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新闻详细页面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新闻动态>>正文
 
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转载文章
2008-03-17 00:00 学报编辑部 

从美国商业的发展看业态的形成与变化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903

【原刊页号】74~76

【分类号】F511

【分类名】商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910

【作者】陈为民

【内容提要】零售业态的形成与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美国零售商业的发展进程展现了业态演进的历史过程,考察这一过程可看到,业态的形成与变化既包含逐利性和竞争压力的双重推动,又需要相应的物质技术条件做铺垫。总之,零售业多业态并存是历史演进与市场运作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美国商业/零售业/业态

【参考文献】

    [1] 郑志刚·美国零售商业发展理论假说研究,商业研究,1998,(6)

    [2] 付克俊·从西方零售商业演化看国内连锁经营发展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管理学报,1998,(1)

    [3] 张素丽·零售业态的市场变化和比较分析,商业经济研究,1998,(3)

[4] 金永生·浅论西方零售组织演变理论及其历史轨迹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7,(6)

中图分类号:F713.32

 

 美国作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商业形态的变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态变化的一般规律。从业态的形成表象上看,是由某种偶然因素激发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从本质上看,它却是因特定的经济条件逐步成熟而产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

一、美国商业发展的历史及各业态的形成

美国商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殖民地时期(1775年以前)、建国时期(1775—1864年)、工业化及全国统一市场形成时期(1865—1920年)、现代化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今)。美国商业的发展所经历的四个时期从其经济发展状况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殖民地时期,美国经济具有明显的依附性,是英国农产品与矿产品的生产地及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因此,形成内贸发展缓慢且港口城市与内陆商业发展具有明显差异的特点。1768年—1772年4年时间,北方13州的贸易额仅71.5万英镑,而对外贸易则达到280万英镑,是内贸的四倍。殖民地经济色彩及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缓慢发展的国内贸易、狭小的国内市场、原始而简单的集市贸易和走村串巷的货郎为主。

1775年美国独立,政治上的独立并没能使美国经济摆脱对英国的依赖,依然具有很强的殖民地色彩。直到1787年政府颁发土地法令,西部土地收归国有,才大大推动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为促进西部的发展,政府还制定了优惠的土地售让政策。与此同时,移民大量涌入。1790年密西西比河流域仅20万人,到1815年达到200万人。这一切促使美国国内市场向纵深发展。随着人口增加,北方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英国的贸易禁运更加快了这一进程。到19世纪初,殖民地色彩明显淡化,经济上的独立性日益增强,明显地摆脱了对欧洲的经济依赖。由此,国内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心城市、港口城市与内陆地区的贸易不断扩大,纽约、费城成为构架国内商业网络的重要城,其城市人口均超过10万。与此同时,以集市贸易、杂货店为主的零售组织形式得到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杂货店进入了其发展最快时期。市场的迅速扩展,交通运输地位愈显重要,交通便利的大湖地区出现了新的商业中心城市—芝加哥。开始出现东西向商品流通,西部城市化、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1864年—1920年是美国工业化及全国统一市场形成时期,1893年,美国国内区域间贸易超过国内货物向海外出口。在此阶段,美国的商业形式发生了如下变化:消费品批零分化、零售中专业店出现并逐步排挤杂货店,商业内部分工细化,百货店、交易所出现。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地区市场逐步融合为统一的全国市场;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修通,形成了庞大的自由贸易区;外贸下降,内贸占主导地位,外贸不及内贸的10%;整个大湖区和北部形成全国的制造业带;美国经济中心西移;公司制取代家族企业制,现代产权制度基本确立。与此相应,商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零售商业中多业态并存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再者,商业信用发展起来,与银行经营业务相联系,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销售商品;此外,运输、仓储技术发展很快。

自本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商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期间虽经历了大萧条时期及二战时期,但总的来看,伴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商业进入变革、创新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这个时期,对商业发展发生重大影响的原因主要有:(1)二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购买力的急剧上升及市场的复苏;(2)高速公路衔接城市与城市、乡村与城市,汽车拥有率大大提高;(3)商业信用进一步扩大;(4)广播网、电视网建立,广告业飞速发展。

综观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各业态的产生形成有其特定的经济条件,新的业态一方面是在原有业态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形态、价格水平、经营方式及范围或目标市场的变革与调整而形成。如折扣店(discount)在经营方式上接近百货公司,但主要是经营低档商品,是一个超市(supmarket)+百货店(department store);价格俱乐部(price club)是折扣店的再发展,它主要是在价格及经营品种上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各业态产生过程所表现出的次序表明:一种业态的产生必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之所决定的技术、消费、市场条件。可以说,没有经济的发展及由此所决定的购买力增长、运输贮存条件的改善,消费状况的变化,竞争的加剧,也就不可能产生超级市场、折扣商店、价格俱乐部等新的业态形式。

二、新业态产生的内在动因及基本条件

从美国商业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新业态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诸业态的产生以及生长、成熟、衰退都有其客观经济条件,只有首先形成特定的经济土壤,才能由此而生发出各种推动力量(包括经济力量、社会力量、政治力量),产生新的业态形式。

表1直观反映了美国各零售业态产生与发展的概况,并表明一种业态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或经济背景,有其内在的关联性和延续性,这是一个历史的、经济的和自然的过程。

国外研究者从美国零售业发展历史出发,对业态的形成及变化所提出进化论假说指出:美国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在其零售业的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规律成为促成业态产生的外部推动力量。这种外部推动力量进而激发为求得生存与发展追求利润的内在冲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众多商家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只有以变化求生存。该假说从一个层面上就业态形成的内在动因进行了揭示,它说明:业态的产生与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竞争的外部推动力,另一方面也在于追求利润,求得生存的内在动力。

表1

类型           发展最快时期     目前所处的

                                 生命周期阶段

杂 货 店     1800年—1840年         衰退期

专业商店     1820年—1840年         成熟期

百货商店     1860年—1950年         成熟期

邮购商店     1915年—1950年         成熟期

超级市场     1930年—1965年         成熟期向衰退期

购物中心     1950年—1960年         成熟期

折扣商店     1955年—1975年         成熟期

方便商店     1965年—1975年         成熟期

仓储商店     1970年—1980年         成熟期

快 餐 店     1960年—1975年         成熟期

个人电脑

             1980年—至今     成熟期向衰退期

商   店

 引自《连锁店时代》(Chain Store Age)

 

竞争的外部压力及追求利润求得生存的内部动力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状况,它反过来又成为促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当经济处于某一发展水平上时,从静态看,它表现为一定的市场状况、购买力、竞争格局、业态结构、消费状况,这些都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而当经济发展出现变化时,这种相对的平衡必然被打破,零售业态形式也必然向新的空间扩展,这种业态形式的空间扩展过程,是一种创新与调整的过程,它孕育着新业态的萌芽。而当这种调整与创新真正转化为一种市场优势时,一种新的业态形式便确立了。

向新业态形式转化具有了客观的内在动因,仅仅是具备了可能性,而非一个必然过程,要使其成为客观必然,还必须具备一系列的经济条件:

第一,特定消费群体的形成。特定的消费群体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产生,从购买力、消费习性、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性别等特定性来加以区分。特定消费群体的形成也即特定目标市场的出现,这个特定的目标市场在初步形成之时,并没有特定的业态形态与之相对应,由此反映在市场上表现为市场空档或市场机会,它为新业态的出现提供了市场条件。

第二,一定技术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消费方式、销售方式的出现。消费方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所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汽车、电冰箱等商品的出现,不仅本身成为一种消费对象,而且还成为新的消费方式形成的直接构件。没有汽车、冰箱的出现,就没有家庭大批量、低频率、长周期消费方式的出现,超级市场、折扣商店、价格俱乐部也就难以在美国形成大规模、连锁化的发展。销售方式同样也是如此。商品包装技术的改进,产生了新的包装方式和包装材料,使商品包装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本身也直接影响到商品销售方式、陈列方式。开架式或敝开式售货方式成为诸多业态形成中的重要因素。

第三,商品品种、数量、规格、档次的多元化。商品的多元化为零售业向纵深和横向的扩展及延伸都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没有商品的多元化,业态的多元化也就失去了价值。百货店以经营品种齐全、档次较高为特色;折扣店以中档商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经营品种少于百货店,这些都说明,各种业态的差异中,经营种类、档次的不同是区分业态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四,商品运输、贮存技术的极大进步。商品贮运是实现流通活动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它决定了零售商业的空间布局及经营过程的衔接方式,由此,界定了诸业态形成中的规模选择。可以想像,没有现代化的贮运技术,大型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商店及购物中心是难以有效运转的,甚至是难以生存的。

第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的建立,促进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零售企业的信息传播方式及经营方式,为多种业态的产生、形成及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商流方式处于急剧变化,创新之中,其间所孕育着的新的业态形式已初露端倪,这是否意味着一场新的商业革命即将到来呢?

三、对我国零售商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零售商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多业态并存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为更进一步促进我国零售商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必要从美国零售商业的发展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多业态并存是现代化商业的基本特点。从美国商业发展来看,一种新的业态是在原业态的基础上,通过纵向或横向的延伸而发展起来的,它并不是对原有业态的否定,而是新的市场空间的填补。市场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延伸,因此新市场空间和机会不断出现,新的业态也将由此不断产生。近年来,我国商业迅速发展,多业态并存格局已初步形成,对于多业态的市场并存,不否认其客观存在的一定程度和范围的竞争关系,但应将之作为构成完整市场的共生统一体。

启示二,诸业态的产生有其客观性。如前所述,新业态产生的动力在于利益诱导和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它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层次上的必然产物,是整个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反映着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对零售商业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在这一进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虽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作用的力度只能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前提下得以发挥。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仅从主观愿望出发引进或照搬国外的东西,最终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从1981年开始,我国进行了超市试点,1981年—1984年,全国出现超市140家,1984年出现超市高潮,而到1987年全军覆没。这项超市试点,应当说是我国推进超市改革的一次尝试,但由于违背了业态形成中的客观规律,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行,覆灭的结果亦在预料之中,客观经济规律不可违背,一种业态必然在适应其生存的经济土壤中才能生存壮大,而这种经济土壤是在经济的递进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这种经济土壤中包含着市场状况、消费状况、生产状况、交通运输状况,邮电通讯状况等多种经济元素,只有各种经济元素能够滋养这种新生业态,它才真正具备了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启示三,业态的国别色彩。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法律、意识形态及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业态在不同国家具有鲜明的国别色彩,带有明显的国家烙印。美国的超市与中国的超市今天不同,明天也还会有差异,沃尔玛在高速公路边选择店址,每间上万平方米,那是因为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中国的超市若上万平方米,凭自行车和两条腿形成的商圈又如何支撑它。业态的国别差异是国情差异的客观反映。因此,我们在具备经济条件下所做的引进和借鉴,必须是在消化、吸收且又符合国情的前提下来做的,否则,将无功而返。

 

 

甘肃省零售业市场结构问题研究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901

【原刊页号】41~44

【分类号】F51

【分类名】商业经济、物资经济

【复印期号】199905

【标题注释】本文为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零售业的竞争模式构建与结构重组战略”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王学军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甘肃省零售业市场结构存在的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差别缺乏、过度进入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阐述了甘肃省零售业市场结构的目标取向是构建“有效竞争”市场模式,并提出了积极推进和引导市场结构调整过程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键词】零售业/市场结构/有效竞争

【参考文献】

    [1] 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2] 陈小洪、金忠义:《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5月版。

    [3] 徐从才:《商业产业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5月版。

    [4] 《甘肃统计年鉴(1993—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

    [5] 江小涓:《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6] 张永安、陈雅穗:《流通产业组织化问题探索》,《暨南学报》,1998年第1期。

    [7] 王学军:《市场竞争格局的失衡及治理对策》,《经济问题探索》,1992年第2期。

    [8] 范乐生、倪培珍:《零售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江苏商论》,1998年第2期。

    中图法分类号 F713·3

    

一、甘肃省零售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

随着甘肃省流通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五部委确定将兰州建成西北地区的商贸中心,这为加快甘肃省零售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而使甘肃省零售业步入了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时期。据统计,到1996年底,全省已有零售企业3216个,零售网点21.12万个,从业人员47.17万人。从业态看,已由过去单一的百货店逐步向超级市场、专业店、便利店等多种业态发展;从所有制看,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到多元结构的转化。据统计,在1996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经济占32.5%,集体经济占15.3%,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占52.1%。甘肃省商品流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与此同时,甘肃省的商业连锁经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1997年底,全省共发展国有、集体、股份制及社会商业各种经济类型、各种业态的连锁企业30余家,连锁门店、超市400多个,目前已成为甘肃零售业的一支新兴力量。实践证明,90年代以来我省零售商业的大规模发展,对于深化产销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产业结构重组和流通方式的调整,加速推进商贸中心建设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尽管近年来,甘肃省零售商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企业规模偏小、分散化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弱、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日益加剧等诸多问题,从而扰乱了甘肃省零售商业的正常竞争秩序。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这些问题反映出甘肃省零售商业市场结构的不合理,这具体表现在:

1.规模结构不合理、市场集中度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甘肃省流通产业的迅速发展,零售商业的规模结构呈现出鲜明的两极特征:一极是大型零售商场发展过快、数量过多。从90年代开始,在高利润的驱动下,大型零售企业出现了各种所有制、各部门多元投资的局面,全省许多地方相继建成了一批大型百货商店。特别是兰州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共建成开业的大型百货商店就有6个,待建和准备开业的还有8个,大大超过了城市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不仅如此,各大型零售商场之间盲目追求单体规模的扩大,竞相上档次,搞豪华装修,造价过高,成本增大,致使巨额投资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收回。与此同时,随着兰州、天水、白银等城市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向城市边缘地区转移,结果是市中心客流量减少,购买力分流,出现了有场无市、店多客少的现象,使得大型零售商场的经销能力难以充分展开,投资、设施和人员呈闲置状态,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据统计,1996年全省13家大型零售商场销售额过亿元的仅有4家,还有5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达575万元。在1993—1996年全省大型零售企业数量猛增的同时,大型零售商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993年的5.8%下降到1996年的4.6%,市场占有份额呈逐年下降态势。这表明,我省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低,过度竞争现象严重,尚未形成大型零售企业支配零售市场的格局。

