我加强。伴随着贫穷而来的是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低下,必然会使人们无法适应新的和不断改进的工艺技术”这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亟待于理论上的深化和实践方面的大胆探索;(4)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何在,其后发优势的发挥与对外开放(包括对国外和区域外开放,甚至包括西西合作与对民间开放)是什么关系;(5)入世后的西部地区产业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从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家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因此,西部地区应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进行产业的调整和升级;(6)政府必须推崇法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合同的有效性,并使其管制有利于竞争和创新。通过对教育、医疗、交通设施和信息化的投资,政府在开发地区人力资源过程中可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于其它领域——尤其是适宜于竞争的行业,政府应让给市场,由市场去完成,政府只要集中精力加强管理即可。

 

 

 

 

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202

【原刊页号】13~17

【分类号】F8

【分类名】世界经济导刊

【复印期号】200208

【英文标题】Russia's foreign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ZHANG Yang-zh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Lanzhou730020,China)

【标题注释】[收稿日期]2001-12-10

【作者】张养志

【作者简介】张养志(1964-),男,甘肃正宁人,博士,副教授,从事转轨经济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 经贸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内容提要】对外经贸体制改革是俄罗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方针是实行自由化。俄罗斯希望通过实施自由化战略来打破对外贸易活动的国家垄断制,建立市场经济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尽快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从1991年底开始,俄罗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外贸体制改革的法令和配套措施,并通过逐步规范关税制度来调节外贸活动,使其更加接近市场经济的要求。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外贸体制和外贸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严重背离国情的对外贸易自由化战略却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整个国民经济陷入了“出口能源和基本材料、换汇食品和消费品”的低级循环。为了消除自由化战略所造成的不合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俄罗斯越来越重视对外经贸活动中的国家调节。普京强调指出,必须吸取前一时期盲目自由化的教训,循序渐进的实现俄罗斯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加强进口管理,适度保护国内市场,实行进口替代;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把促进科技含量高和深加工产品出口、提高其出口比重放在首位。

【摘要题】各国经济概览

【英文摘要】The reform of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w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ussia's whole economic reform.The policy of this reform was to carry out the liberalization of foreign trade.Russia hoped to break the state rnonopoly by implementation of liberalization in foreign trade activities to develop its market and economic mechanism,to take its share in international trade,to combine its national market with an international one.Since 1991,Russia has established a series of reforming laws and has taken related measures to regulate foreign activities by standardizing its tariff system to meet the demands of a market economy.To date,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tructure and the pattern of foreign trade.But unfortunately,the strategy of liberalization went far beyond the capacity of Russia's national conditions.It brought about negative side effects on Russia's economy.It made the whole marketing economy fall into a lower cycle of "exporting energy and basic material,exchanging food and consumer goods."Therefore,in order to restructure the foreign trade commodity mix caused by the liberalization strategy,Russia has begun t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tate regulation in the foreign trade activities.President Putin has pointed out that Russia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previous blind liberalization strategy and integrate Russia's economy with the world economy step by step.Russia should also take such concrete measures so as to strengthen export management,protect the national economy,exercise important substitution,export high technological and processed goods,readjust the import and export product mix and make the proportionate increase of such exports the main priority.

【关键词】俄罗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国家调节

   Russia/foreign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state 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F75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2)02-013-05

 

   转轨以来,对外经济因素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了实质性的增强。俄罗斯已同包括独联体国家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在1997年俄罗斯的10个主要贸易伙伴中,德国占国家贸易总额的9.6%,乌克兰为8.2%,白俄罗斯为6.6%,美国为6.2%,意大利为4.5%,荷兰为4.2%,哈萨克斯坦为3.8%,中国为3.8%,芬兰为3.4%,英国为3.1%。然而,在俄罗斯对外贸易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同时,它却陷于深深的结构危机之中。从1991年起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余额变为顺差,以后便逐年增加。1993年外贸顺差160亿美元,1994年增加到198亿美元,(注:张晶.俄罗斯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J].世界经济,1995,(11):63.)仅1996年一年,俄外贸顺差额就已达300亿美元。外贸顺差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俄联邦预算用于进口补贴的压力,但外贸顺差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在国际贸易领域里的状况是正常的,因为缩减进口真正限制的是俄罗斯经济恢复所必需的商品(如高技术产品、机器设备等),而食品和其他轻工业产品则毫无限制地涌进国内市场并占据了统治地位。特别是外贸出口、外贸顺差的增加不是靠刺激出口生产取得,而是在生产全面下降时,以国内对能源、原料需求大大减少和不断缩减对独联体国家的出口为前提,因此,出口基础脆弱。从长远看,这种状况对俄罗斯是非常不利的,扩大出口仅仅是扩大了原料和能源性商品的出口,机器设备的出口反而下降。而且,俄罗斯采取了出口倾销的方式,一方面出口收入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美国和西欧以及亚洲部分国家目前已对俄罗斯的原料、煤油、铝、原木等进口商品征收了惩罚性关税的反倾销措施,因而俄罗斯的出口前景并不乐观。另外,从进出口贸易中所获得的财政性收入主要用于国家预算(几乎占整个预算收入的1/4),而不是用于投资。

   在前苏联时期,以自由可兑换的货币进行的国际结算仅限于同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之中。同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结算和支付使用的是转帐卢布。转帐卢布乃是一种不可兑换的区域性结算单位,仅限于执行货币职能。转帐卢布的购买力通过对外贸易价格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根据包含发达国家9种主要货币的“货币篮子”确定转帐卢布的汇率。而同诸如芬兰、前南斯拉夫、埃及、叙利亚、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印度、中国、朝鲜、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结算是以外汇清算的形式结算的。外汇清算乃是一种政府之间的相互冲帐协议。各国政府根据该协议相互冲销对等付款要求和提供价值相等的货物和服务方面的债务。通过分析俄罗斯在1990和1991年间的对外贸易平衡表,就会发现,1991年贸易额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同前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相互供货的急剧缩减所造成的(见表1)。

   

 

 

 

 

 

 

 

表1 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平衡表 单位:10亿美元

资料来源:(俄)盖达尔.俄罗斯过渡时期经济学[M].莫斯科:1998.843.

                                  二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地缘经济状况急剧恶化。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向东移动,失去了许多海港和交通运输线,结果使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供货对转口运输的依赖性大大加强。俄罗斯海上货运量的一半不得不通过其他国家的港口(首先是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来完成。俄罗斯对西方出口的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大部分商品都得通过从外国领土上穿过的管道、铁路和公路来运输。同国外、特别是邻近国家贸易经济往来明显减少。俄罗斯已经失去了过去在经互会国家和近东及非洲国家中的机器和设备、军工技术和其它制成品中独居霸主的往日地位。与此同时,俄罗斯还面临着被“逐出”近邻国家市场的危险。特别是在经互会解散以后,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俄同原社会主义国家(除中国外)的贸易量大大减少,它们在俄罗斯的出口中,由1990年的50.0%下降到1993年的25.3%,在进口中,相应地由50.7%下降到1993年的25.5%。而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下降更大,出口由43.2%下降到17.3%,进口由44.4%下降到11.3%;其次,亚洲地区在俄罗斯对外贸易结构中的变化很大。在这里,政治性的贸易——与蒙古、朝鲜、印度和叙利亚的贸易急剧下降,与进行改革的越南和中国以及“亚洲四小龙”的贸易大大增加;再次,俄罗斯的贸易流量主要转向发了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边。能够保证以自由可兑换货币进行支付,使这些国家成为最受欢迎的贸易伙伴(与东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在俄罗斯的出口潜力不断下降的条件下,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的这种变化有助于维持甚至于进一步扩大以自由可兑换货币进行支付的出口额。如果说1973年前苏联的出口收入约为1250亿美元、1983年为3000亿美元、1991年为2610亿美元的话,那么,在1992年当所有出口商品都是以自由可兑换货币结算的时候,俄罗斯才获得了4240亿美元的收入。(注:(俄)盖达尔.俄罗斯过渡时期经济学[M].莫斯科:1998.844.)在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现阶段,通过出口不仅能够获得国内短缺的外汇资金,而且也能保障国内企业的开工率和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由于国内的拖欠问题相当严重,许多产品仍把外部市场作为其主要销售对象。实际上,在所有竞争能力比较强的商品的生产量中,出口所占的比重呈增长趋势(见表2)。

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中最严重的负面问题是对外贸易交换的非工业化趋势日益加强。在俄罗斯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处于主要地位的仍旧是燃料和原材料。如在1995年,燃料和原材料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70%。这种出口结构说明俄罗斯的原料工业部门对外部市场需求的依附性不断增强。这种出口结构也对以输出原料为主的俄罗斯出口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原料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原料的国际市场价格又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例如,1993~1996年间俄罗斯燃料和原材料的出口因国际原料市场上良好的行情而快速增长,在此期间俄罗斯燃料能源产品在世界原料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为46.9%。而在1997年到国际原料市场行情恶化的时候,俄罗斯的出口便骤然下降。

与此同时,机器和设备的出口却不断下降。在前苏联时期机器及设备出口在其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几乎达到了25%,当然,其中大部分是对经互会成员国提供的。机器及设备出口的下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1990年相比,1991年的出口额下降了1/3。1992年下降的幅度有所放慢,与1991年相比,下降了9.3%。机器设备出口的下降是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在俄罗斯的对外贸易政策中,一开始就把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作为重中之重来对待,致使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发生了向西方发达市场的转变,俄罗斯在东欧传统市场的地位被削弱,而在1980年代末机器制造产品在东欧市场所占的比重为1/5。目前给工业发达国家提供的机器设备根本无法补偿在东欧市场的巨大损失。而且工业发达国家多数情况下感兴趣的是进口俄罗斯的原料和载能体,而不是其机器和设备;第二,无法正常地对其他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是推动俄罗斯及其设备走向国外市场的主要机制之一。1980年代末这种合作所占的比重大约占俄罗斯机器设备出口的1/3。在1992年,为了实施经济技术合作而提供的机器设备量与1990年相比,下降了1/4。以国家贷款形式提供的拨款急剧下降是设备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通过技术合作实现的设备出口的60%是对缺乏支付能力的国家提供的;第三,俄罗斯的价格自由化和对外贸易自由化政策大大地提高了输出原料和载能体的吸引力。原料出口商不承担推销其产品方面的巨额支出,而在出口机器和设备时这笔费用却是实实在在的。

另外,前苏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和军事技术出口国之一。在1980年代,俄罗斯的武器贸易占世界武器贸易的近42%。按武器出口价值,俄罗斯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以后,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前苏联时期华约组织成员国对武器的需求完全消失。联合国通过的有关决议禁止向伊拉克、利比亚和其他一些国家出口武器,而这些国家是前苏联最大的武器购买者。芬兰也停止了对军用飞机的购买。俄罗斯目前向国外提供的只有防御技术。因为俄罗斯必须严格履行核不扩散协议的有关条款,不允许出口有可能违背该协议的商品和技术。对俄罗斯来说,西方武器市场的大门永远是紧闭的。不仅如此,来自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乌克兰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这使俄罗斯的武器出口额减少了近1/3(1992年为27亿美元)。从1993年开始,俄军事技术和武器的出口有所增加。1993年为33亿美元,1994年为29亿美元,1995年为33亿美元,1996年为34亿美元。但在1997年俄罗斯武器和军事技术出口总值减少了7亿美元,1998年武器贸易总额仍下降,出口总值不足20亿美元。按价值指标和占世界武器贸易的比重,英国和法国都排在俄罗斯的前面。(注:(俄)В·安得里昂诺夫.世界贸易和俄罗斯外贸[J].经济与工业生产组织.1999,(3).)如今,俄罗斯大约向50个国家提供军事技术。各种型号的军用飞机和直升飞机约占出口的一半,火箭装置、反导弹防御系统、陆地武器等也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包括坦克、装甲汽车等。出口的还有海上军事技术。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历来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个别武器种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大量的武器储备能使俄罗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向外部市场提供武器。可以预料,在今后几年俄武器和军事技术出口会增加,1999年初多达70亿美元的武器产品订货量很能说明问题。

在改革进程中,俄罗斯的进口商品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食品和机器设备仍旧是进口中的两种主要商品。但是在1996年,进口中这两种商品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这说明现阶段的国家经济已完全陷入危机状态。农业生产的下降、与此有关的居民国产食品供应的恶化和许多工业部门原料的无法保障,导致了这类商品进口的急剧扩大。如果说在1989年用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进口商品不超过20%的话,那么在1996年它已超过了50%。1996年衣服和鞋子的进口比重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大多数该类商品是通过非官方渠道进入俄罗斯市场的。表3是俄罗斯的进口商品结构。

促使进口在俄罗斯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国内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而这是国内价格自由化政策实行的必然结果。很高的交通费用、很高的载能体支出和无利可图的信贷条件,致使国内市场上企业生产的主要食品种类的平均出厂批发价大大高于进口同类产品所花的费用。目前就黑色金属轧材、钢管、聚乙烯、轻型汽车轮胎、牛肉、动物和葵花油等产品而言,其进口产品的平均价格均低于向国内生产者购买的平均价格。另外,外贸自由化在活跃市场、解决商品短缺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生产的发展。由于通货膨胀严重,国产商品成本大大增加,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在质量上,都竞争不过进口商品,国家又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这也是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食品和轻工产品进口猛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铺天盖地而来的进口商品把脆弱的俄食品业和轻工业压得透不过气来。因此,尽管从1995年7月1日提高了进口关税,但许多商品的进口比重仍然很高,因为通过进口购买这些商品,不仅经济上比较合算,而且比较便宜。如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中,进口植物油所占的比重从1994年的15%提高到1995年的29%,动物油从21%提高到38%,肉制品从19%提高到24%。与此同时,在俄罗斯生产的普通及无线电电子仪器、常用电器、衣服和鞋类质量差品种少的条件下,国内市场上销售额中同类商品的进口比重也不断增加。例如,1991年进口电视机所占的比重为8%,而在1995年增长到60%,进口针织品所占的比重从15%增长到78%,鞋类从8%增长到82%。

   总之,目前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仍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俄罗斯经济学家指出,就当前生产和出口的部门结构而言,俄罗斯更像阿尔及利亚、赞比亚、莱索托等国家。这一状况显然与当前整个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水平及趋势不相适应,也与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不符。这一方面反映了俄除燃料和原材料之外的其它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对西方出口能力不高,创汇有限;另一方面反映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俄罗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进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相互制约产生的“自发性和退化性的反工业化趋势”。由于产业结构的低度化引起了商品进出口结构的低度化,结果依靠出口初级产品换取轻重工业制成品。这种低度化的进出口结构又促使产业结构向反方向调整,使俄罗斯参与国际分工滞留在浅层次和低水平上。(注:薛君度,陆南泉.新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17.)为了消除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因素,俄罗斯越来越重视对外经贸活动中的国家调节。俄总统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强调指出,俄罗斯必须吸取前一时期盲目自由化的教训,循序渐进地实现俄罗斯经济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加强进口管理,适度保护国内市场,实行进口替代。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改变“出口能源和原材料,进口食品和消费品”的低级循环,把促进科技含量高和深加工产品出口、提高其出口比重放在首位。由于以粗放的形式不断增加向外部市场提供原材料的潜力实际上已经枯竭,在未来俄罗斯只有通过机器技术性产品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来扩大出口。国家拟对国内的出口商提供有效的支持,希望总体上实现联邦发展出口纲要所规定的相关措施。俄政府为出口信贷提供国家担保义务并许诺,由国家参与的出口信贷和保险体系一定会充分发挥职能。这些措施有可能使出口的主要商品达到一定的水平,扩大加工的深度和改善向国外出口的原料和半成品的质量,促使出口有竞争力的机器技术性产品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在目前俄罗斯的出口商品结构中仍以能源燃料产品、其它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的情况下,要提高对外经济活动的效率,俄联邦政府应该积极支持企业和公司的对外经济活动,为企业出口合同提供担保和其它援助,帮助他们安排好同外国公司之间的生产销售协作,在国外建立进一步加工和销售所提供的产品的企业。特别是政府应采取行动对俄罗斯商品进入国外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保护本国企业在国外的利益,取消和禁止对本国出口商实行新的歧视性限制。

 

 

 

 

核心竞争力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202

【原刊页号】106~109

【分类号】F22

【分类名】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206

【英文标题】The core competence power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ofthe private enterprise

    LIN Jun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Gansu Politic Science andLaw Institute,Lanzhou 730070,China)

【标题注释】[收稿日期]2002-01-10

【作者】林军

【作者简介】林军(1964-),男,甘肃临洮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从事工商管理研究。甘肃政法学院 科研处,甘肃 兰州730070

【内容提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人力资源的开发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因此,民营企业必须面对国内外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一直重视不够,这是影响其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民营企业必当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以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摘要题】管理方略

【英文摘要】The core competence power of the enterprise is of greatimportance for its development,which is the base of former.The private enterprise must fac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competences of the market home and abroad,actively formingits core competence.It hasn'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humanresource,which i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its forming of the core competence.The private enterprisemust do something to develop the human resource so as to havethe core competece.

【关键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private enterprise/core competence/human resource/development/way

【参考文献】

    [1] C.K Parahal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79~90.

    [2] 朱克勤.浅议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能力的结合[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3] 年志远.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中的制度变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

    [4] 肖明忠,姚旻.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2001,(3).

    [5] 刘世锦.核心竞争力:企业重组中的一个新概念[J].中国工业经济,1999,(2).

    [6]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2)02-106-04

 

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族企业。民营企业如何面对新的市场变化,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并努力去精心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特色和优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一、民营企业必须培育核心竞争力

随着企业战略理论的演进和发展,继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到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理论之后,1990年美国著名战略家帕拉哈德和哈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理论——核心竞争能力理论(Core Competence Theory)。该理论逐渐成为目前被广泛认同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帕拉哈德和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达到“一组先进的技术的和谐组合”,而“先进技术”不仅仅是企业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本身,而且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是上述三者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能力结构,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反映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连带服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因此,我们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具有的令企业保持长期、连续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生产制造能力为龙头,通过反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连带服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的有机、互感作用而使企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它存在于企业的研发、生产及营销等环节和部门,沉淀于企业员工思想、企业经营的战略规划及企业文化之中。

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在竞争对手众多的现代市场中,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保持有利地位,必须要有明显优越于对手的竞争实力。否则,肯定会被市场淘汰。世界著名的企业无不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夏普公司的液晶显示技术、本田公司先进的引擎和牵引动力系统、因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芯片、麦当劳快餐公司的快捷服务和社会文化形象,还有我国著名企业如海尔集团、长虹集团、春兰集团、邯钢集团等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企业不断健康、顺利成长、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在其扩散效应的推动下,企业利用该战略性资源,不断扩大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产品生产将由单一迅速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

3.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战略性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是企业内部各种要素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在外部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企业以反应能力为基础,不断地就企业内部要素之间的匹配进行调整,尽量使人、财、物合理配置,逐渐形成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异质于其它企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今后生存与发展的“灵根”。

在我国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民营企业,但它们往往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都存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共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堪一击。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问题,而不是具体的战术,它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思路。目前民营企业没有树立和形成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及战略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许多民营企业往往从一些市场管理的漏洞、空隙,甚至从违法经营中来寻求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而不是从培育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来求生存谋发展。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要求必然会对这一经营理念划上句号。民营企业必须树立长期经营、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定为其完成初始创业后“二次创业”的主要目标,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寻找本企业的市场定位,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企业优势和特色。然后才能由单一的生产走向多元化的发展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国际化大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必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出局。

二、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企业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企业员工生产、管理积极性、创造性和其聪明才智的发挥。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力的网络结构,而这种网络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上的人力资源能力、效用的发挥大小,并且,这种能力的有机性决定了各环节能力大小的匹配和整合。如何把每个环节点上能力的大小进行合理的经济的分配,这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必须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为基础。

 企业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企业员工身体内的工作能力,它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科技水平,人力资源是具有能动性、高增殖性的特殊资源。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曾指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是死的东西,而人是积累、利用资本,开发自然资源,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人力资源视为第一位的、核心性的资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指通过人力资本的投资,使企业员工的技能、素质和科技知识不断增加的一种投资性行为。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反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连带服务能力的大小,均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状况。如果一个企业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目标。从根本上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员工的各种能力的匹配、整合过程,即使现有的人力资本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把短缺的人力资源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尽快地弥补起来。正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说:松下公司的口号是“企业即人”,“要造松下产品,先造松下人”。事实诚然如此。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有句名言:“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只要留下我的组织、人员,四年后,我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被列为美国企业界十大名人之一的IBM创始人华德森指出:作为一个企业家,毫无疑问要考虑利润,但不能将利润看得太重。企业必须自始至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公司的雇员并帮助他们树立自尊的信念和勇气,这便是成功的一半。

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相辅相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反过来讲,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企业中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民营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途径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人力资源的开发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面对国内外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民营企业必当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

1.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人类的经济技术形态也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经济是以人类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主要因素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人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资本是最主要的经济资源,人才、技术等经济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本来说,仅是企业生产资源的次要部分。然而,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并且在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质资本变得相对充裕,而企业中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和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却相对短缺。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员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企业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资源,谁拥有并且利用最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营企业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2.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形成企业民主、科学、公平的用人机制。现代化的生产要求现代化的管理,民营经济由小打小闹作坊式生产走向现代化的生产,必然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家族亲属或朋友老乡独揽企业产、供、销和财务的管理大权,业主个人独揽企业决策权,实行集权化管理。这种管理虽利于协调一致,齐心协力,但不利于企业引进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制约着企业员工生产、管理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不能实现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易引起企业产权模糊、人际关系复杂、劳资矛盾尖锐、企业内聚力衰减等问题。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发挥,抑制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意识,也不可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之后的私营经济,必须进行管理模式的转变,确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方式,这样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3.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努力建造一支团结进取、勇于开拓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中最宝贵的经济资源,要想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必须要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没有无用的人,只有无用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想方设法发挥企业每一个员工的特长和优势,最大程度地避免其短处和缺陷,顺势利导,因才施用。例如,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威廉·休利特这样总结惠普的精神:惠普之道,归根结底,就是尊重个人的诚实和正直。”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清楚,企业的每位员工都是带着自己的需要走进公司的,而只有充分了解和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才能有效地激励他们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将对员工的关心片面地理解为物质利益的满足而忽视了员工精神方面的追求,这是不对的。因为,金钱不是万能的,不能光靠金钱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质激励不能代替一切。其实,物质激励也存在自身的缺陷,美国管理学家皮特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它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正常开展和损害企业的团队精神,而精神激励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激励手段。民营企业经营者必须在物质激励的前提下注重对员工的精神激励,通过目标激励、工作激励、技术培训和学习激励及荣誉激励等精神激励方式,双管齐下,激励企业员工的斗志。

4.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抓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1)增加对企业员工的教育投资力度。众所周知,人们知识、技能的发展存在着“获得——运用——再获得——再运用”的规律。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存在着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工作,而民营企业往往不愿意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把对员工的教育责任推向社会和政府,普遍存在着“只用不教”或“重用轻教”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但从长期来看,它影响着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和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也影响着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民营企业应该通过自办业余技校或与高等院校联合等形式,积极主动地落实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2)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注重员工的健康保健工作。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不注重员工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造成了工人身体状况的恶化,直接影响着工人的身体素质和工作状态,进而影响着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这类现象在我国的新闻媒体上经常可见。工人身体素质的好坏是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物质基础。疲惫不堪、身体病残是不可能产生比较高的劳动效率的。因此,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员工,在工作中体谅、爱护员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士为知己者用”的效果。

5.围绕着人才的“进、选、用、育、留”等方面开展工作,逐步形成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主要是围绕着“进、选、用、育、留”等环节而展开。进:广开招才纳贤之门,根据企业目前和将来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招聘和储备各种人才;选:根据岗位的性质选拔适合的人才上岗;用:区分将才和帅才,知人善用,合理配置,优化组合;育: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员工自身的要求,对员工进行不断地培训、深造和再教育,培育员工多面手的能力;留:千方百计地留住企业急需的人才。例如,当前美国80%的企业都有科技人员培训计划,许多公司中要求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到大学接受培训,获得硕士学位。综观世界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公司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公司大学化,大学公司化”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在我国已初显端倪,如我国的春兰集团已经建立了春兰学院,集“产、学、研”为一体。

6.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工作作风、传统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和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好坏已成为考察企业经营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实现企业职工的自我控制,增强企业内聚力,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私营企业劳资矛盾比较尖锐,经常出现员工带走客户和产品市场,技术熟练工人跳槽,甚至有些员工盗窃企业资产等现象。这充分证明这些企业没有内聚力,而没有内聚力的企业肯定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私营企业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即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内聚力,改善企业劳资矛盾,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集思广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6

【原刊页号】65~69

【分类号】F8

【分类名】世界经济导刊

【复印期号】200202

【标题注释】综述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1)06-065-05

【作者】许菁

【作者简介】兰州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题】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论述与日俱增。然而,究竟何谓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起源于何时,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其根本动力何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里,仅将国内学术界的认识作一综述,希冀能够对此探讨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概念/起源/实质/动力

 

一、何谓经济全球化

    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以下18种认识:

1.蒲淳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是世界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整个世界经济趋向于整合的结果。(注:蒲淳.积极应对新世纪我国面临的三大挑战[J],求是,2000,(24).)