另一极是小型零售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甘肃省的小型零售商业主要是杂货店、夫妻店及一些专业店和便民店,占全省零售商业企业总数的85%以上,绝大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据统计,1996年全省个体零售商业的网点数达19.23万个,从业人员31.49万人,实现销售额占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1.7%。在西方发达国家,小型零售企业在各国零售商业中均占有绝对比重(一般在90%以上),但它们却有着极高的组织化程度,常常依附于大型零售企业或通过连锁经营实现协作竞争和互补竞争,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发生强烈的直接竞争关系。而目前甘肃省小型零售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极低,基本上是分散经营、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连锁经营和规模优势,购销运存各业务环节也是由经营者独立承担和完成的。在规模上普遍偏小,1996年平均每个网点的从业人员不到2人,年实现销售额不足3.5万元,市场竞争能力十分薄弱。在发展上自生自灭,在布局上散乱无序,加之缺乏相应的市场规范,存在着无序竞争的现象,其结果是流通效率的低下和规模效益的丧失。

2.产品差别缺乏。目前,甘肃大中城市居民的消费重点已逐步从单纯的物质消费转为物质、时间、空间、服务和附加值的综合消费,顾客不仅要求购物方便,一次购齐所需商品,而且对同一类或同一种商品提出了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在商品种类、档次、柜台陈列、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从目前甘肃省零售业的情况看,大型零售商场功能单一,档次相同,重复建设,相互模仿,店址选择过于集中城市繁华地段,市场定位雷同有余而特色不足,与逐步发展起来的连锁店、超市、专业店等新型业态形成结构重叠,难以通过产品差别、服务差别和企业形象差别吸引广大消费者。据有关部门对兰州市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调查,居民普遍反映大型零售商店的商品结构有趋同化的倾向,“进百家如进一家,进一家如知百家”。在这种情况下,同一区域内的大型零售商店只能采取低水平竞争手段,竞相降价销售,想方设法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致使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过度竞争加剧,一方面造成流通资源的浪费和规模不经济,另一方面又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3.进入壁垒偏低、过度进入现象严重。(1)由于零售企业的规模弹性较大,既有数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也有几平方米的小店,潜在进入者很容易筹集到进入零售业所需的创始资本。加之甘肃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低,规模经济要求不高,使新企业进入零售业的规模经济壁垒较低。(2)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在目前买方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的环境下,新企业不难组织到货源,与原有企业相比,新企业在寻找供应者、签约、履约等方面所发生的相对交易费用并不大。而且由于零售企业的经营技术比较简单,新企业容易招收到商业服务人员,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即可胜任各项工作,这意味着新企业进入零售业的相对费用壁垒并不高。(3)在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产品供求基本平衡,许多产品甚至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零售企业一般都能采购到不同质量、档次、性能和款式的商品。这就使零售企业间的产品差异较小,新企业进入零售业所面临的产品差异壁垒较低。(4)由于零售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少,见效快,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巨大的劳动就业压力,通常积极扶持新建零售企业。同时,零售商业的兴旺发达又是建设商贸中心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城市繁荣的象征,这也促使甘肃省各级地方政府大力发展零售商业,往往忽视了对零售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宏观控制,使得新企业进入零售业容易越过行政法规壁垒,从而导致零售企业在短期内的“过度进入”,形成零售商业的低水平过度竞争和经济效益的大面积滑坡。

二、甘肃省零售业市场结构的目标模式选择与构建

根据市场结构理论,要确定一个行业的市场结构目标模式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规模经济,二是竞争活力。单纯强调规模经济往往会导致垄断,垄断则会使企业缺乏竞争活力,使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而片面追求竞争活力则难以形成必要的市场集中,牺牲规模经济。只有通过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市场结构才能较快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从零售商业的情况看,一方面,零售商业直接与商品生产相联结,因此,不同生产部门的市场结构直接影响与之相关联的零售业的市场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生产企业的规模有向大型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这就必然促使零售企业也向这个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零售商业又直接与商品消费者相联结,消费结构也会对零售业的市场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消费者分散,消费需求多样化,要求零售企业向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甘肃省零售业市场结构的目标取向应是兼得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之利的市场模式。

市场按其结构可分为自由竞争型、完全垄断型和垄断竞争型三种模式。自由竞争市场是一种不受任何干扰和阻碍的市场结构,它虽然可以实现充分竞争,但由于完全由“看不见的手”指挥,难免造成资源浪费和规模不经济。完全垄断市场,由于只有一个卖主,完全排斥竞争,价格机制失效,所以必然缺乏活力和竞争欲望。因此,这两种市场结构都不是我们所要选择的目标模式。

垄断竞争市场,也叫不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既有垄断,也有竞争的市场结构。在侧重于垄断这极,一般表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适合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如重化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等;在侧重于竞争这极,表现为有效竞争市场,它适合于具有一定规模经济的竞争性行业,如轻工业、零售业等。鉴于甘肃省零售业的行业特征,我们认为,“有效竞争”市场是比较理想的零售商业市场结构目标模式。这是因为:

(1)从市场结构看,是由少数集中程度高、市场份额大、工商关系协调的大型零售商业集团或股份公司以及进行充分竞争的大量的中小型零售企业共同组合而成,形成以大型零售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型零售企业为主体、小型零售企业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的市场格局。

(2)从市场行为来看,市场竞争的手段和行为方式主要是非价格的,即在产品质量、批量、花色品种、包装装璜、商标、广告和服务等方面凭借实力和效率进行技术竞争。价格竞争依然存在,但已降至次要地位,从而避免了过度的竞争行为。

(3)从市场绩效来看,首先,政府可通过这一市场实现零售商业的宏观调控。政府能利用主导型大型零售企业集团这一中观层次,通过股份参与(持股或控股)和金融渗透进行流通产业的管理和导向,调整零售商业结构与布局,保证甘肃省零售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次,可以实现分层次竞争。主导型大型零售企业集团围绕市场进行高层次、大市场竞争,通过组织大规模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商品流通,不断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中小型零售企业围绕大企业进行低层次、小市场竞争,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增添市场竞争活力,维护良好的商业竞争秩序。再次,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由于零售组织之间依然存在着竞争,因此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避免了流通资源的浪费。而在零售组织内部,由于管理协调代替了价格机制,因此交易费用省、经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可见,“有效竞争”是一种竞争与垄断相结合、以竞争为主导的市场结构模式,它既鼓励有序竞争、又利用规模经济;既防止过度集中形成寡头垄断、又获取市场竞争活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甘肃省零售商业较为理想的市场结构模式选择。为此,我们必须改造甘肃省零售业现有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重新构造一个既有适度竞争、又有适度垄断的有效竞争市场格局。而要构建这种有效竞争市场,必须根据甘肃省零售商业组织不同的规模发展水平,分层次构造:

(1)高层次的有效竞争。由少数几个主导型大型零售企业集团或股份公司控制市场,领导价格,开展有序竞争。这些大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购销活动,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注重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核心力量。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努力追求经营活动的全国化、国际化,并逐步与国内、国际大型零售企业开展竞争。

(2)中层次的有效竞争。这将是有效竞争的大部分,居于有效竞争市场的主体地位。这个层次的市场主要存在于大量的大中型零售企业之间。通过有效竞争,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均衡。竞争的手段既有价格竞争,也有技术竞争(非价格竞争)。

(3)低层次的有效竞争。由数量众多的小型零售企业开展充分竞争,这种竞争是在大中型零售企业统御下的规范有序竞争,是在高度组织化、连锁化基础上的竞争。竞争追求的主要目标是获取竞争活力,同时又不失小规模经济。这种市场既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促进市场集中,又可以突出经营特色,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三、甘肃省零售业市场结构合理化的政策措施

为了促进甘肃省零售业市场结构合理化、实现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和引导市场结构的调整过程。具体说来,主要有:

1.培育大型零售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市场集中度。政府应积极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大中型零售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连锁和联合等形式,连小成大,引导和培育一批资本雄厚、经营规模庞大、市场拓展能力强的大型零售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甘肃省零售市场的“主力军”,甚至成为对外进行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先遣部队”。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大型流通企业的成长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可供我们选择:一是通过零售企业自身积累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经营范围,以形成大型零售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形成大型零售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零售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特别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零售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零售企业,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消除地区封锁、部门分割造成的分散经营和过度竞争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甘肃省今后形成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集中度的主要途径。

2.分类引导小型零售企业协调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在零售商业中培育一些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是调整零售业市场结构、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性措施。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小型零售企业在甘肃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政府应对小型零售企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保护政策,有效地提高其组织化程度,以维系零售业的竞争活力。除此之外,对于小型零售企业的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多途径探索,分类指导其适度发展。地处黄金地段和居民区的小店铺,可以通过联合或由大中型零售企业兼并、收购等办法,以大带小,改造成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或分店;适应市场需求,活力较强的小企业,要进一步放开经营,通过发展股份合作,将企业的产权有偿转让给本企业职工,实行合资合劳;有一定客户,但辐射能力小的企业,可以成为代理制试点企业的下伸网点;对微亏、影响不大的企业实行国有民营;对那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濒临倒闭的企业实行改、转、租、卖,使之与大中型零售企业实现互补竞争,从而促进甘肃零售业市场结构的合理发展。

3.加强宏观管理,提高进入壁垒。近年来,甘肃省零售商业的过度进入、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同时,为了规范零售企业的竞争行为,提高商业经济效益,有必要适当增加我省零售业的进入壁垒,控制我省零售业进入壁垒的重点是强化作为经济性壁垒的行政法规壁垒。具体地说,一是政府应采取措施,对新企业进行较为严格的资格审查,重点加强对新建大中型零售商场的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新上项目,以保证大型零售企业的数量与城市规模、购买力水平及消费结构相适应,消除因盲目发展而造成的有场无市、店多客少的现象。二是有关部门要对商业网点的设置进行适当的管理与引导,根据甘肃商品流通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政策要求,按照数量、布局、结构适度和合理的原则,作出相应的规划和安排,努力实现零售企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三是政府应有目的地诱导商业业态差别化,如政府一方面严格控制大型单体商店的建设,另一方面为连锁超市、连锁便民店等新型商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零售商业经营业态的多样化,避免由于业态单一所导致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现象。

当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零售商业进入壁垒的设置应该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如果障碍过多、过严,变成我省零售商业发展的阻力,就与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同时,政府的行政性壁垒本身也要讲究科学性,如果盲目设置反而会产生不良后果。总之,我们强调的是要合理地设置适当的零售商业进入壁垒,以引导零售商业竞争的高效、有序,从而保证甘肃省零售商业的健康发展。

4.政府对零售企业的管理要由以主体管理为中心的系统管理向以行业管理为中心的社会管理转变。这是因为:首先,商业活动已不再为国有商业所垄断,而是发展为全社会的活动,甚至非商业系统内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商业企业和商业行为;其次,原商业行政管理机构只能对系统内的商业企业实施管理职能。而非商业系统的商业企业因都由自己的系统归属而主要接受本系统的行政管理,从而使全社会的商业活动处于系统分割、分散管理的无序状态,导致不同系统的商业企业不公平竞争;再次,以主体管理为中心的系统管理,由于主要以行政性的直接干预为手段,无法实现政企分开,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仍然受到限制。而行为管理可以对所有企业的商业行为实行统一规划、政策调控、间接管理和行政监督,以确保市场的统一性和商业竞争的有序性。当然,行为管理必须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调控体系的健全为前提,是在此基础上的以行政管理机构对全社会商业行为的管理为主体,与法规管理、经济管理和行为自律管理等体系相配套的社会管理系统。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若干思考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804

【原刊页号】89~92

【分类号】F101

【分类名】财务与会计

【复印期号】199902

【作者】李萍/包强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经济控制论初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 罗伯特·K·莫茨、侯因·A·多洛夫:《审计理论结构》,美国会计学会,1961年版。

    [3] 劳伦斯、索耶:《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73年修订版。

现代审计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评审内部控制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本文就其概念、作用及其局限性做一探讨。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国内外具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美国职业会计师协会早在1949年发表题为《内部控制》小册子中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益,促进贯彻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而在内部所采取组织规划和一系列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61年发表的第一号审计意见《关于审计的一般原则》中指出:“内部控制不仅是指内部牵制和内部审计,而且是对企业的财务和其它方面的全部管理,以便做好企业活动,维护资产完整,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日本会计研究协会所属审计特别委员会在1970年发表题为《对财务报表中的内部控制的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经营者为了维护企业的资产完整性,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经营活动进行综合的计划、协调和考核而规定的制度、组织、方法和手续的总称。”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十二届会议的《总声明》中对内部控制做了这样的表述:“内部控制是指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

加拿大执业会计师工会1976年发布的《审计推荐书草案》中指出:“内部控制由组织体制的设计和由企业管理人员所制定的所有的协调的制度组成,就其实用方面而言,是为取得确定的管理目标,促使企业与企业有秩序和有效地进行。包括财产的保护,会计记录的可靠和及时地提供可靠的财务资料。”

姜尔行教授主编的《审计学概论》认为,所谓内部控控制度,就是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本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及其他数据的正确可靠,保证国家财经纪律和本单位所订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利用单位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控制机制。

王德升、阎金锷教授在其《审计学基础》中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完整性,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促进贯彻规定的经营方针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方法和手续。”

张以宽教授在其《审计学基础》中指出,内部控制应当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结合我国企业情况,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各项制度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即:(1)责任控制;(2)内部牵制;(3)内部审计。

程能润教授在其《审计学原理》中认为:“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业务和管理活动中,为了保护财产安全,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提高经营效率和确保既定经营方针与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组织、程序、手续、方法的总称。”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关于内部控制制度概念,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管理控制论和职责分工论。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循环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需要。按现代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调节五项职能可划分为计划和控制两大类。计划是根据经营方针制定经营目标,为达到某种预定目标的一种决策行动。其理论根据是,要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达到理想效果,必须使企业的每个组织都有秩序、有效率地进行工作。但是计划中制定的目标,只是预先的设想。

综上可见,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管理经济的需要,它不能和内部牵制相提并论。内部审计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发展后的相应产物。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着眼于职责分工,而忽视了现代生产和经营的需要,但是,它把内部牵制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继承了历史的科学成果。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是可以统一的,而且也是应当统一的。也就是说,内部控制产生的基础,应当是管理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它侧重于职责分工,也包括了人与物的关系,因而,仅仅把内部控制说成是一种职责分工制度,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可以把内部控制制度表述如下:

所谓内部控制,就是指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者,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正确贯彻其经营决策,维护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作用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一种自我调节和制约的控制系统。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现代企业和其他一些单位对新的技术不断开发利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要想管理好企业单位,就需要建立一套严密而又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组织、协调各部门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关系,使之达到更好的经济效果。

企业领导人要实现自己的任期目标,不仅需要了解以往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了解掌握现在的各种经济数据资料,这就有赖于健全和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从会计资料中要获得的是经济指标,而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合理性的程度就决定于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客观上可以证实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企业单位里,内部控制制度能使上下配合一致,左右沟通协调,同时也是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条件,是外部审计的重要依据。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前,首先应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决定审计的方法和重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较差,提供的资料不能充分信任,则须组织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详细全面审计;反之,则进行专项重点审计。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但是审计的基础,而且是各项财产的安全的保证,是防止贪污和浪费的重要措施,对会计数据正确性、合法性起着保证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职工克尽职守,提高经营效率。从静态看,内部控制明确划分了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有利于建立并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报告制度,做到各尽其职,互相制约,克服并清除错弊,忠于职守,提高效率。从动态看,内部控制所规定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使每一部门具有要求其他部门必须有效地执行任务的动机。如生产部门可追踪仓库及时发料,而仓库则追踪按期进货,要求采购部门工作迅速,从而使各部门经营效率提高。

2.保证会计记录和数据资料的正确性、真实性。正确无误和完整无缺的会计记录及其它业务资料是正确了解过去、严密控制现在、科学预测末来、进行决策的依据,这无论对宏观经济或微观经济都是十分重要的。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是内部控制最初的,也是首要的作用。这是由于在经济业务过程中采取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凭证编号、复核、核对等措施,使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得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做到内部相互监督,从而防止错误发生,即使发生了错误,也易于自动检验和自动纠正,保证了会计记录的正确和完整。

3.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建立内部控制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特别是不相容业务的分工,使授权人与执行人,执行人与记帐人,保管、出纳与会计人员,记总帐和记明细帐得以分开,形成一种内部相互牵制的关系,同时实行限制接近财产和内部定期盘点核对制度,从而使财产的收、付、存、用得到严密的控制,做到有效地制止浪费,防止各种贪污舞弊行为,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

4.保证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令、法律的贯彻和执行。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财经法令、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单位领导及其所属各职能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内部控制规定了处理各种业务所必须遵守的各种凭证和传递手续,将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执行国家财经管理和规章制度的情况及时反映给领导,通过授权批准程序使单位领导得以控制和指挥本单位的一切业务活动。必须遵纪守法,防止和纠正各种违法和违纪行为,端正经营方向,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尊严。

5.为开展审计工作创造条件。现代审计愈来愈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审计的范围、时间、方法、程序和费用等。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好的单位,资料的可信度高,审计人员就不必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挖掘企业的潜力上;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未被遵守,这不但要进行全面详细检查,浪费许多时间、费用,而且无法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评价、建议上,所以说内部控制制度直接影响着审计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为审计人员提供有利条件。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

在实际工作中,即使内部控制制度十分健全,但往往还是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绝对正确和资金财产的绝对安全,这是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审计人员在审查和评价时必须对这一点有充分的认识。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在不相容业务分工的基础之上的,这里隐含一个前提条件:职工之间不会发生同谋勾结的现象,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工串通勾结,或发生集体作弊情况时,内部控制制度就会失去效用。审计人员对这种可能性应给予高度重视,特别在评价现金、资产控制时要特别注意。

2.主管人员的法律、政治意识及业务素质。主管人员,特别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如果没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较好的政治素质,他就会蓄意滥用职权,违法乱纪,从而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作用。

3.行使控制人员的素质。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与行使控制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如果人员安排不当,不完全按质量要求完成工作,那么内部控制也会失去效用。

4.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管理也在不断地改进,今天有效的控制制度明天不一定会有效,这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如果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同步,那么内部控制制度也会失去效用。

5.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设置内部控制制度要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例如,不能为200元的物资专门配备保管人员而花费更大的工资费用。又例如在大中型企业的整个生产和管理环节分工较细,有利于设置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在那些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由于不可能进行明细的、细致的分工,所以也就很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6.疏忽,误解或无意的错漏会造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

 

 

国有商业走出困境的竞争策略选择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804

【原刊页号】93~95

【分类号】F51

【分类名】商业经济、物资经济

【复印期号】199901

【作者】徐好新

【参考文献】

    [1] 任新主:《哈佛管理经典》,专利文献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

    [2] 纪宝成:《市场营销学》,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1996年8月。

    [3] 中国企业管理编辑部编:《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国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1984年8月。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流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书面讲话中明确指出,商品流通作为一个竞争性行业,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的不同实现形式,抓大放小……要组建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与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因此,在我国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滞后,管理粗放,效益滑坡,亏损挂帐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借鉴国际国内成功者的经验,选择正确的竞争策略,促使国有商业企业走出困境是至关重要的。总结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市场竞争尽管是千变万化的,但还是有基本规则可以遵循的,不同的国有商业企业可供选择的竞争策略主要有以下10种。

1.弄清企业位置,确立竞争优势。这一竞争策略的选择,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对国有商业企业的实力和弱点加以分析,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国有商业企业要正确评价本企业在当前市场上的竞争位置,确立企业在此位置上所面临的外部竞争机会和环境。然后确立建立竞争策略所必须具备的资金、资源、技术设备等内部条件,进一步找出企业的经营绩效与要采取的竞争策略之间的差距。一个好的企业家就在于能合理调动力量,以己之长击人之短。如美国的霍布莱因公司生产和经销的伏特加酒在市场很畅销,但另一家酒厂以每瓶低一美元的价格推出同类产品,一下子打入市场。面对这种正面攻击,霍布莱因公司总经理没有惊慌,他知道自己的公司产品声誉好,若卷入价格之战,既损害了公司的形象,又会造成巨额损失。最后,该公司决定把自己的产品提价一美元,结果消费者认为高价必是好货,其销货额未受到影响。在稳住市场以后,又组织力量反击,推出两个伏特加新品种,一种价值与竞争者价格相等,另一种比他们还要低一美元,运用这一策略粉碎了对手的进攻。所以,对于国有商业企业来说,更多的还是要发挥自己在某个方面的长处,以己之长同其他商业形式开展竞争,才有可能摆脱目前的困境局面。对于大多数国有中小商业企业来说,在弄清企业位置的前提下,应当采取迂回战术,避开强敌,采用独到的技术,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改进性能、包装,开辟新的市场等,逐步发展壮大,从困境中走出来。

2.攻势经营,先声夺人。这种竞争策略的选择不同于那种被动地接受市场信息,什么走俏就上什么的经营方式,它是在加强信息量和预测的基础上,主动地采取经营攻势,用新的产品引导人们消费的超前式经营方式。国有商业企业采取攻势经营策略,是要对市场的潜在需要进行正确的预测,在市场变化之前就及时推出新产品。选择攻势经营,在产品的推销上就要有进攻的气势和别出心裁的手段。如果产品促销上平平,攻势经营的锋芒就要折损。所以,先声夺人的宣传是攻势经营的有效促销手段。如北京三露厂厂长武定信在开发出“大宝”系列化妆品以后,采用了“密集销售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产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压向市场,立即引起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注意。他们租用了几十辆“的士”,带着产品在北京城里跑,见商店就进,宣传产品,签定协议,送货上门。经过十几天的苦战,北京市内的商店都摆上了他们的新产品,其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效益之显著,为同行们树立了榜样。由此可见,国有商业企业只要正确地选择使用这种策略,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同样可以尽快摆脱困境。

3.标新立异,注重开发。这种竞争策略的选择,是在市场中寻求其它产品或服务尚未顾及到的空缺和漏洞,从而获得经营良机。这就要求国有商业企业了解潜在市场需求,标新立异地开发别人还没有经营的产品,可以收到好的经营效益。只有去开拓市场,经营其他人未经营或很少人去经营的产品,开辟走出困境的新路子。就像广州白云山制药厂那样,在1978年的“穿心莲危机”中,厂长贝兆汉意识到利用时间差超前决策,改变过去只生产“穿心莲”一种药品的情况,接连研制出“感冒清”、“活心丹”等产品,产品一问世就打入香港市场,成为可与日本名牌药品“救心丹”相抗衡的拳头产品,获得无法用数学来计算的效益。与此同时,有的大药店抢先经营,同样取得了好的经营效益。

4.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这一竞争策略的选择,常常是处在困境中的商业企业走出困境时所采取的策略。国有商业企业应有自己独特的竞争风格,忌讳雷同与平庸,用“奇”来诱导消费者浓厚的兴趣。例如,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在春节联欢会上讽刺了虚构出来的“宇宙牌”,许多抽烟者出于好奇,争相购买这种香烟,看一看它的质量究竟如何,使这种香烟成为畅销货。另外,日本有一家大百货公司,经理预计到战后要出现生孩子的高潮,需要许多尿布,他就跟一个企业协作生产经营尿布,这个企业成为尿布大王,这家大百货公司也取得了高额盈利。所以,国有商业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只有大胆地去独辟蹊径,以“奇”去摆脱困境,困境局面就会改观。

5.应运而生,应时而变。这种竞争策略的选择,是在市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许多经营者会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很难经营下去。当前国有商业企业陷入困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随市场的变化灵活经营。目前,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许多产品更新换代快,寿命越来越短,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投入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企业必须灵活地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新情况,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6.以退为攻,以支换收。这种竞争策略的选择,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遇到较强的阻碍,如社会文化影响、民族的偏见、分销渠道的不平等、较强的封闭市场等,这时采取正面进攻策略,在竞争中很难有效,就需要采取以退为攻,以支换收的策略,使企业可以获得成功。西方许多企业采用“大市场营销策略”就体现了这种以退为攻,以支换收的竞争策略。在系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下,企业经营主要考虑四个“可控制因素”: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但是,在世界市场的剧烈竞争中,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权力机构的参与贸易竞争,政治和社会因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越来越大的环境下,企业营销就要考虑到外部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因素外,还包括权力和公共关系两个因素。为了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营销策略上必须协调地采取经济、心理、政治和公共关系等手段,精通向有关集团提供利益的艺术,经取得他们的合作和支持,这种“大市场营销策略”的采用,也就是以退为攻,以支换收,实现竞争目的。例如1987年我国广东省强力啤酒厂采取以退为进,以支换收的竞争策略,抓住竞争机遇,在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上起到良好的效果。推出精心研制的强力荔枝汁、柠檬汁、原橙汁和可乐等强力系列无酒精饮料,立刻受到客商的欢迎,社会需求量大,强力啤酒厂没有能力满足市场需要,就与一些技术先进的饮料厂联系,由他们组织生产加工,售后利润全归加工的工厂,合作者闻风而来,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这个厂的领导说:“他要利润,我要市场。占住市场,何愁利润。”所以,不到半年时间,强力系列饮料创出牌子,在市场上牢牢地站住脚。然后再与各加工厂分享利润。在产品是强力啤酒厂开发的,市场是强力啤酒厂开拓的情况下,协作者不得不心甘情愿地将利润的一部分让给主厂。由此可见,陷入困境的国有商业企业,从强力啤酒采取以退为进,以支换收的策略中也领悟到摆脱困境的路子,去大胆地开拓市场,早日从困境中走出来。

7.寻找病因,重点攻击。这种竞争策略的选择,是在企业竞争中,如果采取正面竞争,利用价格战的方式去攻击对方,就可能造成两败俱伤。这时,应采取比较明智的竞争策略,寻找竞争对手弱点,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击,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采用这种竞争策略,首先要对该行业,对生产厂与供应商的弱点进行分析,力求准确地找出阻力最小而又可以取得最大成效的方法。例如,美国的施乐复印机被日本模仿者轻易击中的原因,就在于日本人发现施乐的病因是集中为那些使用许多台昂贵的高能复印机大户服务,他们就设计出适合各种不同用户群体要求的复印机。他们不去同施乐引以自豪的复印速度和清晰度竞争,而去开发为小办公室需要的简单便易的复印机。日本人在这方面站住脚后,又去开发其它新型号,最后使许多小的用户都走到他们那里去了。我们的许多国有商业企业,不善于去分析其他商业企业的弱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找不到走出困境的突破口,也应对这一策略加以研究从中悟出走出困境的道理。

8.多角经营,综合发展。这种竞争策略的选择,要求一个企业经营产品或服务项目,应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在竞争中取得理想的效益。选择这样的竞争策略,可以使企业承担的风险分散,在竞争中进退自如,又能节约费用开支,有利于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实现竞争目标。作为国有商业企业不仅在经营品种上多样化,而且服务项目也要多角化,如把销售、娱乐、餐饮、维修为一体,综合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是改变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一条途径。