2.吴欣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注:吴欣.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N].人民日报,2000-02-01.)

3.褚鸣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发展趋势,主要指由于高科技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变小了,正在成为网络社会和地球村;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相互联系更紧,相互依存也更深了。(注:褚鸣.趋势与现实—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1999,(6).)

4.张国强、蔡立怀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运动,是一个过程,它是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于某种程度的一体化,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依存程度大大提高的过程;是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的过程。它也是各国经济普遍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及经济不同程度自由化的一场运动。(注:张国强,蔡立怀.经济全球化认识中需澄清的几个疑难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1999,(5).(6).)

5.雷达、查显友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跨国界延伸,形成世界市场,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当市场跨国界延伸的同时,客观上要求市场规则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调控手段的跨国界延伸,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一体化,如果经济一体化过程严重滞后于经济全球化过程,那么滞后的一体化就会成为全球化发展的桎梏。(雷达,查显友.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N].中国经济时报,1999-11-30.)

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报告中指出: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同时还有人指出: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注:路爱国.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2000,(5).)

7.路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商品、服务、资本流动的跨国界的交易活动以及技术的国际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增强。(注:路桐.从西雅图会议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矛盾[J].世界经济,2000,(2).)

8.张晓霞、吴若非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在贸易、金融、生产、投资、政策协调等方面超越国界和地区界限,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和充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注:张晓霞,吴若非.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J].云南社会科学,2000,(增刊).)

9.吕有志认为,经济全球化指的是生产要素不断走向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经济利益相互交错和各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日益走向一致的一种趋势。(注:吕有志.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00,(2).)

10.李勃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人员交往等,使得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注:李勃.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后发优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2).)

11.陈德照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注:陈德照.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1999,(3).)

12.OECD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藉以寻找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注:黄仁伟,肖樱林.试论全球化与资本流动的双重作用[J].世界经济研究,1999,(3).)

13.杨雪冬认为,(1)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过程;(2)全球化在理论上创造着一个单一的世界;(3)全球化是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4)现在的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除了全球经济初见端倪之外,没有出现全球政治体系、全球道德秩序或世界社会;(5)全球化是一个冲突的过程。国家、个人、各种各样的团体、组织以及不同的文化都涉及进来;(6)全球化是一个观念更新和范式(paradigm)转变的过程。(注: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J].国外社会科学,1999,(3).)

14.周春明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地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从而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相互依存度进一步提高。(注:周春明.试析对经济全球化认识的三大误区[J].科学社会主义,1999,(3).)

15.伍贻康、黄烨菁认为,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很高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注:伍贻康,黄烨菁.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2).)

16.袁冬梅、廖进中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贸易、金融、生产、投资、政策协调等方面超越国界和地区界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注:袁冬梅,廖进中.经济全球化与美国经济增长[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17.虞学群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间的广泛的普遍的联系和交往。即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使全球经济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这种发展态势和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就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注:虞学群.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区别[J].学海,1999,(5).)

18.滕维藻、张岩贵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分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生产、贸易全球化服务,但另一方面它又有其背离生产、贸易并进行独立运作的虚拟资本运动的特性。正因为其虚拟资本的特性,更应注意金融全球化对一国经济安全冲击的消极一面。金融全球化既是金融资本的全球范围扩张,又表现为多国间资金渠道的一体化。它所产生的前提条件,一是许多原先在涉外资本流通上相对较封闭的国家开放了本国的资本市场;二是金融交易的电子化。资本流通的虚拟特征使金融全球化比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走得更快更深入,覆盖的面更广。因此,金融全球化在加速国际资本流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更频繁的国际金融风险与危机。(注:滕维藻,张岩贵.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以及我国的相应措施[J].南开经济研究,1999,(5).)

二、经济全球化起源于何时

 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以下11种认识:

1.汉斯—海因里希·诺尔特认为,全球化可从公元13世纪谈起。(注:陈德照.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1999,(3).)

2.裘元伦认为,全球化早在欧洲“漫长的16世纪”就开始了;有人则认为,经济全球化至少已经持续了200年。(注:裘元伦.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J].世界经济,1999,(12).)

3.狄特玛尔·布洛克认为,迄今为止出现过两次经济全球化。第一次是在全球劳动分工基础上产生了民族国家,它起源于15世纪初,其经济基础是民族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的核心是标准化的大工业生产。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它的特点恰好与第一次相反,是全球化导致民族国家被削弱。企业不再依靠大工业生产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传统组合,而是取决于各种知识的组合。(注:狄特玛尔·布洛克.全球化时代的经济与国家[J].世界经济,1997,(12).)

4.韩德强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出现过五次全球化高潮:“人类从非洲的东非大裂谷出发,散布到全球各地,这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从各地的原始部落的交往中产生出部落联盟,这是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从部落联盟到大大小小国家的形成,这是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从许多小国家中产生出罗马帝国和中华帝国等覆盖广大地域的政权,这是第四次全球化浪潮;从哥伦布登上新大陆到波澜起伏的20世纪,这是第五次全球化浪潮。”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全球化急速推进时期,在这个短短二三百年的时期结束后,即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秦帝国,按当时的地理概念,即完成了全球化,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建立了统一的邮政和交通网络。”(注:韩德强.碰撞——全球化陷阱与中国现实选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雅克·阿达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将近1000年前始于地中海,并随着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而取得决定性大发展的过程的继续。(注:雅克·阿达.何竟,周晓幸译.经济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侯若石认为,近代经济全球化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现代经济全球化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注:侯若石.福兮祸兮?——经济全球化与大众福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7.李宗认为,世界经济从250年以前,即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开始形成以来,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只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进入全球化。(注:李宗.进入21世纪的世界大趋势[J].理论视野,2000,(2).)

8.翟芳玲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其初始阶段可以回溯到18世纪中期,也就是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后来,伴随着科技革命成果的不断运用,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但是,真正让整个世界感受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还应是在90年代。(注:翟芳玲.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的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0,(2).)

9.张五钢认为,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在19世纪是以武力扩张加商品和资本输出为特征的。随着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这个进程突然停止了。经过长期的准备和期待,20世纪最后20年,出现了以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自由化为动力的第二次全球化进程。(注:张五钢.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2).)

10.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不是某种条件或某种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注:Paulm.Sweezy,More(or less)On Globalization.MonthlyReview,Sep.1997.)

11.唐海燕认为,从历史上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进程确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并且经历了四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到18世纪。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原先各个相互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世界市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近代生活史。”由此第一次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趋势;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展开,尤其是由此导致的世界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输出的大规模进行,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国际市场的密网之中。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同时,由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新兴资本大国同老牌资本大国重新分割了世界殖民地市场,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殖民地国家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的全球化;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70年代。殖民地体系的瓦解、民族国家的兴起、国际分工体系的拓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迎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20年黄金时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得到进一步的推动,形成了以生产经营跨国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科技与产业梯度扩散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第四个阶段是19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冷战已经结束,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上,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使世界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都大大缩短,为全球性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手段,从而使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和前所未有的高度。19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以国际政治多极化和国际经济多元化为基础,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涵盖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领域,囊括世界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全部方面和全部过程的庞大体系。(注:唐海燕.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后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4).)

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以下9种认识:

1.陈德照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注:陈德照.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1999,(3).)

2.杨争光认为,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发展的机会,但也必然会因此而付出昂贵的代价。(注:杨争光.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战线,2000,(2).)

3.吕有志认为,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个跨越国界的经济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因而,它势必要逐渐减少国家干预,甚至交出部分经济决策权,许多经济问题也将由全球协调和仲裁机构去解决和实施。由于有些经济活动要绕过国界直接进行,从而使某些国家的经济主权形同虚设。(注:吕有志.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00,(2).)

4.李慎之认为,从本质来看,“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全球发展的产物,是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化”的过程,其产生根源在于资本积累的内在冲动,它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而并非是近期才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注: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J].太平洋学报,1994,(2).)

5.褚鸣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十分现实的事情,它的实质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次产业结构调整,不但表现在一些产业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投资和贸易比较开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经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从而给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注:褚鸣.趋势与现实—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1999,(6).)

6.陈德照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与封闭的社会相比,社会的开放是人类的一种进步。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注:陈德照.经济全球化:实质、规律、特征、误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2).)

7.翟芳玲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而资本全球化是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实现的,所以资本全球化的枢纽和杠杆是金融全球化。(注:翟芳玲.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的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0,(2).)

8.杨雪冬认为,全球化的实质不是一元化而是多元化,不是资本主义的普遍化,而是多种文明的共存。(注: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J].国外社会科学,1999,(3).)

9.当然,学术界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正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注:陈德照.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1999,(3).)

四、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何在

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以下5种认识:

1.褚鸣认为,经济全球化最根本的动力离不开资本的扩张性和利润最大化。一些西方学者在解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时,总是以资本主义发展和建立初期为出发点。如果他们的设定成立,那么经济全球化也可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延伸。这样说的理由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列强虽然已把世界瓜分完毕,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还不能说是世界性的生产方式。少数西方国家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大多则仍沿用原有的旧的生产方式,也有一些殖民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20世纪中叶以后,这种状况开始改观,发达国家除了通过跨国公司相互投资外,还把发达国家国内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移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开始加快。(注:褚鸣.趋势与现实—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1999,(6).)

2.路爱国在综述经济全球化问题时指出,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或者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竞争的加剧等等均可看作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进行全球贸易和生产的跨国公司以及控制全球资本流动的大财团等,被看作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注:路爱国.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2000,(5).)

3.李晓、张显吉认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卫星通讯、传真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开通,使得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国际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注:李晓,张显吉.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刍议[J].世界经济,1994,(4).)

4.杨雪冬在评述西方学者的全球化的概念时指出:从经济角度,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这种经济全球化是自由派经济学家心目中经济发展的最终和理想状态,也是众多跨国公司希望的结果。这种认识把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市场的发展,从而在理论上把国家推到了全球化障碍的一面。(注: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J].国外社会科学,1999,(3).)

5.程燕认为,资本制度是一种“全球性”的制度,一旦有了根基,它就会难以抑制地在内部增长壮大,并不可遏止地向外部蔓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的力量。(注:程燕.经济全球化与观念更新[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6).)

另外,学术界还有其他一些认识。如(1)陈宝森和龙永图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各国的跨国公司或者企业,它们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最后发展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个历史过程也反映了生产力的不断扩张;(2)罗肇鸿认为,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动因是这些因素的结合:分工的深入和市场的扩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跨国公司的发展;(3)薛荣久把世界生产力看作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把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发展看做推动力,或者把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看做经济全球化的“源泉”等等。最后,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带动的科学创新被看作新的知识经济的基础,有人认为这使竞争优势中例如技术、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传统因素的重要性下降,智力成为全球经济中财产的新形式和创造财富的基础(Handy,1994)。(注:路爱国.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2000,(5).)

 

 

 

 

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研究综述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202

【原刊页号】31~35

【分类号】F10

【分类名】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208

【英文标题】A general survey on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LIANG Ya-min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Lanzhou 730020, China)

【文章日期】2001-12-30

【作者】梁亚民

【作者简介】梁亚民,兰州商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梁亚民(1960-),男,陕西长武县人,副教授,从事统计学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将理论界近年来关于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讨论情况,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意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等方面作了综述。

【摘要题】经济增长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makes a general survey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tate of discussion about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academic spher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significance, the measures and the system of evaluating index of improving e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关键词】经济增长/增长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economic growth/improve quality/evaluating index/a general survey on research

【参考文献】

    [1]钟生坦,黄铁苗.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4)。

    [2]罗建国,伍娟花.经济增长质量统计[J].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9,(26)。

    [3]王文博.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1)。

    [4]贺正清,龚江南.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统评价[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

    [5]钱志新.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核心[J].江苏企业管理,1999,(3)。

    [6]李岳平.经济增长质量评估体系[J].江苏统计,2001,(1)。

    [7]钱津.关于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析[J].当代财经,1999,(6)。

    [8]王利,张炳发.关于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的探讨[J].技术经济,1999,(8)。

    [9]王家新,乔均.工业经济增长理论界定及度量方法探析[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7,(2)。

    [10]龚江南.对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因素的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2)。

    [11]洪银兴、沈坤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0,(2)。

    [12]杨长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的六大向度[J].福建论坛,2000,(1)。

    [13]夏兴园,杨长友.知识短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问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0,(2)。

    [14]肖红叶,李腊生.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1998,(4)。

    [15]洪银兴.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J].管理世界,1999,(4)。

    [16]文兼武,余芳东.经济增长质量的中外比较[J].统计研究,1998,(5)。

    [17]肖红叶,罗建朋,李腊生.经济增长质量的显示性判断[J].南开经济研究,1998,(3)。

    [18]张台秋.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思考[J].江淮论坛,1998,(1)。

    [19]赵惠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1)。

    [20]万子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J].统计与决策,1997,(12)。

    [21]许进,程志朋.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J].统计与决策,1996,(12)。

    [22]齐平茹.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J].经济纵横,1996,(6)。

    [23]梁小民.增长靠制度[N].光明日报,2001-02-22。

    [24]曾牧.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N].中经网,2000-03-21。

    [25]刘国光,沈立人.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20。

    [26]郭克沙.工业增长质量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2。

    [27]钟学义.增长方式转变与增长质量提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9。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2)02-031-05

    

近年来,围绕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广大理论、实际工作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内容涉及到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意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等。本文拟对讨论情况作一综述。

一、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问题是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讨论中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种: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增长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而没有效益的经济增长是谈不上质量的。因此,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为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由此,可将经济增长质量定义为:一国经济活动整体在资源配置和满足社会需要上的优劣程度。它不仅包括生产能力和效率的提高,而且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如生产能力的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均产出量的增加,人民生活的改善等。

2.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应从经济增长的源泉出发。由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可分为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因此,经济增长可以视为资本品积累、用于生产产品劳动的增加及技术进步的结果,其中,资本品积累和劳动数量增加只能引起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而技术进步才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

3.经济增长质量的规定性应包含: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增长的稳定性;物价涨幅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总供需大体平衡;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经济效益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4.经济增长质量主要体现在增长方式和增长轨迹上。前者指的是粗放经营还是集约经营,后者指的是平衡增长还是非平衡增长。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经济结构比较合理、基本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就可以视为经济整体素质较好。经济增长质量,实质上是在一定的经济增长阶段,由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整体素质、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反映的经济增长的优劣程度。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过程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可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协调性;内涵为主;避免通货膨胀;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主;各地区、各阶层的人们普遍受益。

5.经济增长质量就是经济增长的效率,就是对经济增长有效性的衡量。如果经济增长是一种提供经济物品能力的增长,那么,经济增长的质量就要考察这种能力的增长是否有效地引起经济物品的增加。

6.国民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国民经济增长是否能形成新的、被市场接受的生产能力。即判断经济增长是否具有质量,一看生产能力是否为新形成的,二看其生产能力能否被市场所接受。

7.经济增长作为一个动态指标,对于其质量的衡量,既要立足于速度数量本身,看其对应的经济内容,也要充分反映其动态特征。因此,对经济增长质量可从稳定性、协调性、持续性以及增长的潜力等方面加以衡量。

8.经济增长质量的含义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首先必须是增长的,至少在数量上是增加的,只讲质量不讲数量的增加则不能称为增长;二是以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前提,在数量增长的前提下,要提高增长质量,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否则不可能实现经济质量全方位和快速地提高;三是要考虑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讲质量,既要满足当代人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不应使人类后代失去发展基础。因此,经济增长质量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集约型增长方式下经济活动满足社会需要及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效益。

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应包括增长速度、经济效率、经济稳定、经济结构与环境质量五个方面。

10.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对它的评价应该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来说,是指一定时期经济发展过程和结果是否达到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相应程度;从主观方面来说,是指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满意程度。由于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主客观综合标准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

二、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意义

 我国提出要在“十五”期间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意义十分深远和重大。

 第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我国“九五”之初就提出了要完成“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许多内容,其核心就是要将我国长期存在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过去长期处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数量满足,因而生产者把数量扩张放在首要位置。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数量已经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质量的要求自然提高,党中央及时作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决策。因此,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质就是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种力量的总和,经济质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经济实力是否强大,不仅在于经济总量多,更重要的在于质量好,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尤其如此。只有高质量的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只有高质量的经济,才能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只有高质量的经济、先进的科学文化,才会有先进的载体;只有高质量的经济,才能有真正强大的国防。因此,要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第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现代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质量是竞争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争出去,即只有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劳务才能打入国际市场。长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因质量不过硬而遭致巨大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质量竞争是我们遇到的最严峻的挑战;二是争进来,即经济质量的提高,特别是环境质量的改善,就能赢得更好的国际声誉,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经济质量,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解决我国经济过剩问题的需要。“九五”期间我国出现的经济过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经济过剩,主要表现在许多产品的质量差,消费者有钱不愿买也不敢买;市场疲软,但高质量的产品仍然短缺;近几年的经济虽然过剩,名牌产品销路却相对比较好。因而要解决过剩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第五,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对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看,提高产品质量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因而质量好也就意味着数量多;其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可以减少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以人的和谐相处为前提,而服务质量的提高则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第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随着经济过剩现象的出现,人们的需要在数量上已基本满足,现在需要质量上的提高。如无公害、有益健康的绿色食品,高质量的高档消费品和住房,安全、舒适的旅游,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生活环境等。这些都只有通过提高经济质量才能实现。

三、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

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采取以知识为重心的整体推进策略。这种策略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建立知识与制度并存、知识先行的双重动力机制;二是坚持以知识经济为导向、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发展道路;三是加强在教育、科技、制度、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扩大知识存量,迅速提高知识更新能力,充分发挥知识的效用。

第二,从供给角度着眼,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提高投入产出质量;二是要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质量;三是要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四是要提高生产要素再配置质量。

第三,从需求角度分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途径是扩大有效需求。具体讲就是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扩大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增长质量,至关重要的是培育出良好的市场主体,为此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包括竞争制度、信用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第四,调整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举措。我国当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是生产力布局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问题成了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性问题。结构调整首先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其次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再次要以西部大开发带动地区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

第五,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创新分三个层次,即产业层次、企业层次和产品层次。产业层次的技术创新,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高新技术化(即以高新技术提高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两个方面;企业层次的技术创新就是要解决好需求导向还是竞争力导向的问题,技术创新主要应是在主导产品上创新,要使主导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技术,这样就抓住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机构问题;二是人才问题;三是资金问题;四是中介服务机构问题。

第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运用竞争机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二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三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强化管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四是加强经济质量法制建设,运用法治力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五是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第七,突出知识创新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然要求。新增长理论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在当代决定经济增长的物质因素、技术因素已经弱化,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的作用正在不断强化。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知识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这方面需要加强。

第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扭转资本的低速低效循环局面,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综合物耗水平,提高社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关于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

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是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性问题,也是近年来讨论最多的问题。

1.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应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指标为经济增长率变动幅度;二是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指标为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占全国总平均工资的比重;三是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四是经济增长的潜能。可以用资本产出比、投资率等指标加以反映。

2.测定经济增长质量体系可以归结为六大向度。一是经济福利。包括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二是激励机制。包括意识形态、经济制度、经济要素数量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三是技术创新。主要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有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如何、以及技术创新的种类;四是供求结构。可从总供给结构和总需求结构两方面进行考察;五是增长率、利润率和生产效率;六是稳定性。现实增长率等于潜在增长率是经济增长保持稳定的根本条件。

3.衡量经济增长质量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主要指标有: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农业耕地面积、每公顷化肥施用量、环境污染资金使用额、能源利用率等;二是从经济增长方式角度分析。可用生产要素贡献率指标来评价;三是从金融状况来分析。用国债发行量、货币发行量、外债规模等指标来反映。

4.对于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经济物品的测度,包括物质财富(总产值、工业产值、农业产值等)、人力财富(总人口、劳动人口、每万人大学生数、每万人医生数)、环境财富(水资源数、土地资源数、林木资源数、矿产资源数、通货膨胀率、污染率、犯罪率等);二是对提供经济物品能力的测度,包括人力资本(教育资产、科技资产、医疗资产)、物质资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社会资本(管理资产、国防资产、环保资产)。

5.经济增长质量可以用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系数加以反映。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增长中有多大份额是新形成的被市场接受的生产能力的宏观经济分析指标。测定这一指标,需要先确定国民经济增长率,然后确定投资性增长中市场创新增长的贡献率,以市场创新增长的贡献率除以国民经济增长率,即得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系数。

6.经济增长质量可用六大类25项指标衡量。一是增长源泉。包括全要素生产率、R&D占GDP的比重标;二是稳定性。包括经济增长的波动系数和通货膨胀率指标;三是经济结构。包括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技术密集型工业增加值占的比重、一国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贸易依存度、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科技人员所占比重等指标;四是经济效益。包括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人均利税增长率、万元GDP能耗、物耗增加值率、新产品产值率指标;五是社会效益。包括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指标。六是增长代价。包括GDP中环境污染损失的比重、GDP中生态环境破坏的比重、GDP中自然资源浪费的比重等指标。

7.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可在对现行经济增长统计指标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包括七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水平。用绿色GDP或人均绿色GDP指标;二是经济增长效益。指标包括综合要素生产率、百元增加值消耗的能源。投资效果系数、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资本贡献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劳动贡献率、资金产值率、资金利税率等;三是产业结构程度。指标有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及比例系数、新型工业产值比重、技术密集型产值比重等;四是人民生活状况及社会保障。指标包括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五是通货膨胀程度;六是失业程度。指标包括失业率、就业率等;七是环境污染程度或生态质量统计。指标包括环境污染率、环境治理成本等。

8.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可从七个方面构造。一是反映集约型经济增长程度的指标,包括集约增长率(集约度即生态GDP)、单位经济增长率增加的生态GDP;二是反映投入产出质量的指标,包括万元生态GDP消耗的能源、社会总资金总值率;三是反映生产要素组合质量的指标,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程度,劳动生产率;四是反映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指标,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即:经济增长率-∑(要素的投入增长率×要素产出率弹性系数);五是反映提高生产要素再配置质量的指标,用国民储蓄投资系数(固定资产总投资率÷国民总储蓄率)来反映;六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稳定程度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波动幅度(本年经济增长率-上年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波动率(经济增长波动幅度÷上年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方差等;七是反映市场创新生产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系数(市场创新增长的增长率÷国民经济增长率)。

9.经济增长质量可从六个方面用17项指标进行评价。一是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包括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二是反映经济效率的指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单位GNP能源消耗;三是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包括科技进步贡献率;四是反映产业结构及协调度的指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产业协调度;五是反映经济的稳定程度的指标,包括经济波动系数(用标准差系数)、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六是反映环境保护与环境质量的指标,包括环保费用占GNP的比重、森林覆盖率、国土面积沙漠化程度、单位GNP“三废”排放量、“三废”处理率。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经济分析与制度设计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5

【原刊页号】51~55

【分类号】F2

【分类名】农业经济导刊

【复印期号】200203

【作者】聂华林/贾登勋/任海军

【作者简介】聂华林 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贾登勋/任海军 兰州大学法律系 甘肃 兰州 730000

【内容提要】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农村土地承包权期限和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后,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且出现一些逆政策现象。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其经济性质和法律性质两方面。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创新突破,对于我国转型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并产生深远影响,但在现实运作中仍存在一些制度冲突。有关部门、地方制定修订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时应对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具体运作制度予以重视,使之在微观上更具现实操作性。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权/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产权/物权/债权/农业和农村经济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农村土地承包权期限和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后,并未出现所预期的如改革初期农民获得暂时使用权时那种热情高涨的局面,许多地区,特别是东南平原地区的农民不仅不想续签合同,而且大量废弃耕田,土地使用权亦出现买方市场。与此同时,理论界对国家这一农村重大政策的出台也呼应甚微,尤其是对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分析和制度设计,很少有为之付梓笔墨。(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目录、索引)[J].2000,(1~12),2001,(1~6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逆政策的现象呢?笔者在此试图从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性质、意义、现实冲突及制度设计几方面,作一初步探讨,藉此抛砖引玉,求教于各界同仁。