9.薄利多销,售后服务。这种竞争策略的选择,就是要排除顾客的心理障碍,诱导顾客的购买意向。从而对产品确立有吸引力的价格,并实施良好的售后服务,就可以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加速资金周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市场变化快,风险大,今天是畅销的商品,明天就可能滞销。如果在畅销时提价,在滞销时降价,价格起伏太大,就会使顾客形成等待心理,直接影响销售。把薄利多销与售后服务结合起来,顾客就会放心地来购买企业经营的商品,只有把满意和放心卖给顾客,企业的经营才能兴隆。目前,国有商业企业不兴隆,没有活力,也可以选择薄利多销售后服务竞争策略,早日摆脱困境。

10.反向研究,模仿经营。这种竞争策略的选择,对于任何经营企业来说,其创新能力都是有限的。因为产品的设计构想到投放市场,需要具有相当实力的设计部门和较长时间的准备,中小经营企业往往缺乏实力,采用模仿经营策略,就像站在巨人肩上一样凭空取得更大的竞争力。就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常用这种策略,可以免去创新经营的风险,他们可以像观众一样坐在场外,注视着新产品的命运,如果这种新产品失败,模仿者不受任何损失;如果新产品发展前景好,模仿者可以立即行动,实现经营目的。当然,这种竞争策略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周密的情报网,进行反向研究,掌握好这种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国有商业企业采取这种竞争策略,一定在竞争者为数尚少,利润还有吸引力时及早行动。模仿行动太快固然有一定风险,但行动太慢则危害更大,常常会失去获利的有利时机。

总之,国有商业企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改革已到了极为重要的关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其它商业形式相比较,经营效益下滑,竞争能力减弱,困难重重。为此,国有商业企业只有借鉴这些好的竞争策略,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才有可能早日走出困境。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902

【原刊页号】53~55

【分类号】F104

【分类名】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

【复印期号】199904

【作者】梁亚民/庞智强

【内容提要】如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深化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统计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定量研究的意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经济增长/定量研究/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赵春艳:《建立测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计指标体系》,《辽宁经济统计》,1997年第7期。

    [2] 全国科技进步综合评价课题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研究》,《统计研究》,1998年第2期。

    [3] 吕铁、徐寿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数量评价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1期。

    [4] 沈立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认知到行动—兼议考核转变进程和成效的10个标准》,《财经问题研究》,1996年第11期。

中图法分类号 F210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定量研究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质的基础上,首先由量的积累开始,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引起质的飞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进程,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必然也会伴随着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因此,考察评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情况,就离不开对其量的积累情况的研究。当然,定量研究必须要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要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而宏观政策的制定又依赖于对经济增长情况的客观分析与判断,依赖于对经济增长情况的定量描述。借助于定量分析可以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量的变化情况及时反映出来,从而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特征;也可以根据定量描述的结果进行地区之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差异情况的对比分析;还可以利用定量描述的资料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因素分析,以确定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要素,进而为宏观政策的选择和调整提供基本的依据;利用定量描述的结果还可以检查有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执行效果的分析。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注: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计算,凡时期指标均取年度资料,对点指标均取年末资料。)

根据分析,我们主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五大类统计指标组成:

第一类是反映投入生产要素使用构成的指标。不论是粗放型经济增长,还是集约型经济增长,都需要一定量的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下,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构成是不同的。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投入的生产要素绝大部分被用于扩大生产的总规模上,而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投入的生产要素中,用于促进技术进步的比例却比较高。因此,观察生产要素投入的用途结构的变化,可以分析研究全社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工作力度,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条件和机制的改变情况。与此有关的主要指标有:

1.全社会更新改造投资比重。该指标用来衡量工艺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情况。指标值越大,说明经济集约型增长的技术准备就越充分。其计算公式为:

全社会更新改造投资比重=全社会更新改造投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科教投入比重。该指标反映了国家或地区对科技和教育投资的力度大小,是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保证。计算公式为:

科教投入比重=全年科教事业投入额÷全年财政支出总额

该指标也可以从国有经济基本建设投资的角度计算,公式为:

科教投入比重=科教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国有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或者以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代替。另外,还可以计算科教投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科教投入弹性系数)指标,以进一步描述科教投入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变动关系。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科教投入增长率应快于或至少同经济增长率同步。

3.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该指标主要反映全社会用于技术开发与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投入情况,是对前两个指标的补充。计算公式为:

研究与发展经费比重=全社会研究与发展费用支出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

4.职工培训教育费用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是不断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生产技术成果,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基本保证。计算公式为:

职工培训教育费用比重=全年职工培训教育费用支出额÷当年企业支出总额

在具体应用时,也可以根据资料情况选择某一行业(如工业)来计算。

第二类是反映投入生产要素使用效果的指标。生产要素使用效果的提高,可以使等量投入实现更多的产出,或实现等量产出所需要的投入比过去更加节约,而这正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特点或标志。因此,研究生产要素使用效果的变化,也就是追踪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主要指标有:

1.社会劳动生产率。这是反映劳动投入使用效果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社会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

2.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这是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也是表明能源利用效果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计算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指标。公式为: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3.社会资金产出率。该指标反映资金投入的使用效果。计算公式为:

社会资金产出率=国内生产总值÷(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固定资产平均净额)

4.微电子控制设备所占比重。该指标反映了更新改造投资的实际效果。计算公式为:

微电子控制设备所占比重=微电子控制设备原值÷生产用设备原值

5.人均主要工业产品占有量。这是反映工业生产能力提高情况的指标,应区分钢材、电力等各主要工业产品来讨论,以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人口数对比计算。

6.人均主要农副产品拥有量。该指标用来反映农业生产能力提高情况和满足社会需要情况。它的计算同样应区分各主要农副产品来进行。

第三类是反映技术进步的指标。集约型经济增长,实质上也就是各生产要素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结果。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将先进技术渗透于各生产要素,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改变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结合等途径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情况,就离不开对技术进步的定量分析考察。有关的指标主要是:

1.设备新度系数。用该指标可以反映现有生产设备的新旧程度,以及实际市场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新度系数=现有设备净值÷设备原值

2.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该指标反映技术改造投资的增长速度,是技术进步的物质保障程度的重要体现。计算公式为:

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报告期技术改造投资额÷基期技术改造投资额

3.工业企业工艺装备技术水平。该指标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企业工艺装备的技术水平,一般以国际标准进行衡量,这样便可以将其分成若干等级,如50年代水平、70年代水平、90年代水平等。一般企业的技术装备通常都是由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技术组合而成,因此可以以主要设备或关键设备的等级作为代表。该指标需要单独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还可以计算企业的平均技术等级。公式为:

企业设备平均技术等级=[∑(某技术年代×该年代设备台数)]÷现有设备总台数

4.企业技术转让收入增长率。这是反映企业技术输出能力变化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企业技术转让收入增长率=报告期技术转让收入额÷基期技术转让收入额

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这是反映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

6.专利授权指数。它是反映全社会技术创新步伐的指标,公式为:

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专利授权数÷基期专利授权数

第四类是反映综合产出情况的指标。社会综合产出的状况,充分体现出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特点,综合产出的科技含量越高,表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所以,分析综合产出的情况,是判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情况的重要依据。有关这方面的指标有: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人口数

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数量关系。指标值越大,表明政府在调控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的能力越强。计算公式为: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收入额÷国内生产总值

3.新产品产值率。这是反映企业技术开发成果及产品升级换代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产值÷全部产品产值

4.三次产业构成比。这是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指标。用一定时期内各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来衡量。

第五类是反映经济增长环境条件的指标。经济增长不仅要有充分的内在动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因此,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主要指标有:

1.经济增长波动系数。这是反映经济波动情况的指标。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经济运行应该更加平稳,避免大起大落,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需要一个平稳的经济环境。该指标以连续5年来经济增长率的平均差来表示,其值越小,说明经济运行越平稳。

2.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这是反映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利用该指标也可以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计算公式为:

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全社会从业人员数÷社会劳动力资源总量

3.工业“三废”处理率。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所以也应该在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有更多地投入。利用工业“三废”处理率指标可以反映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该指标以“三废”处理量占待处理量的比重来表示,公式为:

工业“三废”处理率=工业“三废”处理量÷工业“三废”待处理量

4.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该指标既反映了科教投入的使用效果,也说明了职工文化素质的高低。其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某一受教育年限×该年限人数)]÷职工人数

关于受教育年限,主要是指接受普通教育的时间长短。一般是:小学文化程度按5年计算,初中按8年计算,高中(含各类技校)按11年计算,中专及大专按13年计算,本科按15年计算,硕士按18计算,博士按21年计算。

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该指标反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变动情况,计算公式为: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报告期基础设施投资额÷基期基础设施投资额)-100%

6.市场化程度。反映经济运行机制主要是资源配置方式转变、所有制结构调整情况的指标。

7.工业化程度。主要用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及其它部门转移的规模及速度、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工业部门的完整齐全程度、工业技术进步的速率及贡献率、居民城市化水平等指标来描述。

 

 

论市场化的政府农业宏观调控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901

【原刊页号】48~51

【分类号】F2

【分类名】农业经济

【复印期号】199905

【作者】王勋铭

【内容提要】本文的定位是指在农业市场化条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主要论述了政府对农业调控市场化的必要性、主要内容、计划与市场在农业中的有机结合。在农业市场化的进程中,加强政府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宏观调控,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具有重大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市场化农业/宏观调控/市场与计划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文学:《市场经济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5月版。

    〔2〕 杨志龙等:《跨越传统农业》,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7月版。

    〔3〕 冯中朝等:《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4〕 丁泽:《国外农业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图法分类号 F3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营活动市场化和农业资源流动市场化都是必然的,这是农业被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内的必然结果。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单纯的市场调节还不能完全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因为农业生产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加之农业的弱质性和我国农业经济长期的落后状况,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给国家和农户带来重大的损失,并且从总体上破坏农业资源。因此,必须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市场性和农业资源流动市场性的基础上,由政府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脆弱的农业在与强大的工业部门之间的价格竞争中将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二是随着我国步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国内农业将遇到强大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压力;三是由于我国粮食生产目前仍属于供不应求的不均衡状态,农产品供给,特别是粮食产品供给存在着宏观上不允许有太大幅度波动的压力。农业生产面临的这些挑战,均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靠市场机制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国家通过实行农业产业保护政策,给农业以财政、金融、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不断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政府调控,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市场性和农业资源流动市场性基础上的调节,是对市场经济的农业的调节,不是指单纯的行政性直接计划调节。因而这里所说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不是指用计划直接管理农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在承认农户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地位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市场调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调节。总之,这里所说的政府调控,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计划管理根本上是不同的,它是对市场化的农业的宏观调控。

一、政府对农业调控市场化的主要内容

1.对于市场调节不能有效解决,但对农业发展却至关重要的问题,政府要以自己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调节。一般来说,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1)大型的农业基本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等大范围协作性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的基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其生产对象是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过程对气候、生态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农业要稳定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80年代和“八五”期间,我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总体上进展较慢:水利建设基本上停滞不前,相当一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大江大河的抗洪能力降低,大的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农田有机质下降,土壤肥力呈衰退趋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不少地方草原退化,耕地沙化,自然灾害频繁。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我国农业表现出明显的脆弱化和波动性。在目前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并且农田基本采取小块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市场是无法解决农业基本建设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是由政府来组织农户进行农业基本建设活动,下大决心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联合的形式组织协作,用联合起来的集体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当然这种联合不能搞无偿性调拨,而是要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有偿协作,即也要体现市场性。当前,农业基本建设主要是水利、土壤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重点是水利建设。水利兴,农业才能稳。要把建设高产田作为主攻点,使粮食产量既能上得去,又能稳得住。同时注意抓好土壤建设和生态建设,增施有机肥,种树种草,逐步改善土壤性状和生态环境。(2)农业的资金投入。我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大工业和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农业投入的基本格局也充分体现了二元经济结构下农业投入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投入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与改革初期农业投入的大幅度增长相反,近十多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呈停滞、减缓趋势,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热情也在下降。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投入热情下降,已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也构成了潜在的乃至现实的威胁和压力。农业的资金投入,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靠国家和农户共同来承担。国家资金的有计划投入,在农民看来是计划对农业的扶持,因而农民愿意接受计划的要求和约束,这就使得国家计划可以通过资金投入,把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计划的轨道,使农业生产经营市场性体现计划的要求。(3)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我国始终把“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农业科技在增产增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农民极为欢迎。但分散经营的农户,自身无法去研究和推广,只有靠国家计划来进行。加之农业科学技术措施一般都要求农业按照一定规范进行种植,因而国家能够通过推广农业科技而把受市场机制调节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计划发展的轨道,使其市场性反映计划的意图。(4)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是不可能靠分散经营的农户来进行的,只有通过国家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因此,国家计划通过组织农业开发,就可以贯彻计划要求,使具有市场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接受计划调节,朝着计划要求的方向发展。总之,那些市场无法有效调节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及资源流动,需要有计划的调节,这样就可以使计划性进入市场性,同时使市场性也有计划性。

2.对市场调节中的盲目性及事后性,政府要进行有效的校正和补充,以消灭农业生产的大起大落和资源的浪费。市场调节主要是靠价格调节,价格调节虽然最终也能使市场供求相一致,但这是在市场供求与价格的不断涨落中进行的。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的波动,将会冲击到每一个人。稳定农产品市场也有利于减少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资源浪费。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决策将主要取决于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市场上哪种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盈利多,农民就会生产哪种产品。但是,农产品供应是有一定时滞性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通常情况下,为半年或一年,果树等则需要经过几年或十几年。当一个生产周期结束以后,市场上该种产品的供求状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便会造成农业资源配置的重大浪费。因而价格的自发调节对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很大的农业生产经济活动来说,往往会因产量及品种调节中的自然因素约束,而来不及随价格和供求状况进行及时调整,结果会给国家和农户带来极大的损失。