一、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性质

中国当前整个农业经济的特点是:农村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农民收入进入低水平增长阶段,农产品低价位徘徊,增长点不明显,农民增收进度缓慢。对此中央也相应调整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重点抓好结构调整,使农业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主要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并且以此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注:温家宝.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J].求是,2000,(4).)同时,另一不争的事实是我国人均耕地从1952年的2.8亩下降到1996年底的1.16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左右,而且耕地面积近年仍以年均500万亩的速度递减。(注:倪志选.我国可持续农业的路径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7).)这里有环境恶化的原因,但更有一些经济因素作梗。为此党中央及时调整了农村土地政策,延长了农村土地承包权期限并突破了农地使用权不可转让的限制。(注: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目前,在农村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的期限问题解决后,土地权利的广度和实现问题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先对农地使用权转让的性质进行理论定位,以夯实其制度设计的基石。

1.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经济性质。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是在农村土地承包权基础上衍生的一种制度,所以对农地使用权转让的定性必然与农地承包权的定性不可隔裂。

 (1)农地承包权属于产权(所有制)制度,农地使用权转让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其中公有制有两种所有权形式:国家所有制和(城镇和农村)集体所有制,而农地承包(权)制度正是我国这种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一种具体产权构成形式和组织形态。这里需要阐明的是所有制和产权(所有权)是同一种经济关系的两种不同角度的表达方式,并没有实质的区别。(注: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9.)而农地使用权仅是农地产权的一项权能,所以农地使用权转让仅是产权(所有制)的一种运作或实现形式。它可以服务于不同的产权制度,但其性质取决于它所依附、服务的产权制度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背景下,它是土地私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而在我国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它则是维护公有制、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保障农地保值增殖的有效实现形式。所以允许农地使用权的转让,决不是私有化,更不是私有制,而是新时期中央在科学理论定性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为促进资产流动、重组和提高公有制经济实际控制力,而采取的一项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

 (2)农村土地承包权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属于经营权的范畴。农地承包(权)制是属于公有制、所有制的范畴,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过分强调公有制的社会功能,而忽视其经济功能,所以对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具体运作方式予以一定限制,过分地将之与所有制的社会功能粘结在一起,也即与公有或私有等社会经济制度捆绑在一起,那么自然形成的格局是农民利用自己承包的肥沃土地先富起来是合理的,而不允许他人(非承包人)与承包农民共同利用土地勤劳致富,认为这样,承包农民就成了坐食渔利的地主或资本家。其实这与我们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是相悖的。只有坚持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才能突破这种思想束缚,在理论上正确界定农地使用权转让的性质,即:是附属于农地承包权的一项经营权内容,是农民仅把使用权转让给其他非承包人,而保留其承包权,也是新时期两权分离理论在农村土地利用中的制度设计。

 (3)农村土地承包权属于社会经济制度范畴,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属于经济运行范畴。如前所述,农地承包权是一种产权、所有权(制),构成了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构成之一;而农地使用权转让则属于经济体制(经济运行)范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运行机制的一种,即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调节手段和制度设计。关于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关系,早已达成共识,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2.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性质。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定性,也必然要与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法律性质结合在一起,因为农地承包权是使用权转让的前提与基础。

 (1)农地承包权是物权抑或债权。关于农地承包权的物权性(他物权和用益物权),我国法学界已基本达成一致(注:佟柔.中国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273.王家福,黄明川.土地法的理论实践[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57.崔建运.房地产法与权益冲突及协调[J].中国法学,199 4,(3).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社,1999.362.王利明.民法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208.刘心稳.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390.),而且历史上各国立法、司法及法学理论大都将这种土地权利界定在物权范畴(注: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条第二款。)。但也有专家学者提出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属于债权性质。(注: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705.中国物权法研究课题组·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基本思路[J].法学研究,1995,(3).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权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0,(1).)笔者在此采纳物权体系观点。因为,依据前述农地承包权的经济性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地承包权的内容尽管是以承包合同为基础,而非法律确认或授权,而且具有一些债权的特征,但其从本质上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即所有制、所有权(产权)的范畴。因此,农村土地承包权应属物权性质,即属于他物权和用益物权;而承包合同仅是这种他物权的一种继受取得方式。因而农地使用权的转让权是农地承包权(他物权)的一项固有权能。

(2)农地承包权的转让、转包与农地使用权转让的关系。以往法学界都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与转包比较解析,并且认为两者都可以在征得集体经济组织(发包人)同意后转包或转让给第三人(注:参见⑥佟柔.1990.274.张俊洁.1997.414;彭万林.1999.363.),且有法律依据(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5条.)。笔者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认的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实质上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而非转让,即:承包人转让使用权(部分承包经营权),由第三人向转让人(承包人)履行义务,再由转让人向发包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履行义务,由第三人和转让人共同承担承包风险。

 (3)农地承包(合同)与农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均是物权行为。尽管农地承包与使用权转让均须采取书面合同的方式确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但从本质上讲均属于物权契约(注:孙宪忠.不动产物权取得研究[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三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61.),是民事主体以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或消灭为目的,依法定方式(登记或交付)为物权变动标志而发生的法律行为。所以在实践中,两者内容均须以物权制度为基础,而不能简单地用合同法规制。

 (4)农地使用权受让人的权利与地上权、永佃权的关系。对地上权和永佃权,《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已有规定。农地承包人,特别是农地使用权受让人的权利与地上权、永佃权极其相似,如受让人对在农地上建造的防护林、灌溉设施等是否享有所有权及转让期届满后如何处置的问题。但是农地使用权受让人的权利与永佃权、地上权仍存在质的区别。因为农地使用权转让的内容及效力取决于农村土地承包权(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及内容,而永佃权与地上权则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权可以转让)基础之上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制定新物权法时,应对此问题予以充分考虑,给予可操作性的相应制度安排。

二、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现实意义及制度冲突

通过上述对农地使用权转让的定性梳理,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制度创新突破对于我国转型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并会产生深远影响。农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对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可以根植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本文主要从宏观层面上论述其特殊作用。

1.丰富和发展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中央明确强调要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注: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目前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战略决策是:一方面,在工业城镇领域逐步缩小国有资本的份额和范围;另一方面是长期稳步地巩固和提高公有制经济的实际控制力。所以,通过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创新与运用,可以盘活广大农村土地资产,促进农地增殖,从而提高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保障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的情况下实际控制力稳中上升。

2.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完备及土地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首先,我国的市场应是公开、全面的大市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备除了要求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的建立健全,还要求更高层次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健全,如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技术市场、资金市场等。目前我国城镇土地市场已初步建立,而农村土地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将会成为农村土地市场建立发展的直接动机和诱因;其次,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也是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必要条件。现代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农业的生产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商品化程度很高(注: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40.)。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条件之一就是各种商品以市场为导向,能够自由、充分地流动。所以只有通过农地使用权的充分流转,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农民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3.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从“小农生产方式”向产业化、集约化的转变和加快农业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发达国家农村经济的特点也表现为专业化程度高,规模经营占主导,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乡村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农业管理实现了宏观上的法制化和信息化,微观上的企业化和自动化(注: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34—436.),简而言之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生产产业化、集约化、工业化和农村建设城镇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又是其主要标志。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促进改变传统的“粮食生产型”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农业,如海洋农业、工程农业以及较高使用或观赏价值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等“三产”农业,从整体上实现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促使农民从综合型向专业型转变,既为农业集约化、工业化经营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又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提供就地取材的劳动力资源,使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农村城镇”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专业化人才。

4.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和农业国际化,迎接入世后农业和农村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入世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从近期和整体上分析,是威胁大于机遇。因为加入WTO后,我国将要取消对主要农产品进口实行的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农产品加工业被真正推上国际竞争舞台,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却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注:徐景峰.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0,(4).)。另外在农业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资金实力,特别是农业管理、规模经营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严竣的挑战迫切需要我国开放农村土地市场,加速农地使用权流转,以此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工业化,从而提高农地资源的市场配置收益率和规模经济收益率。

5.对实施开发大西北战略尤为重要。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到我国地缘的四分之一,而西北地区又以农村土地占绝对面积,且较之其他地区生态地质条件更为恶劣、农民收入低、贫困地区云集、扶贫难度最大。所以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作用对西北地区更为突出:一方面,通过农地使用权的转让和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促使西北农民(户)兼业行为的发展,使农民在解决温饱和摆脱“靠天吃饭”的威胁后,逐步从综合体力型农民转向专业技术型农民;另一方面,通过大胆借鉴东南沿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办法,实现土地相对集中,利用国家政策倾斜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并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技贸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办法,最终实现西北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提高西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在上述表彰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关注到这一制度在现实运作中的一些制度冲突,择其要点主要有:

第一,农村土地制度立法(尤其是民事立法)不足,无专门规范农村土地财产关系的法律法规,某些事实得不到法律确认或无法律基础。如农地使用权转让中的主体地位、权利义务、受让人资格是否限定(如城镇居民、外商投资者等能否成为受让人),是否可再转让等问题。

第二,农地承包合同与使用权转让合同及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无法律规制。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中都无明确详实规定,导致当事人合同行为成本过高和任意性太大,同时提高了解决司法纠纷的难度和成本。

第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迟缓不配套,特别是农地资源(本)流转市场根本不存在,一方面导致农地资源出现买方市场,另一方面湮灭了农村土地资源充分流动的效益。

第四,随着农村集体经济中股份合作制、合伙制的发展,农民是否可以以土地使用权出资的问题,无法律依据。民法通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三资”企业法中均无规定,且我国民商法中尚无法定股份合作制这种民商事主体类型。

第五,要实现农地资源流转的效益和作用,离开地方各级政府仅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调控,真可谓海市蜃楼。目前,政府在农地使用权转让中的地位、职责、作用,既无法律规定又无政策依据,这就使得其在依法行政与发挥调控管理作用之间进退维谷。

总之,上述制度冲突将成为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桎梏,并最终制约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步履。

三、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制度设计

综合上述农地使用权转让的性质、意义及制度冲突,笔者试图提出几点具体运作的制度设计,以期有关部门、地方在制定修订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时予以重视,并使之在微观上更具现实操作性。

1.在民事法中确立农地使用权转让中当事人的主体制度。主要包括:(1)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人是农村土地承包人而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让人是包括本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其他农民、城镇居民、企业及外商投资者在内的广泛民事主体,但对其共同的规制是商事主体资格的限制和土地用途投向的限制(注:关于商法对商事主体资格的限制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关于土地用途投向的限制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至第六十五条.);(2)明确受让人可以再转让,但必须征得出让人的同意和不得改变原合同约定的农地用途,而且一旦再转让,受让人则退出原转让合同关系,由再受让人代其履行义务、享有权利。至于再转让是否有偿,法律可在所不问。

2.在有关财产法,特别是物权法中确立农地承包权及使用权是一种财产权、他物权,并且明确农地承包及使用权转让是一种物权行为,均须同时具备登记和交付,使农民树立其农地承包权及使用权是一种法律确认并保护的财产的意识。主要包括:(1)在制定和修订相关民商法时,明确规定农民可以以其所承包农地的使用权入股组建农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公司),并以此为限享有权利、承担义务;(2)对这种他物权的内容明晰化,重点是可以吸收我国台湾地区有关地上权、永佃权的内容,明确受让人对其在受让农地上营造的建筑物、农业基础设施、竹木等享有所有权及转让期届满后受让人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等;(3)修订《担保法》中农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规定(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七条.),允许农民可以以其农地使用权抵押来筹措农业生产资金,使农地使用权可以成为担保物权的标的。

3.制订格式合同来规制农地承包及使用权转让行为。这也是其制度设计的重点。鉴于全国此类合同的数量之巨及提高司法办案品率的需要,国家应着重运用合同制度来调整这种法律关系。首先,应修订合同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与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类型,使其上升为有名合同、定型化合同,并且在性质、基本条款、订立程序方面定型化,从属于民事合同的一般规定;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制订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转让的格式合同(注:任海军.论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规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在强调其遵循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上,一方面明确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重点法定(强制性法规)农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农地承包合同发包方的违约连带责任。