因此,必须校正市场调节的这种盲目性和事后性。在承认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要校正这种盲目性和事后性,就必须大力发展信息调节。而信息调节又不可能由农户自身来承担,因为农户受其利益地位和视野的限制,不可能获得科学的综合信息,这就使得信息调节主要要由政府承担。也就是说,政府要通过提供以市场供求预测为主的信息服务,来帮助农户进行市场选择,决定生产经营方向和经营规模,以避免单凭价格机制事后调节所带来的生产波动。有效地进行政府的这种信息调节,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市场需求预测和信息传递工作;二是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咨询业务;三是分析和研究市场需求信息中被扭曲的各种因素,并及时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四是及时统计和公布供给方面的信息,即某种农产品的生产已有多少生产能力,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已达到何种程度等。总之,政府要通过预测和信息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好导向,以此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证市场调节的科学性。

3.有计划地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都需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有利于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要通过农村社会化服务贯彻计划意图,使农业生产经营市场性和资源流动市场性同时具有计划性,以保证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农户对于政府调节的要求同样具有迫切性。但是,农户不需要直接管理他们具体经营活动的政府调节,而是需要既承认他们的自主市场选择,又能对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帮助的政府调节。这种调节实际上是政府对农业的服务,即通过有效的服务使农户自觉地接受国家计划指导,从而把农户的市场选择与国家的计划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户的市场选择被纳入计划发展的轨道。因此,政府有计划地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是政府农业调节的重要内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具体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服务、科技开发服务、农用生产资料修理服务、耕种及排灌专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及销售服务等。其机构,县乡应有科技、供销、信用、粮食等专业服务机构,村组则主要有生产上临时急需的服务组织。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把为农业、为农民服务放在首位,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是要引导农民有效地进入市场,是为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三是坚持以科技为支柱,如何使科学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应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本功能之一;四是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农村社会化服务不能主要靠外部资金的支持,而应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这就需要办成经济实体,讲求经济效益。总之,政府应很好地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服务主体要有针对性地为农户提供商品经济信息,根据国家和市场需要同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产销合同、订购合同或实行代理制,以鼓励或约束生产,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把小生产与大市场、农民生产与国家计划联系起来,使农业生产稳定地向前发展。

4.有计划地完善市场调节的条件和环境,形成良好的市场调节基础。政府应该消除市场调节的阻滞,完善市场调节,使其反映计划的要求,从而使农业生产经营市场性具有计划性。其中主要包括:(1)加强农产品市场法规及机构的建设,保证农产品市场的有效运行。国家对农产品市场实行法规调控,主要是制定规范农产品市场主体的法律,以规范农产品经营者、中间商、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建立保障农产品市场运行秩序的法律,以保证市场竞争公平合理,制止垄断行为,防止非法牟利;制定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以确保政府在计划、预算、税收、信贷、保险等方面经济行为的稳定性、连续性,保证农业这个基础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2)消除行政对农产品市场的过多干预,特别是要防止某些行政单位操纵市场,垄断经营,牟取暴利,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农户的现象,从而保证市场稳定。(3)建立农村保险和保障制度,以及各种形式的旨在调节市场供给时差性的储备制度,以消除市场调节中的过大波动及过分风险压力,从而保护农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和根本利益,以求得农业的持续增长。(4)要根据公平原则逐步调整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消除封锁和垄断的利益基础,保证市场确实能择优汰劣。(5)校正市场机制的扭曲状态,例如调整价格的不合理比例,使农户的贡献与收入成比例发展,从而保证农业生产有比例地发展。总之,应该为农产品市场创建好的环境,在保证市场调节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实现市场调节的有计划性。

5.要利用财政金融手段及政策法规调节农户的市场选择,使农户的市场选择符合计划的要求。财政金融等利益机制手段对农户的市场选择,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例如,财政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程度的补贴,会对农户的市场选择朝着计划要求的方向发展。再如,不同贷款条件及差别利率,会对农户的市场选择有很大影响,因而可以通过贷款的优惠条件及差别利率,对农户的市场选择发生重要的计划调节作用。同时,国家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令,也会有效调节农户的市场选择。例如,农业发展比例及农产品结构政策的制定,可以向农户表明哪些产品要大力发展,哪些产品不宜再发展,哪些产品要保持稳定,从而为农户的市场选择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因此,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及政策法规等调节农户的市场选择,是政府调节农业生产经营及资源流动的重要内容,应该不断完善调节农户市场选择的财政金融手段及政策法规,使政府调节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见,政府调节农户的市场选择,并不是要损伤市场调节,而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及资源流动市场性的基础上,校正市场调节的偏差,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完善市场调节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使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能有效发挥。因此,这种政府调节是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化政府调节,它能有效地同市场调节一起,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计划与市场在农业中的有机结合

市场经济导入经济运行过程后,使农业体制内原来的行政性计划体制转变为经营活动、资源流动及调节活动都市场化了的农业体制。被计划调节的生产经营和资源流动,具有计划性质,能反映计划的要求,体现计划的利益关系;同时,经营市场性和资源流动市场性基础上的政府调节,又能体现和反映市场调节的要求,具有市场性。因此,计划调节农户的市场选择,使计划与市场在农业中实现了有机结合,成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计划市场体制。

农户进行自主性市场选择,亦即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市场性,接受市场调节,同时是为了通过利益机制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经营自主性,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农户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行政府调节,使市场调动起来的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经营主动性能持续而稳定地存在,从而从宏观的角度进一步保护市场激发起来的经济效益,并使之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在农业经济中的有效结合,最终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此,农业市场经济与政府调节的有机结合,是在不损伤市场调节的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政府调节可以通过弥补市场调节不足而与市场相结合,例如通过组织农业基本建设、推广科学技术等而与市场相结合;也可以通过校正市场调节偏差而与市场相结合,例如通过财政金融手段等调节市场偏差而与市场相结合;还可以通过完善市场调节环境及条件而与市场相结合,例如通过组织社会化服务而与市场相结合等等。

政府在不损伤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调节农户的市场选择,不仅使政府调节也具有了市场性,而且也使市场具有了计划性,即朝着计划要求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调节下的农业市场经济活动,已不再是盲目的、自发的市场调节,而是政府调节下的自觉调节,或者说是价值规律的自觉利用。这种具有计划性的市场调节,既能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及经营主动性,又能使农户的自主市场选择符合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使农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主动性同社会整体利益具有一致性,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既有活力,又能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因此,在市场经济导入经济运行过程后,要求原有的以完全行政性计划为特征的农业体制,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经营和资源流动市场性与市场化政府调节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既有活力,又能有序发展的农业体制。当然,农业充满活力的有序发展,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例如加大农业投资等。但有一条是肯定的,即农业必须要有市场的作用,绝不能忽视市场经济在农业中的作用。

 

 

论银行适应企业改制的对策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903

【原刊页号】39~41

【分类号】F62

【分类名】金融与保险

【复印期号】199912

【作者】步新

【作者简介】步新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

【内容提要】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优化其资产配置,并使债权形成硬约束,有利于推动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进程。但客观上造成了企业逃避债务,使银行负担过重;资产质量恶化;银行债权丧失;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格局。为此,银行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落实银行债权、建立科学信贷管理体制、参与企业破产处理活动、扶持企业融资、加快法制建设,使银行资产得到充分的保护,以推动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真正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关键词】理顺产权/规避风险/科学管理/扶持企业/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洁,张燕.企业的资产重组与障碍.企业管理,1998.

    [2] 山东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体系的研究.当代经济与科学,1997.

【中图分类号】F830.1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也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就在于其涉及的面广、触及的深度大,具有不可逆转性。银行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中介者,其经营管理必然会因企业的剧烈变化而受到影响。因此,银行必须认真研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银行自身的影响程度,研究如何适应企业改制的对策。

一、企业改制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正面影响来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可以使企业摆脱受政府直接干预的境地,改变政企不分的状况,实现资产最优化。企业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换,银行就能自主地选择资产业务的方向与规模,实现结构优化,分散资产风险,并使债权形成硬约束。这极有利于推动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进程。从负面影响来看,由于企业改制牵涉的方面很多,困难重重,在旧的一套体制尚未完全抛弃,新的一套体制没有真正建立的交替时期,就目前情况而言,企业改制对银行的负面影响的成因及表现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企业负债过分倚重银行,而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使银行处于困境。由于国家近年来不再直接向企业注入资本金,企业几乎完全依赖银行提供资金进行生产,搞负债经营。据1997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的负债比率达到70%以上,而负债中的银行贷款就占了80%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是靠向银行贷款生存和发展的,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企业左右。但是,一半左右的企业却处于亏损的境地,过高的负债比率和低下的偿债能力构成了企业沉重的债务包袱,自然使银行的资产质量恶化。

2.企业通过多种手段,在转制中甩开银行债务,使银行债权落空。许多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后,并没有努力寻找消化债务的合理方式,而是千方百计寻求甩掉债务包袱的办法。一是在原企业的基础上划小经济核算单位,设立多个经济实体,充当独立企业法人,而新企业在分享原有企业资产的同时却不接受企业的债务;银行对原有企业的债权已成空项,对众多新企业则无债权。二是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直接成立新的企业,换牌子,换执照,开新帐户,确立新法人代表,新企业在享受原企业资产的同时也不接受原企业的债务。三是原企业进行拍卖、转让、租赁等,所得收益不是用于经营性投资或偿还银行债务,而是当作消费资金发放。四是不按国家的法规办事,企业宣布破产,自行对所谓的破产财产进行处理,并以安排职工重新就业的名义,把资产分给职工个人,拒不偿还银行债务。五是在对原企业进行资产评估中故意压低价格,使国有资产流失,收益减少,减低了偿还银行债务的数额。

3.亏损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银行债权难以真正落实。企业破产是让资不抵债的企业退出市场,是一种约束债务人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符合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但在目前,这种行为对银行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因为,一方面我国企业效益普遍低下,如果按资不抵债标准划分,将有大批企业宣布破产。受损失的债权人就是国有银行。

4.地方政府在处理银企债权债务矛盾中袒护企业,使银行利益受损。在当前政企分开尚未真正实现的情况下,一旦银行与企业就债权债务问题发生矛盾时,自然是要由地方政府出面裁决,但政府往往有意偏袒企业,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利益。这主要因为:一是许多企业是地方性企业,地方企业利益对政府有直接影响,当然要给予相应的保护。二是企业亏损一旦出现,其职工的生活会面临极度困难,在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为此,地方政府当然会以牺牲银行利益来换取一定时间的稳定。基于上述认识,政府的行为往往给银行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5.法制建设没有跟上企业改制的要求,对银行依法收债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的法制建设虽有很大的进步,但仍有许多亟需建立和完善的方面,在制定法规方面,当不少企业普遍采用“金蝉脱壳”、“另起炉灶”、“假破产、真逃债”等手段甩掉银行债务时,有关部门没有能及时制定出限制企业转移资产及廉价出售国家资财的法规。此外,规范企业产权改制行为的法规至今没有出台。

二、银行适应企业改制的对策措施

笔者认为,在深化企业改制,改善银行外部环境的同时,应着重从银行自身的角度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解决现有债权债务矛盾,并建立防范新矛盾产生的机制。

1.真正落实银行债权的清理工作。各银行要高度重视企业利用改制进行逃债的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改制形式,有针对性地分别落实好债权。(1)对法人分立的新企业,银行要按各新企业所占有的原企业资产的比例转移债权,与新企业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办理担保或抵押手续。(2)对进行合资的企业,银行要合资企业全部承担原企业的债务,并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办理担保或抵押手续。(3)对兼并、合并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银行要新建企业全部承担被兼并或合并企业以及改造前企业的一切债务,并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办理担保或抵押手续。(4)对租赁或承包的企业,银行必须要求企业办理保证人或与承租或承包方共同承担的担保抵押财产手续;承租或承包者要在原借款行保留基本帐户,并开设风险抵押金专户,企业的租赁或承包收入必须按相应比例偿付借款本息。(5)对宣布破产的企业,银行应运用合同签明的提保及抵押条文迅速收回债权。(6)对已实现转制但尚未落实债务的企业,银行应逐个进行面对面的商谈,确定企业尽快办理债务转移手续,如果企业有意逃避,则要及时予以起诉,用强制手段落实银行债权。

2.建立科学的信贷管理体制。首先,要优化资产结构及贷款结构。银行贷款及资产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是结构不合理,应该利用企业资产重组的时机,在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贷款及资产结构的重组及优化。一是要把握好资产的长、中、短不同期限的投入比重。二是要把握好资产对象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银行不能将自己的命运维系在少数行业或企业身上。其次,全面实行抵押或担保贷款。抵押或担保贷款是有经济和法制手段强制维持信用关系的贷款方式,一旦债务人不履约就会受到法律或经济制裁,故是银行降低资产风险的重要手段,银行必须全面实行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但要注意:一是抵押或担保程序及操作要符合法规,有公证部门公证;二是注意掌握担保人的情况,若发生担保人本身的产权变更或经营失误,就及时修订补充合同或协议。再次,实行银行系统电子联网,设立企业库。在电子网络形成企业库就能为银行发放贷款提供动态和静态的基础资料,有利于较系统地掌握企业情况,减少具体企业的调查研究时间,迅速介入面临危机的企业的经营运动。其四,加强信贷队伍建设。要加强信贷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信贷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全面培训和考试,不合格者不予上岗。要把信贷人员的经济利益与其工作业绩挂钩,从工资津贴中拿出部分比例作为风险抵押金,一旦谁经办的贷款出现不良结果即把其抵押金扣除。其五,坚持并完善审贷分离制度。要改变领导意志导向决策和评估人员责任不明的状况。对项目评审部门人员设立项目评审风险抵押金;项目决策实施以后,要进行后评估或追踪评估,凡项目资产不好或与原评估报告有较大出入的,要把有关评估人员的抵押金扣除。

3.积极参与企业破产处理活动。鉴于我国企业效率普遍低下和国家还将扩大企业破产试行范围,以及银行相当部分债权将在企业破产后消失的情况,银行努力参与企业破产活动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参与中要解决好几个环节的问题。首先,应充分寻求和解和整顿的办法。破产案件中的和解是债务人和债权人就到期债务的延期支付或减免支付达成协议从而避免破产的程序;而企业利用和解提供的喘息机会,进行组织及经营的改进称为整顿。银行应努力使债务人和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其次,银行必须参加清算组织。清算组是破产企业的法定管理者,它在法院宣布企业破产之日起接管企业。现行的破产法规中规定清算组成员由法院从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如律师、会计师等)中指定,同时清算组可以聘请必要的工作人员。银行应派出人员参加清算组织。由于清算组织对破产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都接受过来,并负责处理企业破产的全过程操作,这对银行来说是相当有利的。一是有利于撤销权的运用,若企业在破产前有转移财产,压价出售财产,提前偿还债务,对原来未设担保的债权提供财产担保等非法处理财产行为,基本上要通过银行进行或反映在银行帐户上,银行就可以向法院提供线索,追回非法处置的财产,并入破产财产,防止债权人的资财减少或分配不均。二是有利于节省破产费用的开支。银行作为主要债权人,当然要千方百计制约破产费用的使用,这只有参加进清算组织才能做到。三是有利于较合理地分配破产资财。现行法规明确了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破产企业欠本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破产企业所欠税款,破产债权。可见,第一顺序的分配不确定性最大,有的企业会乘机把这一类费用高估冒算。使其不合理增加,银行可以根据企业过去的工资和劳保费用水平制定出较合理的开支水平,以维护债权人及自己的利益。

4.促进发展资本市场,改善企业融资结构。银行应大力支持企业直接融资,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直接融资就是由民众直接对企业进行投资,使民众的部分储蓄通过债券、股票形式,直接投到企业而成为企业的资本金或周转金,这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使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进而改善企业的融资结构或资本结构,减少对银行的依赖。如果企业能从民众手中融得资金,自然就会减少其对银行的借款压力,银行就可少承担一些这种贷款“义务”。因此,银行应当全面分析企业直接融资对银行产生的在负债和资产方面的数量与结构变化,积极支持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

5.完善法制建设。目前一些企业采取的“金蝉脱壳”,“另起炉灶”等手段以逃避银行债务之所以能得逞,与我国的有关法规没能出台有很大关系。金融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和完善法制建设。主要考虑:一是企业在转制及债权债务的产权变动和经营方式调整时,必须首先由开户银行提供资信证明,经开户银行、经贸委、国资局等联合审批后,才可向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企业转制前的财产、资金、债权债务的清理、评估、变卖等,只有开户银行参与才有法律效力。二是在企业破产法规中要明确规定应有企业开户银行的人员参加清算组织。三是改革公证或登记办法。现制度规定办理合同公证、抵押物登记等大多是以合同或协议注明的金额数收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一旦合同涉及金额较大时,银行与企业都难以接受,不愿意去办公证或登记。鉴于公证和登记无经济上的连带责任,应当改为按份数或项目数进行收费。四是提高银行呆帐准备金。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平均呆帐准备金仅达到贷款余额的8‰,大大低于国外商业银行2%的国际化标准,鉴于我国企业效益普遍低下,国内商业银行潜在的不良资产风险增大,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呆帐准备金,力争达到国际化标准。

 

 

西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804

【原刊页号】103~105

【分类号】F31

【分类名】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902

【作者】张琦

【作者简介】张琦 北京物资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王绍熙:《跨国公司发展战略新趋势》,《国际贸易》,1995年第9期。

    [3] 国研:《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战略及其管理》,《国际经贸探索》,1996年第1期。

    [4] 张志元:《西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及其启示》,《国际经贸探索》,1997年第6期。

 

一、跨国公司发展战略新趋势

现代跨国公司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需要对市场的竞争、资源、汇率、税率、政治情况等对公司现在和将来的经营与发展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客观合理地评价,能动地应对海外环境的变化,努力把握国际商战的主动权和获胜的契机。为此,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建立自己的国际经营战略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经营管理手段。这也是跨国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

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把握国际经营决策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自身能力运用的基础上,为实现国际经营目标与公司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与统一,所制定的长期的、影响全局的谋划。具体来说,就是以全球的竞争视野和思维方式,考虑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制约因素,从全球长远的角度出发,最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有限资源,对各种市场作出合理的选择、组合及有效地进入。以全球市场来安排投资、生产、销售及研究开发等活动,以实现全球性的利益最大化。如今,从经营战略的角度来看,跨国公司的发展已经历了一个从出口战略到契约或合作型安排战略,直至直接投资战略的深化发展过程,而当前,跨国公司战略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即复合一体化战略、兼并收购战略、发展服务业战略以及战略联盟战略。其中,前三种都是直接投资战略深入发展的不同表现,而战略联盟战略则是跨国公司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而开展合作以增强各自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的一项对整个世界经济乃至各国经济都产生巨大影响和作用的发展战略。

新趋势之一:复合一体化战略。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和一些新兴工业区域的跨国公司正处于这种发展战略阶段。复合一体化的前提是公司具有将生产或供应转移到任何一个更能获利的地点的能力。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任何地方运营的任何一家子公司都可以独自与其它子公司或母公司一起,为整个公司行使职能。为此,子公司已不局限于其从属地位,其职能行为的影响力度已大为加强。跨国公司之所以以直接投资的形式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是为了便于和母公司一起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在对国际经济资源的配置以及多元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交易上进行互补,减少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总体的经营效率。而复合一体化战略是把这种内部化市场的范围大大扩大了,它要求将各种职能行为,不仅仅包括生产,还包括研究与开发、金融、财务等,安排到各自能最好地实现公司总战略的地方。如汽车业跨国公司在零件的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组装方面已实现了复合一体化。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四个东南亚国家中有零件和配件的生产网络。在金融业方面,许多跨国公司在清偿管理和金融功能的其它方面被置于最能符合公司整体需要的地方。利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金融功能的一体化可以发生在母国或者国外公司,其它诸如采购、会计、培训、法律等方面,有不少公司正在实施复合一体化战略。

新趋势之二:创办新企业向兼并收购战略发展。1997年全球企业跨国并购案涉及的金额达到创纪录的3410亿美元,比1996年增加20%以上。去年企业跨国并购案所涉及的公司绝大多数来自经合组织国家。美国公司为跨国合并或收购其它国家公司支出的费用达到近8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瑞士公司和英国公司分别居第二或第三位,支出金额均接近400亿美元。美国公司也是最受欢迎的并购对象。去年,外国公司为并购美国公司而花的费用共计610亿美元。被并购额居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英国和德国公司。由于近来接连出现了几起超大型的跨国并购案,如英国石油公司与美国的阿莫科石油公司合并,预计1998年全球企业跨国并购的金额将超过去年的纪录。

新趋势之三:国际直接投资加速向服务业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在向服务业蓬勃发展,导致国际直接投资加速向服务业倾斜。1990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有50.17%是服务产业。日本在海外第三产业投资比例高达67%,德国占59%,法国占49%,美国占47%。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在产业结构方向上的发展战略。其主要原因如下:(1)世界各地对现代化服务需求增长很快,而现代化服务绝大部分由跨国公司提供;(2)中欧、东欧国家在其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银行、保险、电讯、会计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先后实施市场经济,对服务业的需求日增;(3)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才开始不久,但它很快就扩展到更多的国家和部门,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中议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已被成员国所接收通过,服务业的自由化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步伐;(4)当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有一半以上发生在服务业中,可是只有不到10%的服务性产品得以进入国际贸易,随着电脑和电讯技术的变革使服务业的贸易性不断提高,这成为服务业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5)服务业能在生产就业贸易和消费等方面发生良性效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西方国家势衷于服务业投资的动力增长于此。

新趋势之四:跨国公司向跨国战略联盟发展。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出于对整个世界市场的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采取一种长期性联合与合作的经营行为方式。它是公司之间基于正式的相互协议而建立的一种商业合作关系。参加联盟的合作公司汇集、交换或统一某种或某些特定的商业资源以谋取共同利益,同时合作公司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这一联盟带有明确的战略性,订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一般旨在服务全球或地区性市场。例如汽车工业美国福特公司和日本马自达公司于1979年达成“跨国联姻”。福特取得了马自达25%的股份,两家公司在某些项目中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并保持着独立的管理机构。10多年来,两家公司共研制了10种新车型。

以上分析的跨国公司当前发展的四大趋势是相辅相成的,即可齐头并进,也可因时、因地、因公司而宜,各自择优发展。其中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深刻、广泛的影响引起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家们的关注。英国航空公司总裁R·Smith说伙伴关系是发展全球战略最迅速最便宜的方法。战略联盟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中的一种,已成为现代企业加强其国际竞争力的又一形式,被誉为“本世纪2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

二、西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

毫无疑问,战略联盟日益成为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活动中竞争模式的主流。战略联盟的蓬勃兴起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在的结构性变化,因而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激烈动荡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地吸收和借鉴国外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未来的竞争战略,不断探索,找到一条适合我国企业自身特点的跨国经营之路,就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传统的跨国经营战略中,竞争优势表现在产品资源优势、技术所有权、中央集权决策、垂直组织体系和市场统治地位上。而在联盟战略中,所有权和管理控制权的重要性已经变得弹性化了,它倡导的是合作决策水平与组织垂直的平衡发展以及不论文化差异的全球范围的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来说,目前尚处于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融资能力和国际化管理的经验,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但是,战略联盟发展的趋势表明,如果我国企业拒绝加“盟”入“网”,长期独来独往,势必影响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我国就会游离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就会在这一主要领域与世界脱轨,就会与许多新形式和新来源的贸易与投资利益失之交臂。因此,跨国公司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是完全有可能采取跳跃式的步骤实施跨国经营。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必须尽快转向全球战略。

西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都集中于高新技术领域,其核心在于对创造性资产和市场资源的最佳配置。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一方面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形式是出口,其产品技术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发展水平较低,普遍缺乏跨国经营的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投资分散,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优势。我国大跨国工业企业在90年代要加强与国外高技术大型跨国公司的合作关系,一是“请进来”,即吸引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到我国举办高技术投资企业或设立科研院所;二是“走出去”,即与高技术大公司合资在海外举办技术密集型的投资企业,联盟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兴办海外实验室等,以取得当地的高技术,进而反作用于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我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使得单个跨国公司的分界变得模糊了,由此全球战略规划已不可能由某一家跨国公司单独完成,战略联盟的形成势在必行。战略联盟对传统的公司所有权的国家特征提出了挑战,那种认为企业竞争力只能建立在一国基础上的理论已经被跨国公司联盟的实际所否定。没有哪家企业在全球战略中离开了全球性的供求关系,强调互利互惠的国际联盟正在不断发展。我国跨国企业也应转变观念,破除国际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陈旧观念,根据我国集团的实际,选择和发展一些国际战略联盟,以促使我国的跨国公司全方位、多层次地充分发展。虽然目前许多跨国公司来我国组建合资企业,我国也在海外设立了一些合资合作项目,但从投资的动机和实际运作来看,还仅仅局限于地区性和单向性的阶段,和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联盟还有很大差距。而战略联盟对于我国企业早日打入国际市场并占领相当份额的目标来说,正是一条成本较小的捷径。

当我国的跨国公司选择全球战略联盟后,将会面临经营管理方面的巨大挑战。战略联盟的松散性决定了联盟母公司之间仍保持着独立性,在合作的同时,竞争照样十分激烈。我国跨国公司必须学会在某些方面与人合作,而在另一些地方独立行事。

 

 

正确处理与现代企业会计的关系,加快企业统计改革的步伐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901

【原刊页号】73~75

【分类号】F104

【分类名】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

【复印期号】199903

【作者】刘晓梅

【内容提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好企业统计与现代会计的关系是企业统计改革能否深入的关键。本文提出企业统计一方面要与会计更广泛、更充分地融合;另一方面必须寻求自己的立身之本,重新树立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关键词】企业统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统合一

【参考文献】

    [1] 吴明礼:《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借鉴及相关思考》,《统计研究》,1998年第1期。

中图法分类号 F4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统计为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服务的双重职能已基本达成共识。企业统计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统计功能作用的扩大,如何处理与现代企业会计的关系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统计改革就无法深入。

现代企业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财务会计是一种“对外报告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使用者(企业目前或潜在投资人、债权人、企业用户、政府机构等)服务,发挥会计的社会职能;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决策者提供服务,发挥会计信息的管理职能。所以,处理企业统计与会计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如何处理好企业统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关系,使它们既能独立发挥各自的作用,又能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为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的发展方向:会统合一

市场经济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更注重市场信息的搜集和披露,与企业经济利益休戚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不仅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更关心企业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向浅显的财务分析报告和简单的会计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统计提供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也借鉴了大量的会计方法,依赖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企业管理组成部分的企业统计和会计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趋势。

首先,企业统计和财务会计在理论、实务上存在进一步统一、协作的潜力。

理论上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1.核算的起点。会统两种核算均是从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开始的。时期和时点指标既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又为会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核算的任务。统计活动的任务是取得统计指标,即财务信息。具体包括统计指标的核算和分析;会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取得财务指标,即财务信息。具体包括会计帐户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分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利润,确保所有者的权益是作为独立经济利益实体的企业经营的原则和目标。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也基本上从利益上关注企业,看资本是否能够增值,看资产是否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因此,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反映企业经营的统计指标,实质上就是将根据会计报表资料计算的财务指标纳入企业统计指标体系。这是一种重复劳动,造成人力、时间的浪费。但若不纳入财务指标,又不可能建立起独立于财务指标体系之外、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