4.明确政府在农地承包与使用权转让中的职责,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对农地使用权转让的调控、管理作用。这是发挥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效益的关键。主要涉及:(1)结合各地区实际与产业政策,制定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具体实施办法。《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协调,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使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包括土地利用方向管制、土地用途转用管制、土地利用程度管制、土地利用效益管制。(注:程久苗.试论土地用途管制[J].中国农村经济,2000,(7).)各级政府对农地使用权转让的管理,主要应当以土地用途管制办法为核心来实施;(2)加速建立培育生产要素市场。由政府斥资建立县、省、全国三级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除建立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以外,还应综合配套建立农业信息市场、农业技术市场、农业劳动力市场、农业资金市场等,为农地资源高效流转提供场所和服务;(3)建立健全农地评估和招标投标的机构与制度。政府应借鉴大中城市的成功经验,在县或乡一级政府设立专门的农地评估机构或人员,对转让使用权的农地进行评估,协同国土管理、税收部门共同规范监管农地使用权转让行为。同时在农地使用权转让中引入招标投标机制,例如修订《招标投标法》,规定凡一次性转让10亩以上农地使用权的,必须通过招投标进行;(4)在受让人进行农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应在税收、贷款、规划、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受让人改善提高农地的品质和价值。同时进一步放开农产品价格体系,引入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一个统一、多层次、多品种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另外,新闻媒体应更多地为农地资源流转提供关注和服务,例如可在电视等媒体中开辟农地信息市场专栏。

5.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更应大力发挥农地资源流转的作用,大胆地结合地域实际进行制度创新。例如甘肃省这种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边际地区、生态脆弱区、重点扶贫(三类)地区,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地方法规时,应一方面对其耕地使用权转让的用途进行必要限制,即必须用于“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特殊项目,如扶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改善工程、旅游开发项目等,可以积极运用BOT投资方式引进外资,以提高农地承包权的价值和使用权流转的效益。

总之,对于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这一突破创新,各界应予以高度关注并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大胆探索实践,通过农地使用权的高效流转,提高广大农村土地资源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新增长点。

 

 

 

 

试论国有批发商业的营销模式创新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202

【原刊页号】100~102

【分类号】F51

【分类名】商贸经济

【复印期号】200207

【英文标题】On the creation of new marketing patterns of State-owned Wholesale businesses

    XIANG Jun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Lanzhou 730020,China)

【文章日期】2001-12-20

【作者】向君

【作者简介】向君,兰州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向君(1975—)男,甘肃金塔人,助教,从事贸易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国有批发商业目前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解决其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从批发业营销活动的角度重新认识其营销功能,改革和调整过去粗放的营销模式,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零售体制变革的要求。

【摘要题】理论研究

【英文摘要】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of getting state-owned wholesale businesses out of their present difficult situation is to re-recognize their marketing func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ir marketing activities,to reform and adjust their tradi tional marketing patterns,so a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chang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retailing systems in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关键词】国有批发企业/营销功能/营销模式

    state-owned wholesale enterprises/marketing functions/marketing patterns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盛洪.分工与交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4]马龙龙.我国批发贸易发展与改革的若干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1998,(3).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2)02-100-03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批发商业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型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批发网络已经成为潮流;中小生产企业依赖广泛兴起的批发市场作为销售的主渠道;大中型零售企业的零售与批发兼营;个体批发商无孔不入。凡此种种,使国有批发商业处于来自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两方面的“双重挤压”之中,面临着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危险。国有批发商业要想彻底走出困境、恢复生机和活力,有效途径之一是必须进行营销模式的再造与创新,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零售体制变革的要求。

一、转轨期国有批发商业的营销功能分析

在目前体制转轨时期,国有批发商业的营销功能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批发业是适应当时计划体制需要而产生的,其主要功能是集散商品、调节供求、承担流通蓄水池和桥梁主构架作用。这种批发业行为是一种计划性极强的、整体性的、垄断性的商业行为。就现代批发业来说,按照市场经济对其内在的要求,它在整个大流通体系中应具有以下营销功能:

1.高效组织商流,按市场规律调节供求。这是批发业的基本营销功能。批发业主要是按市场客观要求吞吐商品,发挥它在时间、空间、品种、流通规模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它是与现代化大生产配套发挥作用的,是大流通体系的营销动脉。由于它在交易次数和交易费用上的经济性,使商流变得高效化。从发展的角度看,也许批发业的形态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但这个大营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2.保证多样化商品配送,支持社会零售贸易系统。批发业必须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完成多样化的商品集货、加工、储存、包装、分拣、计量、编配、发货和运送等任务,保证商流的顺利完成。现代商品流通要求批发业必须从原来的厂商推销商转变为零售商或零售市场的代理人,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市场,保证流通高效化,从而使批发业的竞争基础更为牢固。

3.自觉传递市场产销信息,主动进行双向动态交流。现代批发业与传统批发业的重要区别是,前者不再仅仅是被动地传递商流、物流发生的客观描述性信息,而是更多、更积极和更有意识地搜集与传递生产和消费乃至相关领域的有价值信息,以便通过整体流通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远营销目标。现代批发业是大流通体系的枢纽环节,应该成为流通领域的调节系统,主动、深入、全面地了解消费需求和零售市场动态,并及时地、建设性地反馈给厂商,甚至与厂商共同开发产品或市场。同时,把全新的生活观念、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地传递与推广给零售商和广大消费者。这也是市场充分发展后批发业营销功能拓展的一种必然趋向。这一点尤其值得我国批发业深思。

4.提供综合性的深度服务。现代批发业不再是个简单的转卖者,为了比竞争者更充分地满足客户需求,方便购买,发达国家的批发业已在逐步推行建立一套综合性的、具有深度的营销服务系统。从经营方式、业态、商品配送、维修、质保、技术咨询、包装、信贷到各种信息服务和交易环境等,其内容涉及面很广、很到位,服务质量也相当稳定,这也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根本性要求之一。

5.便利交易功能。是指便利商品交换、便利物流分配等辅助性功能。其主要形式涉及到资金融通、风险承担、产品标准化和分级等若干方面。

二、国有批发商业营销模式再造

现代商品流通要求批发业具有多重营销功能,营销功能要求必然导向新的营销模式的建立,反过来新营销模式的良性运行又会促使营销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对国有批发商业现行的单一营销模式进行变革,创建符合国有批发商业实际、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多种营销模式。

1.集中化营销模式。对于仍具有一定市场优势的国有批发企业,应继续发挥其在信息、储存、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向专业批发方面发展。具体经营业务有两种选择:一是专门化。专门经营某大类商品,形成规模优势,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并通过向生产厂家和零售商提供多种服务,减少专门经营商品的社会交易费用来拓展市场。事实上,当生产厂家和零售商在比较交易成本较低时,他们自然会放弃自销和直接进货,转而通过专门产品的批发商进销产品;二是综合化。从事各种产品的批发业务。但综合化产品批发经营具有过渡性,从发达国家的批发业来看,集中营销模式的具体产品业务趋向于专门化。就企业的营销方式而言,应逐步从买断式经营向代理经营过渡,积极推行批发俱乐部、批发会员制、批发连锁等现代经营组织方式。

2.一体化营销模式。对于集中营销模式下经营已相当困难的国有批发企业,必须打破集中营销模式,向一体化营销转变。一是通过企业自办、契约、联营的方式向产品生产加工、零售、服务方向发展。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这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闲置的库房设备,解决人员分流问题;另一方面控制了产品的供给来源和零售市场。不仅如此,通过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的一体化营销,企业可以有效地以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来带动企业形象的塑造,从而走出一条以生产加工促进批发、以批发带动零售、产品品牌与企业形象塑造相统一的大流通之路;二是通过兼并的方式走向一体化。大型国有批发企业兼并吸收那些小的生产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使自己走向一体化营销。小型国有批发企业执行破产,由生产厂家兼并或由大型零售企业兼并,作为生产企业的销售公司或大型零售企业的采购公司,成为其他企业一体化营销的成员。

3.集团化营销模式。对于仍具有批发优势但在批发领域逐步失去阵地的国有批发企业,应选择集团化营销模式。一是以批发为主的集团化。进一步加强批发企业之间、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批发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联合,形成规模化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二是逐步放弃以批发为主的集团化,多向投资、多元经营、分散风险、平稳发展。国有批发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投资方向,可以延伸到物业、租赁、餐饮、旅游、生产加工等多个领域。通过组建集团公司,变革管理方式,多角化经营,才能使国有批发商业走上振兴之路。

三、国有批发商业营销模式创新的途径

1.牢固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国有批发企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零售体制变革的要求,实施新的营销战略。一是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市场是企业的生命,国有批发企业要时刻把握市场趋势,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市场制高点;二是要牢固树立竞争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只有主动竞争,变坐商为行商,积极登门求购,送货下乡,才能在困境中取胜。

2.构建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批发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构建起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处理好信任托管和委托代理关系提供制度保障。法人治理结构虽然为保证股东权益和公司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制度框架,但法人治理结构能否有效发挥作用还要看其制衡关系是否有效。因此,在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必须从明确区分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和董事会与高层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入手,科学而合理地配置权力。要在划分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基础上,努力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之间建立起一种明确而有效的制衡关系,使他们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以实现对公司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为国有批发商业营销模式的变革奠定微观基础。

3.更新营销方式。一般的购销方式,很难对某一品种、某一层次、某一区域形成业务垄断优势,而这种优势正是国有批发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有能力垄断某一品牌系列产品在某一区域的销售市场的,应当千方百计地争夺其总经销权;对某品牌系列产品不能实行垄断经营的,应当对其具有优势的一个或几个规格型号品种实行买断经营;对经营风险较大或供方竞争激烈的品种,应当实行总代理销售;对稳定增销、盈利可观、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品种,应当积极要求与厂方共同投资,建立紧密型的联销公司。只要我们因时、因地、因企选择上述营销方式,就可能形成业务垄断优势,促进批发商业营销功能的有效发挥。

4.坚持活价促销。随着我国生产、通讯、交通运输条件日益现代化,过去的批发差价率、地区差价率、季节差价率已经或即将过时。国有批发商业只有放弃老的差价观念,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用足用活价格策略,才能掌握价格竞争的主动权。首先,要做到价格低而活。整体价格要坚持一个“低”字,这样才能广泛吸引客户。同时,要根据不同批量、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客户制订不同水平的价格;其次,要用活与价格水平密切相关的奖励政策。对销售大户、推销有功人员,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再次,要用活结算办法。不同的结算办法,会使经销商产生不同的经营效果,这是活价促销时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5.加大推销力度。人员推销、会议推销、广告推销、服务推销是批发企业推销的基本手段。通过会议扩大订货是国有批发商业一直坚持的传统做法,我们应该在坚持会议推销的同时,加大人员、广告、服务推销力度。当前,要选派大量高素质业务人员走出企业,上门求购,抢占市场。要舍得投资,选择最有影响的广告媒体,积极宣传企业及其营销的商品。此外,还要尽快完善营销服务,既要以热情的态度,简便的方法,快捷的速度为客户服务,又要向客户做出商品退换、维修、货真价实的承诺,真正让客户感到方便、满意,无后顾之忧。

 

 

 

 

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借鉴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201

【分类号】F62

【分类名】金融与保险

【复印期号】200205

【作者】刘红红/程林

【作者简介】刘红红 广东商学院经贸学院 程林 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

【摘要题】国际金融

【参考文献】

    [1] 宋明岷,朱旭东.欧洲各国银行保险的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意义[J].金融研究,2000,(11).

    [2] 张俊强.当代世界金融业大趋势——银保融通[J],理论与现代化,2000,(11).