3.核算方法。近年来,会统核算的方法日趋靠拢。如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循环帐户中的复式记帐方法充分借鉴了会计核算的方法;统计相对数、平均数在财务报表的分析、存货计量等会计核算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两种核算方法的交流还存在更广阔的领域有待于开拓。

实务上的协作主要表现在:

1.人员的分工。长期以来,企业会统人员各守一摊,孤军作战。统计人员不懂会计,不了解帐户的内涵;会计人员也缺乏统计的相关知识,不掌握综合的统计分析方法。导致大量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流失;统计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也造成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简单、浅显。改变这种局面,依赖于企业会统人员加强协作、交流。

2.相互提供资料。统计指标的大部分来源于会计核算,特别是价值指标更依赖于会计核算的结果。因为财务会计核算时必须遵循统一的“公认会计原则”,按照严格的会计程序以货币形式反映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所以,它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最客观、准确。而且,直接从会计核算调整出统计指标成本较低;统计则采用各种专门方法搜集企业内、外部信息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其次,企业统计是管理会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管理会计的基本构成内容来看,它主要包括“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两大部分。目的是利用财务会计和其它有关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现在,改进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就意味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环节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参与预测、决策恰恰是统计发展的方向。同时,统计的监督、控制功能(如:监督计划完成进度、监督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成本)实质上均已涵盖在管理会计的全面预算、成本控制等内容之中(如:在供应过程中运用经济批量法确定经济批量:用ABC分析法加强库存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利用量、本、利分析法确定生产方案;按优化组合方式确定合理的工时效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促进挖潜节约等。)

2.统计可以为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系统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是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把管理和会计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并广泛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综合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存储、加工、并加以分析说明,为管理企业服务。而具备先进技术手段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非统计方法莫属。况且,统计方法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如:混合成本分解所采用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销售和成本预测所采用的趋势预测模型;短期经营决策中的概率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中的有关风险价值的标准差系数计算;不确定决策中的区间估计;全面预算中的概率预算等。

3.参与决策,是现代企业统计和管理会计共有的职能。决策的科学、正确与否,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科学的决策,依赖于准确而完备的信息系统。但目前企业决策主要依赖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提供的过程中,为保证与其它企业信息可比,必须遵循统一的会计原则,所以,这些信息很难反映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况且,离开企业的外部信息所作出的经营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决策将更广泛地依赖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信息。

二、正确处理与现代会计的关系,把企业统计改革推向深入

通过上述企业统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关系的分析,我们看到:统计方法在会计中的应用已不是零星的、个别现象,已经成为现代会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持工具;而统计的信息、监督、控制、预测、决策等功能又基本上包含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企业统计机构再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作为企业核算的一项工作,决不能取消。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一方面要与会计更广泛、更充分地融合,另一方面必须寻求自己的立身之本,重新认识企业统计工作的地位。

1.企业统计工作仍然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提供信息保证。

2.企业统计工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充分的市场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战略、产销计划的确定无不需要大量的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是企业的内部核算,而预测决策、监督控制所需的信息是能够反映事物内部联系、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的信息。这类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获得,统计人员恰恰掌握市场信息资料调查与搜集的方法,因此,从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预测决策、监督控制提供所需的信息,就成为企业统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3.企业统计工作通过统计信息的深度加工和开发应用,为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咨询。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很多,但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往往局限于本部门的利益,缺乏全局观念。而企业统计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来组织企业的统计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提供及时、全面和准确的统计信息,间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为了做好各自的工作,必须把各部门放在企业这个全局中,把自身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这样,它们不仅需要本部门的统计信息,还需要整个企业的整体情况的统计信息,这就需要企业统计提供信息咨询。

4.企业统计工作运用统计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参与企业生产现代化管理,充分发挥统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作用。现代化大生产使企业日益成为一个更加复杂的综合体,由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其数量表现大多数是随机变量,对大量随机变量的处理主要依靠统计方法。可见,统计方法是现代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必备工具。

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的发展趋势,现行的企业统计必须加快改革步伐。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企业统计以企业本身作为服务对象的观念。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企业统计只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观念,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是市场总体,而非单个企业。所以,企业统计为宏观调控服务只限于按统一规定的时间、程序,用报表的形式向国家提供所需的基本指标;而为企业服务却是随时的,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其服务方式是多样化的,以各种手段来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

2.改革企业统计的外部环境:统计体制、统计运行机制、统计调查方法。必须使企业统计尽快摆脱多重依托性,还企业统计于企业,使企业统计真正成为企业的统计。把统计信息和数据的功能贯穿于企业管理各环节,与企业会计协调配合,共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

3.改革企业统计的内容和企业统计方式。既然企业统计回归企业,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那么,企业对信息的需求应是企业统计改革的出发点,满足这种信息需求是企业统计改革的归宿。

瞬息万变的市场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统计应把统计的侧重点放在与本企业自主决策直接有关的具体商品的市场容量、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供求增减、价格涨跌、同行业各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及发展趋势、经营风险大小等,还包括必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而要实现上述统计内容,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机械求全、无所不包的企业一套表的框框,本着实用、简练的原则多种调查方法并举进行核算,使企业统计尽快从繁琐、简单、陈旧的汇总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针对自己的需要灵活采用不同调查方法搜集信息,提高调查效率,缩短对市场反映迟钝的滞后性,增加信息的时效性。

4.改革企业原有的统计机构,与会计部门进行重组;人员分工上加强协作、优势互补。解决长期以来统计核算数据真实性差、企业决策缺乏科学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会统机构重组、人员配合。即:企业统计核算中的价值指标应由会计人员提供(统计人员做适当的调整);在会计实务中,发挥企业统计人员统计分析经验丰富、熟悉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优势,财务分析报告可由统计人员协助完成。同时,企业统计人员在直接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和其它外部信息的基础上使大量统计方法在企业预测、决策、预算控制中得以充分发挥。通过这种结合,一方面使企业会计体系不断完善,另一方面,统计方法通过在企业管理中具体实施,利于其自身的不断完善、创新,利于统计科学的发展。

5.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水平,使他们成为既懂会计,又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上述统计改革,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具备可行性。而且,企业统计通过改革,一方面,可以保证政府统计能从企业获得真实的信息资料;另一方面,改革后的企业统计在本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落到了实处。另外,企业内部避免了许多重复劳动,会统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为企业会计、统计、业务核算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也实现了企业统计改革的初衷。

 

 

 

知识经济时代与会计未来发展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902

【原刊页号】62~64

【分类号】F101

【分类名】财务与会计

【复印期号】199907

【作者】王石兰/李梅

【作者简介】李梅 兰州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从知识经济的经济形态出发,较全面地论述了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知识经济与环境会计的关系问题,同时强调了会计理论要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开辟会计新领域,创立新理论,寻找新方法,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

【参考文献】

    [1] 黄换山、刘帆:《知识经济与农业、工业经济的区别》,《经济问题》,1998年第7期。

    [2] 闷达伍、徐国君:《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框架——以劳动者权益会计为中心》,《会计研究》,1996年第11期。

    [3] 陈毓圭:《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第一份国际指南》,《会计研究》,1998年第5期。

中图法分类号 F06/F23

    

当人类以骄傲、自信的步伐迈向21世纪之际,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招手。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惊喜的目光,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形态长期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主要特征。而知识经济则是以当代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为主导作用的经济形态,它以电子、通讯、计算机等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对世界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使人类社会处于经济大转变阶段。根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研究报告,知识经济(Knowledge of Economy)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经济决定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发展决定着会计未来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同时,会计并非完全被动地扮演自己特殊的角色,中外会计历史证明,会计自身的建设、完善与创新,对经济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面对世纪之交的知识经济大潮,会计应作出主动适时地反映,探讨知识经济与会计的内在关系,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发展新领域,为人类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

传统工业以大量资金和设备为其主要生产资料,资金被视为企业生产活动和发展壮大的“血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企业将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知识型企业的根本特征是将知识作为创造财富、获取赢利的最主要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富于创造的人才队伍,是知识型企业在“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以工业经济为背景的传统会计简单地将人的脑力和体力支出以工资费用的形式进行处理,又在节约费用的管理原则下尽力压低人工成本,进而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会计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急需改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以及企业对人才给予很高的重视,特别是对科技人员的表彰及物质奖励经常见诸于新闻媒体。这种做法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虽然在社会舆论中产生较好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为人才群体存在于各个领域并具有不同的层次,仅对某些领域的高层次的人才给予奖励是不公平的。人力资源会计的创立将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我国会计领域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存在许多疑惑和争议。笔者认为,如果将其置于知识经济环境之中,将知识型企业作为21世纪的主导企业群体看待,许多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1.观念的转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有一种普遍的担心,即人力资源会计有对人“明码标价”之嫌。这种顾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讨与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面对知识型企业迅速崛起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已不再是机器的奴隶或赢利的手段,而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事实证明,人力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有价值的经济资源,它内存于人体并通过人的努力产生经济价值,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拥有更多知识的国家有更高的产出,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成为市场中更富竞争能力的赢家,而拥有更多知识的人理应获得更高的报酬。人力资源会计恰恰是尊重人才和知识的具体体现,它承认人对其个体人力资源的终极所有权,通过货币计量手段量化出人才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具体贡献,使劳动者的地位真正提高,劳动者的权益落到实处。

2.信息披露的要求。既然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是工业经济时代不可比拟的,那么抛开“人”这一生产力要素,只关注企业实物资产的状况和获益水平,则不可能对企业给予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这对于与企业相关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潜在的或现实的投资人和债权人都是不利的,所以他们必然要求企业的财务报告按规范的人力资源会计准则公允而真实地反映这方面的信息,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决策。因此,认为人力资源会计进入财务会计系统有多余之嫌的看法不争自明。

3.企业管理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必须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其竞争力。而创新能力的保持需要以终身教育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从而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企业人才群体。因此,企业管理势必强调“以人为本”,将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企业管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怎样积累和应用知识、怎样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怎样充分利用人才的智慧资源。显然,这些管理内容是传统的企业人事管理无法胜任的。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急需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使之成为向企业管理阶层提供关于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的配置、评价等货币性信息,并积极参与企业人才的管理工作,使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趋于规范、科学、高效,从经济的角度管理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并使之成为管理会计的崭新领域。

二、知识经济与环境会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主张。重视环境保护、追求健康发展成为企业的使命和责任。因此,企业必须通过知识的创造和技术创新活动来协调和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矛盾,从而使人类社会系统与其所处的自然系统能够在和谐的状态下保持永久共生。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问题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于1998年2月召开,讨论并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公告中对于环境、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等基本概念提出了科学严谨的定义,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使这份公告成为国际上第一份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完整的国际指南。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早在1992年就明确指出:“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的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于环境税的研究,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的活动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注:1992年中发办7号文件。)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公民的环保意识迅速提高。环境会计正是在国际性环保热潮中应运而生,成为亟待建立与发展的崭新会计领域。

1.企业竞争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把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即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做为一个新的产业领域,并逐步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新热点。只有重视环保、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才能同知识经济社会共同繁荣。相反,由于生产经营活动而对环境产生危害的企业必定缺乏竞争力且形象不佳,必定被淘汰。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不再是被动无奈地付出且不情愿地参与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清洁生产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以达到降低成本开支,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企业的研究开发工作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技术成果的应用必须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企业势必要求环境会计为内部管理提供相关的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系列量化的会计信息资料,竞争成为环境会计的根本要求。

2.环境保护的需要。如果把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统称为传统的资源经济,那么资源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评价生产力水平优劣高低的标准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控制以及主宰程度。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工业在生产出巨大有形财富的同时,伴随着对自然界和自然资源的任意改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而知识经济时代是满载着人类追求更高理想生存状态的高级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是生产、使用、分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是对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能力。它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强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从破坏自然转向环境保护,决不允许危害环境、任意征服自然的行为继续存在。

在众多参与环境保护运动的行业中,环境会计的创立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特殊的贡献。一方面,环境会计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进行核算与反映,通过货币计量等方法和一系列环境会计科目的设立,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及环境资本和环境损益,使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对于环境保护的贡献或破坏得以揭示和比较。由于知识型企业的法宝在于技术创新,而且技术创新的衡量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首先是能够使环境风险(主要指涉及污染及环境退化给人类健康、经济资源基础和社会福利带来的危害)明显下降并达到费用效果的优化。因此,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技术被企业优先考虑采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轻了污染负荷,改善了环境质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产品成本,获得更多利润。这样的企业树立了榜样,真实具体的价值量化会计指标描述了这类企业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全部过程,成为后进企业可望又可及的楷模,现实的利益驱动和长远的良好声誉成为这些企业加速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动力和自我要求。另一方面,环境会计披露的有关信息使那些严重破坏和掠夺自然资源为代价而获利的企业得以暴光。这些环境会计信息指标,与政府或社会环保公益组织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结果一并得出对企业的评价,使后者的结论极具说服力。环境会计不仅可以揭示这些企业目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与生存造成了多大危害,也可以对暂时一定时期内未构成环境破坏,但存在潜在的未来危害进行科学的预测性揭示,从而形成了对企业外在的压力和约束,迫使企业尽快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知识经济的必由之路。对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同时,必须避免走向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忽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因此,环境会计肩负着向国家环保组织提供真实公允的环境会计报告的重任,使他们及时掌握总体环境信息,适时调整环保措施,安排未来环保计划;同时,国家的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对环境会计报告的分析,对企业之间存在的不公平竞争进行判别,而国家执法机关则可以将环境会计报告作为对经济纠纷中涉及环境问题的案件进行裁决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结论与思考

会计的根本性质和基本职能决定了知识经济时代与会计未来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如知识经济与企业理财、国际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无形资产计价、产品成本核算等。本文限于篇幅只能就上述两个会计领域进行粗浅的分析。显而易见,知识经济在摒弃传统工业社会的同时,对于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会计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对原有的会计理论与方法重新审视与评判,不断建立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创新与巨大变革。

 

 

 

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原文出处】兰州商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903

【原刊页号】11~15

【分类号】F3

【分类名】工业经济

【复印期号】199912

【作者】王仁曾

【内容提要】采用翔实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构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基础的企业科技活动的情况,对构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进而指出了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要点。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

【参考文献】

    [1] Francis,P.K.M Tharak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Industry.New York,Routledge,1990.