 

一、银行保险的内涵及其发展

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和金融一体化的推进,金融业内三大支柱——银行、证券、保险联手合作、相互渗透的趋势日渐明显。其中,银行与保险的混业经营发展迅速,引人注目。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一个新单词:bank insurance,即银行保险。

(一)银行保险的内涵与方式

银行保险是在欧洲金融、税收和立法产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诞生的。在1980年代萌芽时期,银行保险只意味着在银行的柜台销售人寿保险产品;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保险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如今,人们把寿险公司通过银行出售寿险产品、年金及其他投资产品界定为银行保险的狭义概念;广义的银行保险还包括:银行通过其寿险分公司向自己的客户出售寿险产品与年金;银行的寿险分公司向不属于该银行的客户出售寿险产品与年金;寿险公司向自己的客户出售其下属银行的银行产品;寿险公司下属的银行向不属于寿险公司的客户出售银行产品。

由此可见,银行保险已由当初保险公司产品流向银行这一单向渠道发展到银行与保险相互交融的双向流动。当然,银行拥有保险分公司的情况更为普遍。正是由于银行与保险的相互交融,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保险”已不足以表达这一新兴行业的内涵与特点,这才产生了银行保险这个新词。

从银行保险的形成来看,主要有三种方式:(1)协议合作。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非正式的合作意向或协议建立合作关系;(2)成立合资企业。由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出资,成立一个新的企业经营银行保险;(3)收购。包括银行对保险公司的收购,也包括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对银行的收购。传统上,通过协议合作达成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是最为普通的一种方式。

(二)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

 尽管bank insurance这一术语只是最近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实际上,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结合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例如,比利时的CGER、西班牙的Caixa of Barcelona以及法国的CNP,这些公司自从19世纪就已经全面提供银行与保险服务了(Daniel,1995)。但一般认为,银行保险的真正出现,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欧洲是银行保险的发源地,之后,银行保险便迅速发展起来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80年以前。在这一阶段,银行保险仅仅局限在银行充当保险公司的代理中介人(insurance broker)这一层面上,严格意义上的银行保险尚未真正出现。银行通过向保险公司收取手续费介入保险领域。这一阶段,银行尽管也直接出售保险单(银行信贷保险),但只是作为银行信贷业务的补充而进行的,其目的是减少银行承受的风险。例如,当时许多银行在发放抵押贷款时要求借款方必须对其所抵押物进行保险。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关系纯粹是合作关系,不存在竞争,但在这一阶段为银行以后介入保险领域积累了经验。

第二阶段:大约开始于1980年。在这一阶段,银行开始开发出一些与银行传统业务大相径庭的金融产品。开始全面介入保险领域。这被认为是银行保险的真正起源。银行开发出一些资本化产品,如养老保险合同——在某一固定期限之后,一次归还一定的金额。这一阶段,法国的银行保险发展最为普遍。客观上银行开始进入保险业与保险公司展开竞争。但这一阶段银行保险的发展主要是银行为应付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而扩展业务范围,力求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第三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这一阶段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关键时期。银行保险开始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银行为应付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在这一时期也全面拓展这项业务,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新设、并购、合资等等),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结合起来。银行所推出的保险产品较上一阶段大大增加,银行介入保险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银行保险的组织形式更为复杂。

 如英国的银行开始直接提供纯粹的寿险产品,在欧洲其他国家,银行也推出了复杂多样的保险产品,西班牙的银行该时期就推出了一生寿险单。在该阶段银行借助于其特有的优势,银行保险业务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就是银行所占的保费收入的份额占保费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欧洲是银行保险的发源地,但在欧洲各国内部,银行保险的发达程度不尽相同,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奥地利相对比较发达,其实现的保费收入占寿险市场业务总量的60%;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如比利时、意大利、德国、英国等这一比例在20%~35%之间。同时随着欧洲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在亚洲,银行销售保险渐占上风,香港的银行销售保险也是方兴未艾。由于立法限制,美国在这方面发展稍逊于欧洲,但近年已形成突破。1998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集团,向美国现行的银行保险不得兼营的法律提出了挑战。这次兼并,表面上看违反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关于禁止银行和保险兼业的管制规则,但这恰恰是发达国家金融服务多元化的内在趋势推动的结果。

二、银行保险产生的因素分析

国际经济一体化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诱因和外部条件,而造成银行保险发展的内在因素则是金融业激烈竞争的结果。

(一)银行所处环境的变化

1.社会环境。19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结构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人口增长率的降低与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同时,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显著提高。而这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DR指数(the depen dency ratio指退休人口与工作人口的比例)急剧上升。OECO在1992年做了一项预测,到2030年,欧盟国家的DR将从当时的21%上升到37%。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金计划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西方国家政府采取了各种方式以刺激私人养老金计划,这极大地促进了寿险行业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对更高生活水平的期望,储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长期、高收益的储蓄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的金融意识逐渐增强。同时,资本市场上日益增长的复杂的投资工具也比低收益的银行存款更具有吸引力。低通货膨胀率也使得人们愿意购买长期的金融产品,这样,人们的储蓄逐渐从银行的存款帐户转移到寿险产品。

以上三方面(人口状况、储蓄方式、金融意识)的变化使得银行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银行业的资金来源(银行存款)急剧减少。与此同时,保险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保费收入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大幅增加。

2.竞争环境。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同时由于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金融监管不断放松、技术不断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使银行业内的竞争加剧,而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已经是高度成熟的市场,银行能力相对过剩,不太可能进行价格竞争;竞争的加剧迫使银行不得不不断寻找其它利润增长点,力求在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

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使得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而且随着产品可替代性加大,使得银行客户的忠诚度不断下降,银行客户的谈判力量加强,银行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质量、范围、信息、收益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银行经营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银行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利润率不断降低,这迫使银行不得不积极开展其它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保险业的高利润对银行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促使银行不断开展保险业务。

事实上,银行业开展保险业务具有极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长期以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使其较为了解保险业的运作特征。

2.银行拥有开展保险业务的硬件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银行拥有基本的现金帐户,这可以作为其开展多样化业务的平台,也是银行客户信息的来源,银行在此基础上可以提供优质服务;银行拥有广泛的分支网络机构,这可以用来销售保险产品;银行能够利用更加详细的资料库为客户提供更为合适的产品;银行具有更为优良的信誉或声誉等。

(三)保险业横向扩展的需要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各国国内保险市场已趋饱和,业内的激烈竞争已处于一种极限状态,随着世界各国的利率水平持续走低,造成保险费率几乎没有再降的空间。另外,由于保险商品的差异性没有其它实物商品那样明显,各保险公司虽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上费尽心机,但收效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业的横向扩展表现为金融业务一体化,银保业务的融通趋势日益明显,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通过兼并和收购、集中和联合,由此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以规模优势来获取市场份额的稳定和扩大,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如2001年4月,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并购德累斯顿银行.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变成一家打破行业界限,能够从事保险、银行、证券、基金等各种投资活动的全能型金融企业。正如该公司总裁舒尔特·内勒强调,这是德国金融界“为了迎接未来挑战”、“巩固自身地位”所迈出的“历史性一步”。银行资本和保险资本互相融合,无论是对银行还是对保险公司,都使各自服务范围得到了拓展,使二者合并后具备了银行、保险、投资等多方面的功能。此外,跨行业收购与兼并,可以制造协同效应,可有效提高整个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

(四)金融监管的不断放松使得银行能够进入保险领域 19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纷纷对金融业放松管制,默许银行、保险、证券合业经营,之后又从法律上加以确定。如英国与日本先后于1986年与1997年实行“大爆炸”的金融改革,放松监管,允许合业经营;美国也于1999年11月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正式从法律上允许合业经营。

三、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从总体上说,我国的金融业与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国际上出现的金融业务一体化的趋势,我国要谨慎对待,不可盲目追随,但我们要认真研究和进行准备。待条件成熟时,我们也要逐步放开各种行业限制,促进国内金融企业的一体化发展。

我国近年来构建了完整的金融框架,即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分别负责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规划和管理。我国有独立的《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银行和保险受行政条块分割,这与我国目前整个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成熟、保险业欠发达的背景是相符合的,也是符合我国现阶段金融乃至整个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的。但是,三业联合毕竟代表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前述的导致银行保险产生的因素也都存在于我国的金融业,尤其是加入WTO后,金融业的竞争将明显加剧,国外金融财团凭借雄厚实力和全球性网络,必然会冲击国内金融体系。因此,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发展,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竞争的合作机制十分重要。

(一)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

在我国,银行保险的出现较晚,但发展速度相当快。从1996年开始,一些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如华安、泰康、新华等,为扩大业务,树立形象,以尽快占领市场,纷纷与银行签订代理协议,开展银行保险。如新华寿险与北京市商业银行和北京邮政储汇局、中国农业银行与华安财险等。由此,中保、平安、太保等公司也纷纷仿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工行北京分行1997年5月起代理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办理“夕阳红综合保障养老保险”业务仅1年,投保客户就达1.2万人,达成保单1.3万张。进入2000年以来,国内的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更为频繁,几大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都与商业银行建立了以代理保险业务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关系。其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分别与工、农、建、交以及华夏、民生银行结伴;招商银行则与新华、泰康、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联姻。如2000年4月份,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6月份,工行与中国人寿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完成了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与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间的联盟,可谓强强联合。

到2001年,银保之间的合作更是大手笔,9月6日,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与广东境内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签署了银保合作协议,从而将自己的“鸿泰两全”分红险同时摆上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广州200多个网点的柜台。

由此可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寿险公司均已在短时间内建立了银行保险合作,这种合作并非一一对应的简单形式,而是呈现出交叉的特点;其次,从协议的内容来看,尽管我国的银行保险在合作形式上完全是采用合作协议的方式,但合作的内容相当丰富,比欧洲某些放宽法律限制后国家的银行保险更为广泛,例如对客户信息的共享、提供金融咨询的服务等。尽管我国实行的是银行、保险分业经营的制度,但从已有的银保合作发展速度来看,制度已经明显地滞后了,改革现行的法制环境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分业监管的监管制度也须作相应的改革。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建议

1.银行保险的发展要求有宽松的法制环境。我国法律明文规定,银行、保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商业银行法》第43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2000年1月发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则明确指出:保险与银行、证券分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与人身保险业务分业经营。由此可见,《保险法》与《银行法》的许多规定明显不利于银行保险的发展。为顺应世界金融发展的新要求,应该给予银行保险发展一个相对宽松的法律环境,逐渐打破金融领域内严格分业经营的格局。

2.银行保险经营复杂,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与分业经营相适应,我国的证券、银行、保险分别由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管理,这一分业监管体系是与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但随着银行保险的产生、金融业融合趋势的加强,监管部门正面临新的问题:该如何界定三业的分水岭,面对银行保险这样的新生事物该如何进行监管,一方面既要保证银行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又要防止由于银行和保险公司盲目发展、违规操作承担过度风险。欧洲国家的混业监管体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点启示与参考。以英国为例,当年英国组建金融服务局对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综合监管,综合监管使信息的传递更为迅速,交流更为充分,尤其是面对高度渗透的金融市场,人为地划分业务界限已经不具有实际意义。综合监管成为混业经营发展的选择,成为市场发展的选择。2000年,我国在人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已向综合金融监管迈出了一步。但联席会议制度仍不足以完成上述诸多使命,难以应对金融业融合后更加复杂的监管要求。因此。从长远看,我国应有一个机构从事综合金融管理,负责统一制定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和制订金融法律、法规,协凋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部门的整体风险,集中收集监管信息,统一调动监管资源。

3.银行保险的发展要求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银行保险的产品应该既形式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柜台销售,又与银行传统业务相联系;这样不但对银行业务消费者更具吸引力,还可以调动银行进行代理的积极性。要解决现有保单不适合银行代理的问题,我国的保险公司就要运用自己的人员和技术,在借鉴外国保险公司经验、充分考虑我国需求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以下几类产品:与信贷相关的产品;与存款相关的产品;简易标准产品。当然现有的投资连接人寿保险和分红人寿保险也可成为重点发展对象。同时,银保双方应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为客户提供方便、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随着经济法律环境的优化和风险控制能力及风险监管能力的提高,适销对路的保险险种的开发,银行保险必将在我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201

【原刊页号】4~8

【分类号】F3

【分类名】工业经济

【复印期号】200204

【英文标题】The theories of 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 survival and growth

    QIAO Wei

    (School of Economic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文章日期】2001-10-30

【作者】谯薇

【作者简介】谯薇,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谯薇(1973-),女,四川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经济学相关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一些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目的在于识别影响和决定中小企业集群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把握中小企业集群的生存发展规律,进而给中小企业家提供理论支持,为政府部门针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支持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为在我国开展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摘要题】产业空间

【英文摘要】As an organization, 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 has close connection with industrial structure,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and a country's econom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lternative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reasons why 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 can survive and grow from different view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key affecting factors and basic rules of 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s development. The result will be used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managers, bring up the theo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construct and reform the supporting system for 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 and buil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field study in China.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规模经济/理论综述

    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economics of scale/theoretical review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1998.