    [2] 联合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8—科学技术主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 国家统计局.97中国社会与科技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中图分类号】F382

 

一、引言:科学技术对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现。发展经济学认为,在工业化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工业是对科学技术进步最敏感的经济部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当代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也表明,科技进步已成为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因素。科技进步对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不仅表现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而且也表现在纺织、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领域。

科学技术对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科技进步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业生产率,减少生产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使产品成本下降。而降低成本则是工业品保持和取得竞争中价格优势的最重要途径。

第二,科技进步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业品的质量与性能,使工业品在竞争中具有质量优势,从而为品牌优势提供了基础。

第三,科技进步是新产品开发的最重要条件。通过新产品开发可以改善工业品市场供给结构,保持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

第四,科技进步既是工业管理和组织制度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又对工业管理和组织制度创新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管理和组织制度创新,可以保持和扩大在工业品国际竞争中的企业规模优势、资本实力优势和市场营销优势。

二、竞争力基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现状分析

截止1997年底,我国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3950户,占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户数的4.48%。大中型工业企业虽然户数不多,但它们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均已占到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50%以上;实现利税总额已占到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70%以上(注:本文所用统计数据,除文中专门说明出处者外,其余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大中型企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社会与科技发展报告》等统计资料集。)。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工业的脊梁”。在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科学技术的今天,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90年代以来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投入情况

1.技术开发人力投入:数量升中有降,素质稳步提高。

在这段时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数量逐渐增长。1996年底,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人员达到113.6万人,比1991年增长了37%。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人员占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41.6%。从短期来看,1996年比1995年底减少9.8万人,减少7.9%。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人员结构逐步改善,素质得到提高。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1)企业技术开发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上升。1996年底大中型工业企业的113.6万技术开发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所占比重达到42%,比1991年上升1.7个百分点。特别是从短期来看,1996年在科技开发总人数下降的情况下,这一比重比1995年上升了5.4个百分点。(2)技术开发人员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或大学以上学历人数所占比重稳步上升,1996年这一比重已达到42.03%。(3)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中,科学家、工程师绝对数和比重都有大幅度上升。绝对人数由1991年的5.5万人上升到1996年的23. 6万人,增长329%。特别是从短期来看,1996年在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人员数比1995年减少2.4万人的情况下,其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却由上年的19.9万人,增加到23.6万人,增长18.6%。

2.技术开发经费筹集:数量持续增加,来源依然是以企业自筹经费为主体。

90年代以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筹集额从1991年的193.1亿元上升到1996年的452.7亿元,除了1996年的增长速度较低,只有5.9%以外,其他各年的增长速度均在17%以上,1991、1992两年甚至超过了30%。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来源由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横向技术性收入和其他等五项内容构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筹集来源的主渠道为企业自筹方式。所占比例6年中均在63%以上,个别年份在70%以上。

3.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绝对数额稳步增长,强度有所下降。

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绝对额从1991年的165. 9亿元上升到1996年的384.9亿元,除了1996年的增长速度较低,只有5.2%以外,其余各年的增长速度均在13%以上,1991年、1992年、1993年3年甚至超过了20 %。

90年代以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强度有所减弱。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1991年为1.4%,1993年达到1.5%,之后便开始下降。1996年只有1.1%,比1991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4.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传统制造业仍占主体。

从1996年的情况来看,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最多的几个行业是:(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4.0亿元,占总额的11.4 %;(2)普通机械制造业36.6亿元,占总额的9.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6.3亿元,占总额的9.4%;(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0.3亿元,占总额的7.9%;(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7.9亿元,占总额的7.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5.3亿元,占总额的6.6%。高技术产业中仅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较多,其余均较少。这说明,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从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强度来看,各行业的差距十分悬殊。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最高的几个行业是:(1)普通机械制造业,达到2.8%;(2)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均为2.7%;(3)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5%;(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2.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7%;(6)医药制造业和塑料制造业为1.5%。食品加工业、烟草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和电力蒸气热水的生产供应业比重最低,均为0.3%。

(二)科技活动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推动作用

1.新产品开发:确立产品结构竞争优势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原动力。

从1991年到199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迅速从71.4亿元上升到207.3亿元,在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由43.0%上升到53.9%。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的增加,为企业的市场开拓和竞争力提升注入了强盛的生命力,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来源之一。

1991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有新产品开发项目17512项,占当年全部技术开发项目的44.1%。199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达到57158项,比1991年增长226.4%;占当年全部技术开发项目的比重上升到70.4%,比1995年增加8.9个百分点,比1991年增加26.3个百分点。1996年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47718项,正式投产35752项。企业当年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达207.3亿元,比上年增加42.6亿元,增长25.8 %。新产品开发经费占同期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53.9%,比上年增加8.8个百分点。

199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568.4亿元,占大中型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10.5%;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3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占大中型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10.1%;新产品实现利税4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占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的11.5%。同年,由于开发新产品节约原材料折价43.9亿元,节约能源折价18.4亿元。新产品开发力度的加大,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企业技术状况改善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对作为竞争力基本要素的产品质量直接起到优化作用。

199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经费支出1249.9亿元,比上年增加112.1亿元,增长9.9%;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322.1亿元,企业用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13.6亿元,比上年增加0.5亿元,增长3.8%。企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消化、吸收,进一步改善了企业技术状况,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199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用设备原值达到23892.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微电子控制设备原值达到2207.4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微电子控制设备原值占生产用设备原值的比重达到9.2%。199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已安装生产设备台数达到1986.3万台,其中90年代制造的有564.8万台,80年代制造的有749.1万台,分别占设备总台数的28.4%和37.7%。

(三)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展技术开发活动的企业少,比重不到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的一半。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从总体来看,开展技术开发活动的企业少,企业对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199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活动的企业有11676家,占当年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数24061的48.5%,还不到一半;无技术开发活动的企业达12385家,占大中型工业企业数的51.5%。

2.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比重偏低,人员不集中,运行状态不佳。

一是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比重偏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曾达到54%,1991年也有53%之多,之后这一比重便开始下降,1995年下降到只有39. 8 %,1996年也只有48.5%。

二是从人员情况来看,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不够集中。1991年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人员数仅占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人员总数的14.1%,1994年这一比重达到34.9%,1996年为33.9%。从国际情况来看,目前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达到70~80%,所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这一比重仍然是十分低的。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活动的集约化程度还不够。

三是企业现有技术开发机构的运行状况不够理想。199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共设有12033家技术开发机构,其中有经常性开发任务的8415家,占69.9%;有稳定经费来源的为5752家,占47.7%;有一定测试条件的为6 847家,占57.1%。无经常性开发任务、无稳定经费来源,无一定测试条件的技术开发机构分别达到技术开发机构总数的30.1 %、52.3%和42.9%。

3.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吸收比例偏低,制约了企业技术引进效益的发挥。

技术引进是转移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有效手段,但完整的技术转移过程还包括技术扩散,即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技术引进固然重要,但消化吸收同样重要。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引进吸收比例始终保持在1:3左右,即用于吸收的资金投入远大于引进技术本身。

1996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引进投资为322.1亿元,而同期的消化吸收经费仅为13.6亿元,引进吸收比仅为1:0.042。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引进技术的进一步扩散,使得我国企业引进技术活动只停留在“简单使用引进技术”的层次上,而缺乏“复制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进行再设计”这两个更高层次的能力。

引进技术的配套吸收资金少、消化吸收水平不高,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原先引进的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落伍,使得我们不得不再引进技术时,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上。差距还是原来的差距,我们总是落后于别人。有可能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二是不对引进技术进行“复制”和“再设计”,所引进技术只能使个别企业受益,而不能带动整个行业或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竞争力提高。

三、竞争力现实:国际比较中的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强度的国际比较

R&D投入是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反映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总量与强度的指标。有定性研究结论认为,R&D经费支出占企业产品销售额1 %以内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2%可以勉强维持,占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经验观察表明,大凡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都是非常重视R&D投入的。一些国际著名企业的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到10%以上。根据英国《金融时报》1998年发表的资料,1997年世界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最高的10家公司是:美国孟山都22%,微软公司17%,辉瑞16%,德州仪器16%,瑞典洛奇16%,爱立信15%,加拿大北方电信14%,美国葛兰素威廉14%,朗讯科技12%,瑞士诺华12%,R&D投入金额最大的前10位公司的投入均在30亿英镑以上,最多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达到82亿英镑。可谓投资巨大。

按照现有统计制度所提供的数据,我们无法得到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准确数据。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有关专门调查和经验判断,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强度做一个大致的估计。其一,1996年原国家科委会同国家统计局对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辽宁、黑龙江等省市的5000多家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调查。结果表明,1993~199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每家的R&D经费投入为101万元,即年平均投入约33.67万元,将这一数字与当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相比,可得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约在0.26%。其二,根据科技统计工作者的长期经验,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额约占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的20%左右,这样根据现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1~1.5%的水平,就可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约在0.2~0.3%左右。可见,无论以上述那一个估计数为标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强度都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巨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企业竞争力的成长。

(二)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营业绩及规模的国际比较

采用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1998年8月公布的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资料和国家统计局编写的《中国大中型企业年鉴1997》所提供的有关资料,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资产总计三项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可以从一定意义上反映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现实状态。经过对上述两个资料来源中有关数据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主要比较指标的计算结果列入表1中。

表1 1996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与世界的比较

                销售收入   利润      资产

世界第一与中国第一之比    32:1      —   34:1

世界第一与中国总体之比   41.63:100 57.42:100 41.99:100

世界第一相当于中国的    前342强合计  —     前324强合计

世界前三名合计与中国总体之比109.65:100 211.50:100 112.17:100

 

1996年销售收入名列世界500强之首的是美国工业企业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ARS),为1684.04亿美元;同年,中国销售收入最多的工业企业是大庆石油管理局,为437.3797亿人民币元,即52.60635亿美元(按当年人民币年平均汇价〈中间价〉100美元兑换831.42换算,下同)。这样,1996年世界第一的销售收入就为中国第一的32倍;世界第一与中国全部2392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之比为41.63:100,即世界第一的销售收入相当于中国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41.63%;世界第一的销售收入相当于中国排名前342位的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合计。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工业企业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和英荷皇家壳牌集团(RO YAL DUTCH/SHELL GROUP)的销售收入加起来就超过了中国全部23927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其比值为109.65:100。

1996年利润额名列世界500强之首的是美国工业企业埃克森公司(EXXON),为75.1332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部2392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同年利润总额1087.95亿人民币元(130.8544亿美元)的57. 42 %。1996年,世界排名前两位的工业企业美国埃克森公司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的利润额合计为166.63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合计。世界前三强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体之比为211.5:100。

1996年企业资产名列世界500强之首的是美国工业企业通用电器公司,为3040.12亿美元;同年,中国资产的工业企业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753.65574亿人民币元,即90.64681亿美元。这样,1996年世界第一的资产就为中国第一的34倍;世界第一与中国全部2392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额之比为41.99:100,即世界第一的资产相当于中国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41.99%;世界第一的资产相当于中国排名前324位的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合计。世界资产额排名前三位的工业企业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资产额加起来就超过了中国全部23927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其比值为112.17:100。

那么,中国第一与世界500强中最后一位工业企业的差距又有多大呢?从销售收入来看,中国最大的工业企业只相当于世界500强中排名最后的工业企业的58%。但是,从资产额来看中国已有8家企业拥有的资产超过了这家公司。

四、竞争力战略:将大中型工业企业建设成我国工业科技活动的中心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工业科技开发活动的中坚力量,许多关系国民经济整体和工业全局利益的技术项目都是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策源地。无论从现有技术力量、资金投入能力、运行规模效应、体制创新能力,还是从已取得的科技开发成果,为数众多的小企业都无法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相匹敌。尽管技术引进是缩短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实践证明,工业发达国家在最新领先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防工业技术方面,总是有所保留的。依赖引进技术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况且技术引进也需要强有力的消化吸收和再开发的能力。加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力度,将大中型工业企业建设成我国工业科技活动强有力的中心,对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96年,国家经贸委和原国家科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决定正式启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其宗旨是: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龙头、1000户大中型企业为重点,“产学研”结合,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系统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和关键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系和机制,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目标是: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型企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名牌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技术进步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为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认为,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应从国家和企业两方面着手。从国家来讲,应逐步把为数众多的国家、部门、地方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并入大中型企业内,鼓励高校属研发机构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合作、联合或合并。把培育企业科研主体地位的问题提高到培育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高度来认识。从大中型工业企业自身来讲,目前在技术创新工程中最需要的是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更新企业领导人的观念,改变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随着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好坏而起伏波动的局面,使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力度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科技开发制度创新问题,则是国家和企业两方面都需要注意的问题。必须克服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中全面存在的争项目、争投资、预算软约束、资金浪费严重的问题,努力研究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控制、管理方法,用科技制度创新的手段提高科技开发的投入产出效益,使国家和企业有限而宝贵的科技资金投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闭窗口
 
 
 
 首页 | 学报简介 | 机构设置 | 投稿指南 | 学术交流 | 编辑部成员 | 编委会成员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致远楼16号邮箱(和平校区),邮编730101;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邮编730020