    [2]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M]. Free Press. New York.

    [3]Knorringa, P. Economics of collaboration in producertrader relations, Transaction regimes between market and hierarchy in the agra footwear cluster[M]. Free University Press. Amsterdam.

    [4]康荣平,袁进.群聚现象和温州经济的竞争力[J].体制改革,2001,(5)。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2)01-004-05

世界各地已有许多成功中小企业集群的范例,如:意大利北部的纺织业集群,美国加州的葡萄酒业集群,美国硅谷的IT产业集群,我国温州的皮革与制鞋集群,日本汽车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的客观存在,吸引了经济学家对它的关注,学术界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与探讨。纵观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集群已有论述与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由于对中小企业集群考察的角度各有不同,学者们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也是有所区别的。综合起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集群定义有以下几种表述:

最早从分工的角度描述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描写到:工人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和牧羊者剪毛所用剪刀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是由家庭作坊和手工业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集群联合劳动完成的。从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他给中小企业集群下的定义:所谓中小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

经济学家韦伯把集聚因素引入中小企业集群定义,他在分析投资区位选择时,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Regional factor)和集聚因素(Agglomeration factor)。他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高级集聚阶段。他所说的“高级阶段的集聚”就是我们所讨论的中小企业集群。他的定义可这样表述:中小企业集群是在某一地域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的集聚体。这一定义的特点是强调了中小企业集群是企业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

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O·Williamson)在其著作《市场和等级组织》中提出,在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科层制组织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性组织,这种中间性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科层组织失灵、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根据上述观点,中小企业集群可定义为:中小企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中小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这一定义是从企业组织形式的角度所得出的。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研究,他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他认为企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它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如大学、质量标准机构、短期培训机构以及贸易协会。并且指出,中小企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芮明杰、吴思华、赖士葆都对中小企业集群有所研究并给出了各自的定义。芮明杰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指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人员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结合,是一种新生的企业和产业组织制度。集群内企业之间连接相对松散但专业化分工关系却很强。

吴思华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一群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的成员组合,成员之间具有专业分工、资源互补现象,彼此间维持着长期的非特定合约关系。

赖士葆则将中小企业集群认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个体企业间所建立的长期关系,这种关系不一定以契约来维持,而可通过承诺与信任来进行。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集群(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是指在某种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中小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体,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这种集合体具有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及其集群效应

(一)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

马克思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小企业集群的存在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分工与协作利益的论述可看作是中小企业集群存在原因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分析了协作可带来规模效益以及分工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分工与协作关系。因此,马克思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协作带来的规模效益来源于:协作劳动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集体生产力;协作劳动所引起的竞争和精神振奋可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协作可以缩小生产的空间范围,从而由于劳动者的集结、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积聚而节约费用。马克思也分析了分工是如何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在分工条件下,每一个工人终生从事某一种简单操作,从而成为“局部工人”,他花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比循序地进行整个系列的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分工使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计划性、规划性及劳动强度;分工使局部工人终生从事某种固定操作,有助于操作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劳动方法的完善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他用外部规模经济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

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也认为规模经济是中小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单个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经济;单个公司(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该产业在特定地方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这最后一层次的规模经济正是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的规模经济。

(二)中小企业集群的集群效应

集群效应,是指中小企业集群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迈克尔·波特、陆国庆、曾忠禄等人对此都有所研究,他们的研究认为集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高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原因在于:(1)更好地接近供应商及专业人才。中小企业集群集中了大批的供应商,可降低交易成本并使原料及备件的库存降至最低。集群吸引了大批专业人才,使企业吸收人才时可降低搜寻成本;(2)易于获得专业的信息。由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关市场、技术、竞争的信息在集群内的集中与传播更加迅速;(3)互补性。中小企业集群内成员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型,使客户愿意来此采购;(4)公共设施的增效作用。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鉴定等公共设施;另一方面,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5)更好的内在动力。企业集群内的企业,由于互相熟悉产品及相关活动成本、费用和构成及技术状态,较易于进行业绩比较,由此形成的内部竞争压力可促进企业进步。

二是促进创新。该作用体现为:(1)在中小企业集群内,由于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和频繁的联系,先进经验、技术和技能的外溢更迅速、更彻底,使企业能很快地采用新技术;(2)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通常能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要的物品和条件,供应商和合作者们也容易参与创新过程,从而确保更适合消费者需求。

三是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进而使中小企业集群扩张。原因在于:(1)由于需求和客户集中,更易产生新供应商;(2)人们更容易发现市场、服务缺口,从而建立新企业;(3)新建企业进入障碍和风险都低于企业集群外的企业;(4)新企业的大量形成,使集群不断扩张,而不断扩张的集群,使上述各种利益倍增。

四是中小企业集群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保持了企业灵活性。

    五是中小企业集群容易形成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成功的企业集群往往是多工序的产业链在某一地区的集中,这种集群一旦形成,其它地区或大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模仿它的成功要素。

三、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学者们提出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造就中小企业集群

经济学原理指出:企业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规模不经济。当企业规模扩大到由其内部组织生产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它排斥市场和其它企业组织资源配置的边际成本时,企业边界就确定了。如果在此基础上企业规模再扩大,其经济效益就递减,所以对规模不经济的大企业,按照生产、供应与销售三个环节或生产与服务相区分的原则进行改造、分拆,就成为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的典型代表是1990年代克罗地亚造船业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注:Bateman, Milford, fastelan-Mrak, Marija.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promotion small enterprise clusters: The case of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republic of croatia[J].Joumal of applied management studies, 1998, Vol. 7, Issue 1.)

前南斯拉夫的造船业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20世纪60、70年代,南斯拉夫是仅次于日本、韩国的第三大造船业国家,但到1980年代末期,当克罗地亚独立时,造船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由于机构庞大、冗员过多、劳动成本大大提高等原因,使得克罗地亚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大不如前。由一批德国学者组成的专家考察了克罗地亚造船业之后,提出了如下建议:缩小企业规模、减少产量,企业尽量集中于某一领域实行专业化生产,将引擎的生产从造船业中分离出来,将各种外围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中小企业。克罗地亚政府采纳建议并通过对造船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实行改造和资产重组,形成了造船业的中小企业集群。其中Viktor Lenac船厂的改革取得了成功,并在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Viktor Lenac船厂主要从事船舶设计、改造和维修。1990年代以来,它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员,将员工从1988年的1880人削减为1996年底的550人,成为由荷兰、美国和意大利占65%股权、职工股占35%的合资股份公司。政府和Viktor Lenac船厂在其改造中进行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具体包括:通过提供培训与资金支持直接鼓励那些有意于创业的个人成立新的中小企业,成为大船厂的供应商;为中小企业提供ISO质量认证、技术信息交流和参加各种交易会与博览会的融资支持;给予中小企业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启动等。在这些积极的政策措施下,作为中心企业的Viktor Lenac与中小企业供应商、服务商之间形成了一种长期稳定和互惠互利的良性关系;另一方面,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Viktor Lenac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产品灵活性的增强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这些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和大企业形成一种密切合作关系,导致经济效率大大提高。

(二)以中小企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组织主体而构建中小企业集群

台湾的一部分中小企业集群是经该方式而形成的。这种企业组织结构可使中小企业在自创业及发展时,得到技术、机器设备、原料、市场(订单)、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民间协会等地下金融对中小企业资金的融通周转,对中小企业集群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使中小企业面临许多考验,中小企业独立发展难免力量薄弱,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组成中小企业集群,则可强化企业间的彼此合作,避免相互恶性竞争,降低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

(三)以大型制造企业为核心,通过分级下包制度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下包制度是日本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推动力。大型制造企业主要集中于生产对其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而将一些较为成熟的产品、小批量生产的零部件以及子系统的生产,以签订合同的形式下包厂商,第一级下包厂商又可下包给第二级的下包商,以此形成以大型制造企业为核心、多层级中小企业下包商构成的中小企业集群。

日本的汽车业、家用电子、传统轻工、纺织产品等一系列行业皆有由于下包制度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这种企业集群的关键在于通过大型制造企业将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集结起来,它不仅动员了中小企业的资源和创造力,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也实现了技术、管理知识的迅速扩散,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巨大的营销能力和设计能力,使中小企业能稳定地专业化于零部件的生产和技术改进,双方互惠关系使协作关系更趋于长期稳定。

(四)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协同作用形成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

现代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需要大量的资本——这是中小企业所难以承担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快周期性的灵活适应性,又为这类企业的生存开拓了新的领域。其结果就促使了以某所大学或科研机构为核心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在这种合作群体中,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可转化为产品的新技术成果和具有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才能的科研人员以及设计人员。众多中小企业则为大学、科研机构提供资金,为科研人员和毕业生提供进行实习的场所。这一形成模式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的“硅谷”。在硅谷不到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的生产性和服务性中小企业总数达8000多个,它们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一起构成了从高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以及人才招聘、风险资本、法律服务和广告营销等互相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其中,所涉及的产业包括半导体电子行业、计算机制造业、航天设备制造业等。

(五)以家庭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意大利和我国的浙江省、台湾都存在这种方式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这类企业集群间的联结纽带包括血亲、姻亲关系或可扩大到有同乡、同窗或师生关系,而维持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键因素,在于相互间的信任与承诺。在意大利的每一个中小企业集群内,一般都有良好的传统与文化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核心内容就是信任与承诺。

(六)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

 跨国方式对外直接投资是战后资本输出的最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对一国的投资往往会集中于一国的某一个地区,特别是享有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这在客观上就必然形成由大量跨国公司投资成立的企业集中于一固定区域的中小企业集群。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外国附属或合资、合作公司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企业集群,对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会带来比分散投资更大的益处。中小企业集群能够比零星分布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价值增值,更具有国际导向,更能适应被投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注:Brikinshaw, Julian M., Neil Hood. Roles of foreign subsidiaries in industry clusters[J].Working paper,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ockbolm School of Economics, 1998.)

鉴于上述原因,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便成为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一种形式。这类中小企业集群有美国电子通讯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而形成的电子元件企业集群,以及日、韩汽车制造公司在英国投资形成的专门从事新型车开发的中小企业集群等。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其形成的动因及影响因素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国各地区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时,应具体考虑其内在的根本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地引导同一行业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分工协作,发挥集群效应,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文献资料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探讨通常侧重于某一方面,比较零散,缺乏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理论成果,也没有指导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府规制体系的研究成果。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由于具有集群竞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具有适应能力,不仅能提高我国企业与产业竞争力,而且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培育扶持中小企业集群,提高其在开放经济中的竞争力,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产业呈现分散生产格局和竞争性市场结构。江小涓认为大、中、小型企业并存发展的现状,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府规制造成的。政府规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市场微观经济行为进行制约、干预或管理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张军的研究表明,我国工业部门经历了10来年的数量扩张后,许多产业转向集约化,集中率的提高体现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因此,不具备规模经济的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张军,1998),他采用SCP分析框架分析说明了市场结构、企业间分工关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要提升企业与产业竞争力,必然要再造企业间分工与协调关系,包括大、中、小企业的关系再造。而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正是中小企业集群之间、中小企业集群与其它企业之间、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再造,并且是有绩效的再造。

理查德森把企业的活动分为“替代性活动”与“互补性活动”,互补性活动的组织和协调由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第三种制度形式——组织间协调来解决,以便减少其它生产厂家投资计划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Richardson,1960,1972)。我们认为,组织间协调应成为再造我国工业企业间分工关系的基本思路。以此避免重复建设,并可提高企业间的专业化和协作水平。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互补性产业组织,很好地解决了企业间关系协调的问题,使集群内企业之间建立起长期交易的固定关系,保持了适度竞争,利于技术创新,使集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

北京的中关村、温州的皮革与制鞋业集群、苏州的吴江开发区IT企业集群等是我国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实践中的成功典范。它们的发展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的扶持是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完善各级政府的各种制度,从政策上引导、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便成为理论界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闭窗口
 
 
 
 首页 | 学报简介 | 机构设置 | 投稿指南 | 学术交流 | 编辑部成员 | 编委会成员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致远楼16号邮箱(和平校区),邮编730101;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邮编7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